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程派傳人張火丁主演的京劇電影《鎖麟囊》,12月27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北京首映式。張火丁在現場發言時表示,「在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大師的思想精神依然光照後人,用光影記錄舞台藝術經典,既是對前輩的致敬和緬懷,更期待程派薪火相傳,大師藝術長存。」
京劇《鎖麟囊》是程派藝術的扛鼎之作,也是觀眾評判程派演員水平高下的試金石。一直以來,《鎖麟囊》被觀眾視作張火丁首屈一指的代表作,它開啟了張火丁的程派藝術道路,也成就了她藝術人生中的一座高峰。
今年6月,由張火丁主演,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一級導演滕俊傑執導,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戲曲學院、上海廣播電視台、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聯合出品的「京劇電影工程」劇目《鎖麟囊》在上海首映,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備受矚目的熱門影片之一。今年11月,該片漂洋出海,在第九屆巴黎中國戲曲節戲曲電影展映單元榮膺「塞納之光」,為中法人文交流畫上璀璨一筆。
中國戲曲學院是京劇電影《鎖麟囊》聯合出品方與北京首映主辦方之一,院長尹曉東介紹,京劇《鎖麟囊》自創排至今已傳演80餘年,將《鎖麟囊》拍成電影,是程硯秋先生的未了夙願。2014年,由張火丁主演的《鎖麟囊》入選「京劇電影工程」拍攝劇目,後獲批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支持。2022年1月,該片在浙江寧波象山影視基地完成拍攝。尹曉東表示:「在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120周年的重要節點,期待影片獲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成為一部留得住、傳得開的銀幕精品。」
導演滕俊傑動情回顧了影片的拍攝過程,他由衷感佩參演藝術家們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隆冬時節浙江的海邊非常寒冷,但張火丁教授等藝術家們克服困難,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更為了節省經費放棄了我們為主要演員安排的房車,以完成我們在藝術上的更高要求。」在他看來,電影《鎖麟囊》不僅是對前輩大師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成就國粹京劇煥發勃勃生機的一代代優秀表演藝術家的致敬。
「京劇電影工程」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完成21部優秀影片的拍攝工作,上海電影集團承擔拍攝並製作完成了其中6部影片。上影集團總裁助理喬遷表示,未來,上影集團將繼續做好影片後續宣傳和發行,讓更多的京劇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走進影院。
本次首映舉辦地中國電影博物館已將「京劇電影工程」21部優秀京劇影片全部收入館藏,館內長設「京劇電影工程展」,面向公眾開放。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黃曉偉稱,京劇藝術見證並參與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貢獻了不勝枚舉的文藝精品。在即將迎來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之際,影博將推出一系列展覽展映、社會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持續挖掘闡釋傳播京劇藝術和京劇電影的歷史文化內涵。
圖/主辦方提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