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姣】歲末將至,全國電影市場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今年賀歲檔(11月22日—12月31日)期間共有75部影片參與角逐。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18時,2024年賀歲檔總票房超21億元,《好東西》以近7億元的累計票房,暫居檔期首位。
2024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挑戰頗多。截至12月24日18時,2024年中國電影票房417億元,遠低於去年全年549.53億元的總成績。
多位影視從業者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認為,雖然超越去年總票房已是不可能的事,但賀歲檔期間,影片供給數量充足、題材類型多樣,有望實現強力的年末衝刺。

75部影片角逐賀歲檔
1997年,馮小剛憑一部《甲方乙方》,推開了中國賀歲檔的大門,並開創了國內電影產業的檔期概念。
1998年,馮小剛再攜《不見不散》征戰賀歲檔,創下4000多萬的票房神話。
此後多年,賀歲檔成為眾多年度票房冠軍的搖籃。2004年的《功夫》、2005年的《無極》、2006年的《滿城盡帶黃金甲》、2007年的《集結號》、2010年的《讓子彈飛》、2011年的《金陵十三釵》、2012年的《泰囧》……這些爆款大片,均誕生自賀歲檔。
賀歲檔也成了片方的「必爭之地」。
今年扎堆賀歲檔的75部影片,除賀歲檔必備的喜劇外,涵蓋劇情、動畫、愛情、犯罪等多種類型,其中動畫片9部、犯罪片4部,均高於去年同類型影片的數量。
截至12月24日18時,2024年賀歲檔票房已突破21億。其中影片《好東西》票房近7億元,占檔期票房超三成,《誤判》《破·地獄》暫列檔期票房第二、第三位。

由邵藝輝自編自導,宋佳、鍾楚曦、章宇領銜主演的《好東西》可謂一騎絕塵。不僅豆瓣開分即拿到9.1的高分,並且通過映前精準點映,口碑實現快速發酵。
「該影片上映後對賀歲檔大盤的帶動作用明顯,連續24天奪得票房日冠,連續4周獲得周票房冠軍。」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
港片《破·地獄》上映第3天逆襲奪冠,打破了《好東西》的統治局面,連續4日拿下單日票房冠軍,截至12月24日18時,累計票房1.42億元。
歌手張傑也成為賀歲檔中亮眼的仔,其演唱會電影《張傑曜北斗巡迴演唱會》上映首日便拿下近2800萬元的票房,並破了過去5年國產音樂片首映日票房、過去5年國產音樂片單日票房等6項紀錄。截至發稿,電影票房已超4200萬元。
冰火兩重天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由王源主演的諜戰題材電影《孤星計劃》,映前熱度較高,但票房卻未及預期,上映18天票房剛剛破億。
高評分和高熱度,也不一定帶來高票房。賀歲檔中兩部熱度較高的動畫電影,均未實現大規模出圈。
於12月14日上映的《雄獅少年2》豆瓣評分達到8.4分,目前票房尚未突破6000萬元大關,與前作表現相差甚遠。3年前,憑藉熱血的成長故事和獨特的現實美學,《雄獅少年》打動了萬千觀眾,取得了2.49億元佳績。
光線動畫首部作品——《小倩》,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卷三中的《聶小倩》篇。該影片原定於五一檔上映,撤檔之後,在年底「悄無聲息」上映,市場反響平平,截至目前票房不到1300萬元。「劇情老套」「人物建模沒特色」是不少網友的觀後感;但也有網友認為,敢拿經典故事開刀重塑,就值得一看。
儘管部分影片票房表現欠佳,但賀歲檔的票房潛力仍不容小覷。接下來,還有幾部重磅影片即將登場。
提檔至12月28日的《誤殺3》當屬賀歲檔重磅,該影片由陳思誠監製、肖央領銜主演,延續該系列一貫的懸疑底色,且此次為原創故事,引發影迷諸多期待。
同樣提檔的還有《小小的我》,影片未映先火,將於12月27日上映。影片由易烊千璽和林曉傑領銜主演,會聚了蔣勤勤、周雨彤等一眾實力派演員,陣容強大。
陳晉介紹,賀歲檔年輕觀眾佔比更為突出,例如去年賀歲檔24歲及以下年輕觀眾佔比達27.2%,顯著高於大盤均值,賀歲檔最後一天12月31日的跨年夜往往是檔期票房的高峰,很多年輕觀眾認可在電影院跨年的儀式感。
將於12月31日上映的兩部喜劇電影——《「騙騙」喜歡你》《窗前明月,咣!》,將成為更多年輕觀眾的跨年夜選項。
全年票房衝刺
儘管賀歲檔激戰正酣,已進入全年最後的衝刺階段,但不可忽視的是,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面臨著嚴峻挑戰。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18時,2024年中國電影票房417億元,超越去年549.53億元的總成績,已是不可能的事。

今年已上映的影片共有69部票房破億,數量與去年全年的74部差距不大。但今年目前票房破10億的影片僅7部、破5億的影片僅16部,分別較去年的12部和31部,有不小差距。
2023年,疫情期間積壓的優質影片集中上映,中國電影市場迎來一波「小陽春」。然而,隨著庫存片釋放、存量見底,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來電影行業快速「降溫」。
作為票倉的暑期檔,儘管有139部影片進入市場,但總票房僅116.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差90億元。「中國電影的危機已經到來,改變迫在眉睫」國家電影局常務副局長毛羽在第七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上直言。
接著,包含了暑期檔的第三季度,通常是電影公司的黃金期,影視上市公司卻相繼交出了慘淡的成績單,「電影市場整體低迷」成為財報中的高頻詞。
以中國電影為例,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8.93億元,同比下降33.99%,實現歸母凈利潤0.11億元,同比下降89.78%。院線龍頭萬達電影,第三季度也僅獲得0.55億元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92.01%,而這一凈利潤規模在上市電影公司中已是佼佼者。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走進電影院了?「後疫情時代,觀眾消費趨於理性,在娛樂支出上更加謹慎。」鄭州一連鎖影院經理認為,觀眾越來越注重影片質量,「值得看」成為他們走進影院的重要考量。
面對越來越「嚴苛」的觀眾,2024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依然跑出了多部優秀影片,喜劇類型片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存在。
「今年喜劇類型片市場表現極為搶眼,截至目前喜劇片(完整類型中包含喜劇)總票房已超200億,約佔大盤票房一半。」陳晉介紹,票房前四名《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條》都是喜劇片。另外,《周處除三害》《里斯本丸沉沒》等幾部在平常周末檔上映的高分電影,也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
為提振電影市場,激發觀眾觀影熱情,國家電影局於12月9日啟動「跨年賀歲喜迎新春——全國電影惠民消費季」,本次消費季覆蓋賀歲、元旦、春節等重要電影檔期,期間相關機構將合計投入不少於6億元,惠及全國電影觀眾。
責編:陳玉堯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