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白夜破曉》已經播得快差不多了,這部劇的口碑,質量和成績是遠沒有第一部好的。
這個第二季有空再寫寫,現在寫寫第一部吧,其實距離2017年第一部播出已經過了7年,雖然它仍然經典,它的分數仍然很高,但你回頭的話,會發現這部劇鼓勵分數更多,到中段的時候差點就崩了。
這部劇的整體定位,我個人覺得有些像早兩年《琅琊榜》,更像是當時國產劇一個無奈選擇。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劇為什麼能在當初封神呢?這個問題其實我寫過,和國產懸疑網劇,再到整個懸疑劇發展有關係。
《白夜追兇》只是巔峰,你可還記得《暗黑者》和《心理罪》
我相信80後,90後觀眾都會很喜歡一部懸疑劇是美劇叫《越獄》,當年追這部劇真是茶不思飯不想,天天想著下一集下一集,下一季下一季……其實越獄也很多bug,但精彩啊!引人入勝啊! 那些年國劇沒有這類懸疑劇。
《越獄》這部美劇在2005年首次播出,當時正值美劇在中國興起的時候,特別是字幕組的興起使得美劇在國內的傳播更加廣泛,但是它真正爆火,我個人印象中應該是在2007年,再到2008年的時候。
中國警匪劇更早時期當然有火爆的作品,比如《中國刑偵一號案》,但是當時更具有代表性的是《重案六組》,好幾部一直播到2010年前後,這就像當時的香港警匪劇,再到刑偵劇,破案劇一樣。
但問題是,國劇是類似父母愛情婚姻,軍旅,警匪,名著啊!港劇是功夫劇,喜劇,警匪劇,無間道是港劇一個標誌性的電影,但不是電視劇。 當時就很希望國產劇也能有好看優秀的懸疑劇,但是就沒有。
偏偏那段時間因為政策因素,導致警匪劇還一度退齣電視市場,直到網劇的發展。開始網劇還只是大鵬,盧正雨那種短片小打小鬧,這個懸疑劇真正開始發展就是2014年的《暗黑者》,那是真正火過的,但是第一季過於簡陋了,就是一眼看上去就是非常網劇的網劇那種情況。
這個時候,五元文化這家公司出現了,主要引領者叫五百,在2015年他們推出一部懸疑劇《心理罪1》,沒錯同樣是這個團隊推出的,雖然投資有限,演員也不知名,但是這個年輕團隊在拍攝漠視上面就是學些的美劇模式。
可以說,這部劇成了後來中國懸疑網劇,懸疑劇的奠定作品,雖然慘遭下架,但是確實非常火爆。
2017年,國產懸疑網劇出現三架馬車《河神》《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兇》,而且這三部劇分別代表國產懸疑網劇三個方向,分別是民國懸疑,社會派和推理派(算本格推理吧),至於老派刑偵已經沒有怎麼有了,然後就是《人民的名義》開始的反腐,再到掃黑等等。
《白夜追兇》為什麼能「封神」?製作絕對是其中一環
其實同年三部網劇製作都很好,在2017年這個流量經濟達到巔峰的時期,國產劇大多呈現出粗製濫造的狀況,《白夜追兇》和當年的《琅琊榜》一樣耀眼。這部劇在製作層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原因就是這部劇的製作團隊相當年輕,監製五百是80年的,導演王偉是88年的,整個團隊都是8090後,就像王偉雖然不是科班出身,可他經驗滿滿。就拿劇中的鏡頭運用來說,第一集那個長鏡頭,大量長鏡頭就不用講了。
因為白天與黑夜的命題,兄弟同框的畫面處理方式,大大增加了拍攝後期和演員表演的難度,不過呈現出來的效果卻很好。王偉從婚慶視頻剪輯起步,在拍攝《心理罪》時,他們啟用初代航拍飛機;在《畫江湖之不良人》用上了攝影器材伸縮搖臂,可以說是真的從草根進入了主流。
《白夜追兇》是他們的集大成的作品,就像開場那長達7分鐘的長鏡頭,不是一般導演敢挑戰的。
而且,這部劇因為兩兄弟的身份和設定,導演和攝影通過巧妙的布光,成功塑造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把關氏兄弟一白一黑、一明一暗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第二點就是除了製作,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也是《白夜追兇》最大的亮點。這部劇的成功,我倒不覺得潘粵明佔據其中一半,但是潘粵明在這部劇中絕對佔據三分之一,他算是一人分飾四角,把哥哥關宏峰的高冷嚴肅、心思縝密以及弟弟關宏宇的活潑機靈、痞里痞氣演繹得活靈活現。
