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影后了!趕快來參加頒獎禮吧!" 2000年,導演的聲音在電話那頭激動地傳來,而已經"榮升"為"准影后"的劉琳卻正在自家床上呼呼大睡。
她迷糊地回答了一聲"是嗎"後,就又倒頭大睡。
要知道,在娛樂圈,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可是含金量十足的加持。如果換做其他演員,怕是早就開始準備紅毯造型,擺pose營業了。
劉琳的行為讓圈內人都看不懂,他不僅沒有去頒獎禮,甚至連個宣傳通告都懶得蹭。
實際上,這份淡定背後隱藏的是一段不為人知的傷痛。但是,人生總是如此出乎意料,在你最失意的時候反而會給予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過年回家》這部戲不僅幫助劉琳獲得榮耀,也促使她的演藝生涯發生了顯著的轉變。
此後,劉琳彷彿有了新的演技突破。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她飾演的王若弗成為了該劇中一大亮色。王若弗這個角色咋呼呼、強悍而又善良,劉琳成功地將她的憨氣演繹得獨樹一幟,讓觀眾不禁又愛又恨。
網友們都說她是"最佳段子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嘴強王者"本尊了。
在《父母愛情》中,江德華這個角色最為讓觀眾印象深刻。劉琳在接到這個角色時,曾致電梅婷抱怨:「我怎麼能演這樣的角色呢?我是拍文藝片出身的呀!」。
然而最後,這個總是脫口而出"屎尿屁"的粗俗村婦,被她以超乎常人的表演技巧演繹得惟妙惟肖,不僅收穫了無數粉絲,還一躍成為網路紅人。
劉琳這些角色的背後,是她勇敢突破自我的決心和力量。她並不被角色所束縛,每一次的表演都能給觀眾帶來驚艷的感覺。
她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小女孩,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駕馭各種角色的實力派演員,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演技,才是演員最應該擁有的底氣。
如今的劉琳,她已經看淡了影后的頭銜,她認為一個真正的演員應該追求的是能夠演好每一個角色,讓觀眾記住角色而非演員本人。
也許她對影后稱號的淡然就是源於此。
畢竟,她更在意的是對表演藝術的那份執著,而非虛名。這種執著讓她在之後每一個角色中都能交出令人驚艷的答卷。
從配角躍升為主角,又從主角退居配角,劉琳用自己的演藝生涯告訴我們:在這個圈子裡,實力才是最有力的通行證。
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實力派"應有樣子嗎?不靠緋聞炒作,不靠花邊新聞,而是能夠腳踏實地演好每一場戲,本本分分做好每一個人生細節。
這也許是劉琳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誰能想到,那個從不在乎影后頭銜的劉琳,年輕時曾經是個"戀愛腦"?這背後隱藏著一段傷痕纍纍的情傷往事。
在遇到那個男人之前,劉琳對另一半的標準很簡單:有才華就行,其他的都無關緊要。因此,當她遇見才華橫溢的知名導演張黎時,便毫不猶豫地陷入了這段感情。
以事業為重的劉琳,竟然願意放下演員身份,轉變為一位居家小女人。這種事情在從前是無法想像的。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真實生活並不如童話那麼美滿。張黎從離婚的經歷中得到了教訓,直言不會再結婚,聲稱自己對婚姻已經厭倦了。
他堅稱"只戀愛不結婚"的生活態度。
儘管身邊的人都在勸說,劉琳依然選擇了相信這個男人,默默接受了這段沒有名分的關係。
"外表看上去可能有點瘋狂,但是我的內心其實特別的傳統,我渴望一個安定而溫暖的家。"劉琳在後來的節目中這樣說道,"女孩子們可能會說不在乎這個,覺得特別土,但是實際上,她們的內心都渴望成為一個美麗的新娘子。
當她再次提出結婚後,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那個分手的夜晚,劉琳哭泣了很長時間。但這次情感的起伏讓她意識到自己並不孤獨:"我還有很多親人,我並不是孤身一人。
然而,當她在報紙上得知前任再婚的消息時,內心如遭重擊,痛得讓她覺得無法呼吸。原來,並不是她不想結婚,只是不想和他結婚。
然而命運卻經常與人開玩笑。就在劉琳以為這輩子可能會一直單身時,父母突然開始為她安排相親。一次就見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個相親對象,有要求她放棄演藝事業當家庭主婦的,也有裝作文藝青年寫情詩卻在心裡計算著電話費報銷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香樟樹》的拍攝期間,有個小轉機。好閨蜜梅婷聽聞她的遭遇後,不僅給予了鼓勵,還熱心地牽線搭橋,介紹了一位攝影師給她。
這次劉琳終於得到了命運的青睞。
與先前的熱烈糾纏相比,劉琳的現有的丈夫則是個積極的人。他並非什麼大富大貴的人,但卻懷有一顆真誠的心,用心去經營他們的婚姻。
當劉琳在外忙碌工作的時候,他會主動肩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當她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導致皮膚出現問題時,丈夫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從來不在意她的外貌是否漂亮。
"他不會在意我外在的美醜",這句話是婚姻中最寶貴的真諦,它讓劉琳毫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到表演事業中。
