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瓜魚
編輯 | 八瓜魚
近期的內娛已經可以用「亂成一鍋粥」形容。
前有趙露思,後有張頌文,如今又多了一個馬天宇。
明星們如同年底沖業績一般紛紛以身獻「績」。
其中最令網友震驚的莫過於張頌文的「塌房」。
自《狂飆》爆火之後,張頌文的人生幾乎反轉。
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營銷著他的「苦盡甘來」。
出名前他曾連續3年被五百多個劇組拒之門外。
為了節省開支甚至要去撿別人挑剩下的便宜蔬菜。
這些成名前的苦難組成了張頌文的「榮譽勳章」。
也促成了網友們對他的格外偏愛。
但誰能想到大廈將傾只在一瞬間。
事實上一夜爆紅的藝人遭到抹黑是圈內屢見不鮮的事。
但張頌文事件卻有一個蹊蹺之點。
那便是在他爆紅之後,網友曾細細研究過他的履歷。
而在網友的深扒之下並未發現他有任何污點。
可為何黑料卻在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難道他動了什麼不該動的「蛋糕」嗎?
讓我們快速捋一遍張頌文最近的遭遇。
先是《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播出讓他遭受了演技抨擊。
接著又被一番爆料扯進了「家暴出軌」的爭議當中。
隨後又禍不單行的被曝出稅務問題。
繼而網路上出現新一波的考古大軍。
並首次指出張頌文過往的慈善行為非常「小氣」。
而在四面八方的抨擊接踵而至的情況下。
一向喜歡「衝浪」的張頌文卻一反常態的安靜。
這份不合時宜的安靜在此刻似乎也成了一種「認罪」。
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一個爆紅的好口碑藝人突然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
很難不讓人腦海中浮現「陰謀論」。
正如當年的「朱軍弦子」事件。
在輿論的哄抬之下,真相往往會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掩蓋。
即便朱軍曾經是央視最受歡迎的男主持。
卻仍在女方的片面之詞下毫無反擊之力。
儘管最終找回了清白卻還是拿不回前途。
不知道張頌文最後的結局是否會和朱軍一般。
畢竟在資本的運作之下,黑白早已不在人心。
而在演藝圈內和張頌文有著同樣經歷的還有一人。
「成名之後身邊都是好人。」
這句話是黃渤在一次採訪中所說。
而他也和張頌文一樣。
都是在見識過人心冷暖後苦盡甘來的好口碑演員。
但唯一不同的是迄今為止圈內仍沒有出現他的黑料。
至此,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黃渤已經「消失」了很久。
那麼,「消失」的黃渤究竟去哪了?
在整個2024年期間,黃渤的曝光率就少得可憐。
曾經活躍在電影市場和綜藝界的他突然變得安分起來。
明明電影市場的新晉黑馬層出不窮。
難道作為國內首個50億影帝的他沒有危機感嗎?
到底是江郎才盡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呢?
這些疑問在看到黃渤近一年的成績後就全明白了。
黃渤的作品截止到2020年的《奪冠》都還是有口皆碑。
但隨著他休整一年後主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
觀眾們首次出現了差強人意的體驗感。
更唏噓的是在2023年先後上映了3部有他參演的作品。
可依舊沒能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反而被影片中的其他年輕勢力奪去了風頭。
甚至作為男一號的他在某獎項提名中還敗給了男二號。
更別提整個2024年他都處於銷聲匿跡的狀態。
黃渤的狀態正應了那句「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打」。
只是這其中的變化在外人看來毫無道理可言。
尤其在看到已經定檔2025春節檔的《封神2》演員陣容時。
才發現曾在第一部挑大樑的黃渤已經淪為群像之一。
這也逐漸被電影市場邊緣化的狀態究竟是好是壞?
在看到張頌文的處境後,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木秀於林則風必摧之。
張頌文如今的處境正是樹大招風后的結果。
縱使他沒有人們印象中那樣的十全十美。
也不至於淪落到如今的十惡不赦。
但在資本的操縱下,在娛樂圈規則的擺弄下。
輿論的矛頭勢必要將張頌文拉下馬。
即便最終正義會來臨。
可真相往往是娛樂圈最不被在意的東西。
而黃渤就像是電影界的張頌文。
一個曾經不被看好受盡打壓的小演員。
突然搖身一變成了有口皆碑的影帝。
過往的經歷往往會讓這類人無法與資本同流合污。
那麼背道而馳的下場就是迎來資本的反噬。
黃渤的低調或許也是一種聰明的「自我保全」。
結語:
放眼整個演藝圈,被推上神壇又被拉下馬的藝人不計其數。
無論是榮耀傍身還是污泥纏繞往往身不由己。
但適者生存是每個圈子心照不宣的生存法則。
只能拭目以待張頌文的下一步會邁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