從動作和神態上,觀眾能輕鬆分辨出哥倆兒。
比如說弟弟關宏宇有挑眉、扭頭等招牌動作,哥哥關宏峰則常常摸下巴。在和外賣小哥搏鬥的時候,哥哥假裝弟弟時那拙劣的挑眉和弟弟自然的挑眉形成鮮明對比。而且潘粵明還讓兄弟倆說話語調不一樣,哥哥音高較低、語調沉穩,弟弟音高較高、語調起伏大,語速更快,語言風格也更俏皮。
還有最後那神秘的一笑,右邊光線明亮,表情淡定沉穩代表哥哥;左邊在黑暗中,表情活潑邪魅代表弟弟,一個笑容就把兩重人格演得明明白白,讓無數網友為之折服。
其它角色雖然沒有潘粵明那麼出彩,但是紮實還是恰當的。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王瀧正的周巡,這個角色也相當出彩。他表面大大咧咧,內心卻極其縝密,演技細膩自然,爆發力還很強。在第一季結尾那長達五分鐘的內心獨白,他一邊抽著煙一邊娓娓道來,把演技展現得酣暢淋漓。
另外像女主角周舒桐,你看演員除了這個角色,再無其它角色,還有些配角也還行。
最後就是這部劇的案件,它是新時代國內少數質量過硬,製作頂級,邏輯還不錯的推理劇。沒錯,真的很少了,後面大概就是網劇《唐探1》還行,剩下我真的想不出什麼推理過硬的作品了。
《白夜追兇》第一部整體上案件質量還是不錯的,雖然中間有兩個案子有點小崩,但整體沒啥大毛病,不像《少年包青天》那樣有抄襲的嫌疑。這部劇由好幾個案件組成,都以「吳征滅門案」為大背景,延伸出各種線索和分支,一環扣一環,特別燒腦。
每個案件都有獨特之處,像連環碎屍案里關宏峰兄弟和真兇鬥智斗勇,齊衛東被殺案中幺雞和王輝互相指認,車震殺人案里警方和兇手周旋等等。同時,這些案件還包含了親情、友情、愛情,對社會也有一定的關注反思,還探討了人性,讓劇情更加豐富有深度。
總的來說,《白夜追兇》和《琅琊榜》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兩部劇情節都特別緊湊,一直吊著觀眾的胃口。《琅琊榜》里男主易容後為林家軍平反,在複雜的朝堂中小心謹慎;《白夜追兇》男主分飾兩角,哥哥為幫弟弟證明清白,在刑偵世界裡小心翼翼。
在《白夜追兇》里,關氏兄弟白天黑夜交替行動,哥哥晚上不能出門,弟弟就晚上假扮哥哥查案,他們在破案過程中既要應對複雜案件,又要擔心身份暴露。《琅琊榜》里梅長蘇以謀士身份隱藏真實目的,周旋在各方勢力之間。兩部劇主角面對困境時展現出的堅韌和智慧也很相似。
而且兩部劇細節把控都不錯,《白夜追兇》里弟弟在家戴白手套避免留指紋,外賣小哥工牌號成線索等細節都體現製作精良;《琅琊榜》里服飾、場景布置、人物言行舉止等細節也為劇加分不少。
《白夜追兇》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色,這就是它能「封神」的原因所在。雖然現在回頭去看,它可能值不上9分,但是你再回想一下,它可能又值9分了。
那麼,上面這段有點矛盾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白夜追兇》是中國硬核推理劇的巔峰了,它後面我能想到質量不錯的就是網劇《唐探1》,如果是古代可能加個《獵圖圖鑑》《唐朝詭事錄》,但推理也沒有強過,而如果你再回想一下2017年國產懸疑網劇三架馬車。
《河神》過後有換人的《河神2》,但是質量沒有頂上來,然後民國懸疑劇這塊就衰落了,而社會派,這個類型大放異彩,可以說撐起這些年國產劇之一。
當時很多人以為《無證之罪》是巔峰了,結果他後面跟著出了《沉默的真相》,然後是《隱秘的角落》,你以為已經巔峰了,結果這個導演辛爽真的是新生代中國頂級導演之一,他又拍了《漫長的季節》。
連續三部神級作品撐在那裡,推理劇自然就被比下去了,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網劇《唐探2》也不如第一季,《白夜破曉》也不是第一季。
中國現代推理劇,好像也就那樣了,《白夜追兇》真成了你以為是開始,結果它是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