如今的劉琳,已經49歲,但依然被丈夫寵愛著,像是公主一樣。這位曾經的"戀愛腦",終於等到了最美好的愛情。也許,這就是老天給她最好的安排:錯過一個不懂珍惜的人,才能遇見一個真正疼愛她的人。
這是一段不被看好的逆襲之路:一隻醜小鴨如何逆襲變成了金天鵝。
在顏值至上的娛樂圈中,劉琳的成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提到劉琳的處女作,那可真是大製作!14歲的她就在《法中情》中飾演角色,與王祖賢、萬梓良、鄭裕玲等大咖搭檔。
這段經歷並未讓她產生恐懼,反而讓她下定決心學習表演。她的天賦加上不懈的努力,使得她的專業水平飛速提升。
19歲那年,劉琳再次收穫驚喜。在劇院老師的推薦下,她有幸與老藝術家呂中、朱旭合作了電影《高樓邊》。這在演藝圈內並不容易,因為得到前輩們的認可並不易。
更神奇的是,大二那年,《夜半歌聲》劇組專門跑到北電選角。按理來說,同班有徐靜蕾、劉孜這樣的清純女神,劉琳是應該輪不上的。
她卻能獲得"藍蝶"這個角色,並且還跟張國榮、吳倩蓮同台演出。
要形容劉琳的最大特點,那就是她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劉琳長相一般、身材一般,氣質還略帶一些「土味」,如果參加選美比賽,肯定是陪跑的角色。
劉琳並未選擇走尋常路。雖然不如他人顏值出眾,但她用比別人更刻苦的努力來磨練演技。她在課堂上的表現十分優秀,很快便成為了老師眼中的種子選手。
在畢業的時候,老師對她說:"你的生命不離不棄的陪伴,就是藝術。"
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愛開玩笑,短暫的輝煌過後,迎接她的是一段無人問津的日子,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向上爬,只有她停在原地。
她的簡歷一直沒有得到回復,甚至有次跑劇組面試時,導演看了她的外貌後直接說她長得老。
面對「爹媽給的,我能咋辦?」的質疑,劉琳只能默默等待機會。幸運的是,班主任俞飛鴻向她伸出援手,邀請她參加學弟學妹們的畢業大戲《悲悼》。
劉琳在那次演出後,被台下一位導演看中了。之後,她收到了《回家過年》的劇本。劉琳抓住這個機會,憑藉超強的表演實力,成功地拿下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影后。
娛樂圈的魅力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到怎樣的驚喜。劉琳的故事啟示我們:與其抱怨命運不公,不如提升自己的實力。
因為只有具備真正的實力,你才能夠在機遇來臨時抓住它。
你或許在屏幕上看過劉琳,咋咋呼呼的王若弗,粗魯豪爽的江德華,但你肯定沒想到生活中的她竟是那樣的樸素。這個在劇中能千變萬化的演技派,私下裡卻樸素得讓人意外。
王若弗,這個角色,讓劉琳一舉躍為"最佳段子手"。那種敢說敢懟的精神,連天地空氣都敢挑戰,活脫脫一個"嘴強王者"。
在《父母愛情》中,江德華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一位出身鄉下的女性,張口閉口都是粗鄙的語言,甚至常常提及"屎尿屁"這些私密話題。
如此真實的描繪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劇中人物的形象和生活。
與演出中的劉琳截然不同,生活中的她實在是出人意料的「居家派」。她不買奢侈品,甚至能背著幾十塊錢的塑料環保袋上街,而且她耳朵上的耳環已經用了三十年都不捨得換掉。
這對比,著實是相當大啊。
這種反差的背後,離不開她老公的付出。在這個一切都看臉的社會時代,能遇到一個可以不在意外貌的男人真是太難了。回憶拍《五號特工組》的那段日子,劉琳因為工作壓力過大,臉上長痘的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
別人早就會著急上火,但她老公非但不嫌棄,反而更加細心地照顧她。
"他從來不會在意我外在的美醜。"這句話從劉琳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滿是幸福。有了這樣的支持,她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不用擔心家裡的事。
每次她去外地跑劇組,老公都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正是因為劉琳有這樣的後盾,所以在表演上才能這麼放得開。她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而丈夫是一個細心的人,兩人在生活中能夠相互補充,共同進步。
這種默契使她在事業上走得越來越遠。
戲中表演千變萬化,戲外生活素麵朝天,這種鮮明對比正揭示了演員最真實的一面。有人認為,優秀的演員就應具備這樣的特質:在舞台上綻放光芒,在台下卻平淡如水。
她在《隱秘的角落》中飾演的單親媽媽,那深入骨髓的傷心欲絕的哭戲,令人們不禁覺得,那並非在演戲,而是直接將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帶到了熒幕中。
劉琳在生活與表演之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這是讓人真的佩服的地方。
如今的她,並不需要過度包裝刻意經營。因為她明白,最能打動人心的永遠都是最真實的樣子。在急需真實、真誠的娛樂圈,能保持本色的演員越來越少,但劉琳做到了,而且一直在堅持。
演員這個職業真的很神奇,因為它讓劉琳在熒幕前後活出了兩種精彩的人生:一方面,她可以通過演技把各種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正如一個實力派演員的身份;而另一方面,她在日常生活中卻可以保持低調、樸素,回歸生活的本質,展現出另一種生活家的風采。
今天這個讓人又敬又愛的劉琳,就是這兩種角色完美融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