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個月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迎來了自己102歲的壽誕,一心想要活出「茶壽」的他似乎有美夢成真的勢頭。
生日當天,有鏡頭拍到楊振寧自己拄著拐杖,從酒店裡走出來,當時他穿著西裝,臉上一派祥和,明顯心情愉悅。
一邊走還一邊與身旁的人聊著什麼,下台階的時候被人扶著手,他很是謹慎地下了台階,那樣子似乎相當滿意:我依舊可以獨立行走且安然慶生。
48歲的翁帆穿丈夫同色系的裙子,白色打底襪,配了平底鞋,走在後面與大家寒暄,似乎沒有之前那樣關注楊先生的行動,這是不是也足以說明,楊振寧日常的獨立行動根本不需要人操心?
看到這裡難免讓人感慨,20年前,82歲的楊振寧娶了28歲的翁帆,幾乎如同一場打破世俗的挑戰,完全沒辦法讓人接受。
但楊振寧卻很堅定,他面對媒體是這樣說的:「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後的禮物」,那珍惜與鍾愛之情溢於言表。
28歲的翁帆似乎更多的是嫁給了學術與權威,她嚮往的愛情不是柴米油鹽,而是思想上、靈魂上的碰撞,專業才是她更為重視的方面。
因為有了這樣高標準的需求,一段跨越年齡與身份的愛情也就不足為奇了。翁帆曾經有過門當戶對,年齡匹配的婚姻,但結果又怎麼樣呢?最後依舊是各奔東西。
而對於楊振寧的感情,我們不能說翁帆沒有愛,但我們更願意相信,她愛的成分中,更多的是對楊振寧的崇拜。這是粉絲對於偶像的愛,也是學生對於老師的愛。
顯然楊振寧很滿意這段愛情,兩個人可能在體力方面沒辦法達成共同的生活追求 ,連出門都要特別照顧一方的行動不便。
但是,兩個人坐在一起便是另外的一道風景,他們所講,所談,所辯,所求皆為學術中的高端話題,一般是沒辦法插入其中的吧?
所謂唯一是什麼?有顏值的人很多,願意奉獻的人也很多,甚至願意為楊振寧照料餘生的人同樣很多。
但像翁帆這樣可以從生活到靈魂上雙重給予楊振寧滿足的人不多,所以他將翁帆視為人生最後的禮物,除了感慨命運的饋贈,便是對這禮物的珍視和看重。
其實對於外界來說,翁帆的這一輩子是很受質疑的,她幸福嗎?她遺憾嗎?可人生在世誰又會真正活成了無遺憾的境地呢?十全九美大概才是最真實的幸福狀態。
翁帆離過婚,雖然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嫁給香港人之後又回歸校園,重新開始學習,但可以看得出來,她追求的絕對不是安逸而富足的生活本身,內心的學術追求恐怕才是她更為看重的。
論出身,翁帆就算不工作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畢竟人家娘家是潮汕的名族,父親與家族長輩皆混得不錯,其叔伯輩更有廳局高幹的身份。
從這一點來看,翁帆不缺錢,她的原生家庭本來就富足。相反,楊振寧似乎沒多少錢了,他之前有一些錢,但從留給子女的,和捐給學校的,似乎已經讓他沒多少所剩了。
翁帆與楊振寧結婚之後,還以夫妻的名義為清華大學捐過兩次款,一次是97萬美元,一次是100萬美元。甚至,楊振寧將美國紐約的一套房子賣出,也都捐給了清華大學。
這樣看,楊振寧比翁帆家恐怕沒富多少,如果說翁帆只為過好日子,大可不必陪在這樣一個老人身邊。
事實上,哪怕結婚之後,翁帆一直在學習,以清華大學博士生的身份,她根本沒有生存的苦惱。這恐怕才是翁帆追求的愛,一輩子與學術相依存。
據統計,自從結婚之後,翁帆已經與楊振寧一起翻譯了很多科學書籍,她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學術上的精進,就如同她同學所講:「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看上去102歲的楊振寧「賭」對了,因為有翁帆他的健康得到了良好的照料,而翁帆又何嘗不是「賭」贏的一家呢?至少這段婚姻給了她想要的所有超乎世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