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看趙本山的小品,簡直是人生樂事,他不動聲色的幽默,讓人笑得前仰後合的那種開懷。
買過他好多碟片,經常放出來看,車裡也有,開高速時聽聽,特別解壓,那時候的娛樂項目少,這大概是很多人的快樂源泉吧。
趙本山,是一個時代的音符。
有想過,如此快樂的一個人,他生活中一定萬事都如意吧?不然,演不出來那樣的搞笑。
看了他的經歷,得知,表演與生活無關。
相反,他是個苦孩子。
趙本山小時候過得辛苦,念書少,後來進了文藝宣傳隊,開始唱二人轉了。
那時候,每天,他都不知道在哪吃飯,每一頓都不知道在哪吃。
說起這段苦難的日子,他挺感激的,因為這段,更加激起了他努力奮鬥、要出人頭地的決心。
節目上,趙本山表示,一直不知道自己多大年齡,不知道屬相,他覺得自己屬狗。
後來,經過村裡幾個老人核實,說他是屬雞的。
雖然本山大叔是1957年生人,但長得老相,比他年齡小的,見了都管他叫「大哥」。
有人納悶了:他有爹,爹不知道兒子多大?
有這種可能,以前,家裡孩子多,能吃飽都費勁,媽媽可能都記得,爹就不一定了,忙著養家糊口。
貌似那個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具體多大歲數,更不知道生日是哪天,靠猜的,戶口上都是隨便填的。
……
趙本山的作品接地氣,他調侃:我這個人就不是很深刻,最怕的就是深刻。他嘗試過所謂有品位、深刻的,反響不好,都是觀眾不愛看的。
他擅長的作品,始終是大家喜歡的那個農民圈,表面上看似跟文化不沾邊,但都有深刻的內涵,要能理解通透,讓人於通俗中領悟到人生哲理。
這個喜劇天才,說了句:還有那個破帽子,帽子一戴,那才是我,我不敢扔,扔了就沒力量了。
我們總愛抱怨自己多麼不幸運,出身不好,生活不幸福,要知道,很多成名成家的人,都有過比常人更辛苦的日子。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它會逼著人絞盡腦汁想辦法,它更能教育、啟發、推動和激勵人,一直要向上地成長,人的生命,是在不容易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他的唯一選擇,就是奮力向前,別無他法。
越是生活一帆風順,什麼都好的人,長遠來看,不一定是好事,人很容易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了。
不知道自己哪年出生,甚至月份和具體日子都不詳的,雖有小小的遺憾,但,已經不重要了,過程活得精彩,就都抵消掉了。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