作者|逗豆
編輯|知愚
近幾年,在時代的浪潮下,女性正在迅速覺醒,越來越多的女性打破世俗桎梏,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2024年10月28日,「2024中國女性領航者大會暨天下女人國際論壇十周年慶典」啟動,20多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女嘉賓帶來了主題演講,聚焦女性未來的發展。
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天下女人傳媒與教育集團創始人楊瀾在活動上表示,未來將屬於那些敢想敢做、不斷跨越邊界的女性。
談到楊瀾,她本身就是一位優秀的成功女性,更重要的是,她從不定義自己,敢想敢做讓她成為「跨界女王」。
從主持人到創業者,從媒體人到企業家,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她活成了自己人生的大女主。
創造機會,打破職業困境
1968年,楊瀾出生於北京,但一直和外婆在上海生活,10歲以後才被父母接往北京。
從初二開始,楊瀾的成績就名列前茅,高考甚至考出全校第一的成績,順利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英美語言文學。
1990年,楊瀾大學畢業面臨找工作。但在當時國家開始不包分配,再加上外資撤離,外語專業變得不再被需要。
但危險與機遇總是並存,就在這時,央視面向社會招聘主持人。
楊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勇闖央視,經過7輪面試,在1000多人的面試中脫穎而出,成為央視主持人。
楊瀾初入職場,其實並不順利,從她被錄用到第一次錄像只有兩周時間,這期間沒有任何職業訓練,她甚至不知道眼睛要看哪兒。
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的背後,她也一樣充滿著焦慮和緊張,甚至最開始還會被搭檔姜昆老師嫌棄在台上總是眨眼。
她努力跟隨姜昆老師,調整自己的狀態。
一年後,姜昆老師因為別的事務不再做《正大綜藝》的主持人,孤立無援的楊瀾選擇自己創造機會。
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楊瀾一直請趙忠祥老師出山帶帶她。
一開始趙老師是拒絕的,但楊瀾不放棄,纏著趙老師,幫他打開水、打飯,還將自己的稿子給趙老師看,請他指導。
趙老師看過楊瀾的稿子後,對她說了句:「你就是為電視而生的。」
隨著楊瀾組的收視率升高,領導也出面幫助楊瀾,因此有了後面的合作。
事後楊瀾談道:「你要去尋找機會,要去創造機會,而不是選擇躺平。」
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打破職業困境。
1994年,26歲楊瀾憑藉實力獲得了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並成為中國的申奧大使。
申奧的失敗也讓楊瀾看清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對外部的世界了解太少,因此她在事業上升期的時候做了個令人瞠目的決定:辭職央視,出國留學。
離婚嫁豪門,醜聞纏身
楊瀾在出國前就已婚,前夫張一兵是父親的學生,工作穩定,為人老實,但兩人卻並不合拍。
在楊瀾留學期間,丈夫更是透明般的存在,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她都只能一個人扛。
與此同時,吳征的出現彌補了楊瀾感情上的空缺,在孤獨的異地,兩個相似的靈魂總是容易被吸引,很快他們確定了戀愛關係。
楊瀾把吳征看作知己,甚至說過交心朋友只有吳征一個,在他面前,她可以完全袒露自己的軟弱和痛苦。
回國後,楊瀾立馬和丈夫離婚,不顧父親的反對,又匆匆和吳征在美國完婚。並說自己嫁的不是豪門,是愛情。
這段感情後來被網友扒出,認為她有婚內出軌之嫌,網友甚至罵她「頂級綠茶」,一度讓楊瀾陷入醜聞中。
畢竟在大眾看來,優雅知性的楊瀾是絕對看不上身材發福的吳征,而唯一的解釋就是吳征的財富。
婚後楊瀾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對她金錢至上的看法,她和吳征愛情美滿,育有一兒一女。
她甚至用《世界很大,幸好有你》這本書來紀念她和吳征二十年一起看世界的日子。
勇敢跨界,跳出職業局限
楊瀾的才學加上吳征的財富無疑是王炸,彼此相輔相成,回國後便迅速開始了他們事業版圖的擴張。
1998年,楊瀾加入鳳凰衛視,創辦《楊瀾訪談錄》,這是國內首個深度訪談類節目,採訪了各界精英大佬。
1999年楊瀾和丈夫共同創辦了陽光文化影視公司,完成了從主持人到企業家的轉身。
次年,楊瀾夫婦創辦了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並兩次入選由世界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佳小型企業,身價甚至漲到了14億港元。
從主持人到媒體人,再到企業家,她的職場似乎沒有天花板,不斷地跨界破圈,她的能力配上了她的野心,獲得了大眾認可。
楊瀾成功後也並不滿足於此,她希望能帶給更多人力量。
2005年,楊瀾夫婦捐出了名下公司51%的權益,在香港成立陽光文化基金會,開展慈善組織能力培訓、教育、扶貧、救災等工作。
近幾年楊瀾更是致力於女性幸福事業等公益領域,製作了《你好!大女生》《發光吧,大女生》等專註於優秀女性成長類的訪談節目,也影響了更多女生髮現自我,接納自我,成就自我。
我想這就是楊瀾帶給我們的能量,她不僅為自己開拓了一條道路,更是為千千萬萬個女性指引了方向。
她不僅將事業做到了極致,更將其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
寫到最後
楊瀾說過:「我始終相信人生沒有標準的答案和路徑,活出不被定義的人生,去連接更大的世界。」
她從一位普通大學生到央視主持,從留學歸來創辦企業,再到致力公益事業,實現了多級跳躍。
對她來說,只要她想,沒有做不成的事。敢想敢幹是她的行為準則,不被定義是她的真實寫照。
願每個人都能不定義自己,不定義他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
—END—
圖|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