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觀察】「哏都」第一大IP,如何翻出新包袱?

2024年12月18日18:12:07 娛樂 1854

【海河觀察】「哏都」第一大IP,如何翻出新包袱? - 天天要聞

說起天津,首先進入人們腦海的往往是五大道意風區、天津之眼、西北角早點……但其中一定夾雜著歡聲笑語的背景音。幽默是天津的底色,而相聲這一亮麗的文化名片,則是「哏都」第一大IP。

相聲有「生在北京,長在天津」的說法。今日天津,隨時可以從廣播中聽到相聲,電視里的相聲春晚也辦得紅紅火火,數十家相聲茶館、劇場遍布全城,想接觸相聲是分分鐘的事。哪怕和張嘴就能抖包袱的天津人聊上兩句,也能get到相聲文化的精髓。

【海河觀察】「哏都」第一大IP,如何翻出新包袱? - 天天要聞

天津的相聲氛圍還在愈加濃郁。就在不久前,2024天津相聲節在廣東會館開幕,預計持續到2025年初,將優質相聲演出送進社區、校園、基層文化場館等地。天津相聲很好繼承了傳統、沒中斷「老味兒」,那麼又有哪些新包袱可以翻?

最近,天津有一城市熱點,在社交媒體上的圖文視頻話題超過一千條,這就是位於金街的沉浸式話劇《日出》演出。不只這齣戲,《釵頭鳳》也開始在街頭精彩上演,市民遊客「轉角遇到藝術」,在沉浸中感受城市的魅力。

【海河觀察】「哏都」第一大IP,如何翻出新包袱? - 天天要聞

天津集話劇搖籃、曲藝之鄉、戲曲大碼頭三者於一體,相聲快樂升級能否借鑒戲劇的「沉浸式」?「沉浸式」的關鍵在於傳統演藝、氛圍營造、新興科技有機融合,相聲展演能否加以吸收利用?站在發展的眼光看,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沉浸式成為當下文旅消費新趨勢。過去幾年,各類沉浸式消費場景的經營場所數量增長超過400%。天津張園紀念館推出了沉浸式演繹展《津門往事》,由此入選首批「沉浸城市故事會」國家級試點名單。鄭州「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用20多個劇場的劇目演出,將中原文化體驗濃縮於故事之中,近乎重塑城市文旅格局。

另一方面,天津相聲底蘊深厚,具有很強的「沉浸式」「體驗化」打造潛力。在沉浸式演出中,常常有「戲精」觀眾與演員飆戲。相聲也不只局限於「你說我聽」,在體驗式場景里,「觀眾登台表演」也非不可,看著提詞器說一小段相聲,留下難忘回憶,也是種獨家體驗。

【海河觀察】「哏都」第一大IP,如何翻出新包袱?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凝結在相聲里的不只有笑料,還有整座城市的文化。許多經典段子成為集體記憶,多位相聲大師引發全員緬懷,不少城市地標進入台詞之中,這些元素都可以通過虛擬現實體驗等方式進行「沉浸式」打造。數年前,《逗你玩》等經典相聲作品被改編為動畫,獲得較大播放量。那麼,能否在AI、VR等新技術加持下,弄出一個體驗版的《地理圖》呢?

進一步暢想,一座融演與展於一體的相聲博物館、一條匯聚重要藝術地標的「相聲體驗之路」,以及海河音樂會的升級版「海河相聲會」等,都值得期待。讓幽默不止於演藝,讓快樂加倍升級,讓津味相聲再出下一段「新活」,還有更多精彩可能。

一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城市,定能催生新的文旅爆款。賡續城市文脈,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期望看到更多津韻悠揚、創意滿格的文旅融合產品,看到「津味兒」文化活在當下的嶄新姿態。


觀察員 閆延


來源:天津發布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