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人家》開播,廣受好評
最近,由譚松韻和鄭業成主演的古裝劇《蜀錦人家》終於和觀眾見面了。這部融合了商戰、復仇與愛情等元素的劇集一經播出,便獲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在劇中,34歲的譚松韻飾演了一位17歲的少女季英英。按理說,這樣的年齡跨度放在其他演員身上,多少會有些違和感。
要知道,在內地影視圈,中年演員飾演少女角色可是常常被觀眾吐槽的。就連楊紫這樣口碑一向不錯的演員,也難逃「大齡演少女」的質疑。
可令人驚訝的是,譚松韻的表演居然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幾乎可以說零差評!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原來,譚松韻的表演非常自然,沒有那些誇張做作的表情和動作。
雖然她實際已經34歲了,但在劇中她將一個17歲少女的青春活力和純真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覺非常舒服,絲毫沒有違和感。
其他劇照
這和她專業的演技是分不開的,她在演藝圈裡卻已經是個久經沙場的「老演員」了。
從校園青春劇到古裝大戲,譚松韻塑造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她那股子靈氣和親和力,無論出現在哪部劇里都討人喜歡。這次在《蜀錦人家》中再度挑戰少女角色,自然也不在話下。
除了以上這些客觀因素之外,譚松韻本身的少女感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這還真是一種很玄妙的特質。
有的人年過三十依舊像個孩子,有的人剛成年卻顯得成熟老練。這其中的差異,有時候光靠化妝和穿搭還真不容易彌補。
譚松韻無疑就屬於前一種人。
她擁有一張天真無辜的娃娃臉,彷彿時光在她身上停滯不前。那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配上彎彎的笑眼,讓人感覺她隨時都能變回十幾歲的小姑娘。
究其原因,譚松韻獨特的少女感其實和她的臉型、五官都有很大關係。她有一張標準的「娃娃臉」,臉部線條非常圓潤,下巴短小精緻,再加上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和小巧玲瓏的鼻子,整個人就顯得非常稚嫩可愛。
尤其是她的嘴唇,小而薄,一笑起來更顯得天真爛漫。
一張娃娃臉,再加上表演自然流暢,每一個表情和動作都恰到好處地契合人物,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尷尬做作。
看她在劇中笑、鬧、嗔、怒的樣子,你會覺得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少女,年齡和她毫無關係。
而譚松韻最厲害的,莫過於她的眼神戲。她的一雙眼睛彷彿會說話一般,能夠傳達出非常豐富的情感。
無論是青春期少女的靈動俏皮,還是懵懂少女的純真可愛,甚至是歷經滄桑後的堅強溫柔,她都能用眼神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光是看她的眼睛,你就能感受到角色內心的喜怒哀樂。
退一萬步來說,演員再好,遇上爛片也沒轍,譚松韻演技在線,《蜀錦人家》的質量也很經得起檢驗。
三、《蜀錦人家》的文化厚重感
說到底,《蜀錦人家》並不是一部單純的古裝劇。它的意義遠不止於展現唐代的社會風貌和人物命運,更重要的是,它肩負著弘揚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劇中,蜀錦織錦技藝的展現可謂是重中之重。
通過季英英一家的織錦坊,劇組向觀眾展示了蜀錦製作的整個過程。從先進的機織技術到精美的色彩搭配,再到錯綜複雜的紋樣設計,每一個細節無不彰顯著蜀錦織造工藝的精湛和獨特。
而這些,不僅僅是為了讓觀眾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更是為了喚起人們對這一古老技藝的重視和珍惜。
畢竟,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許多傳統手工藝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蜀錦人家》以藝術的方式,讓觀眾重新審視和思考傳統文化的價值,可謂是意義深遠。
為了更好地呈現蜀錦之美,劇組在道具和場景上也下足了功夫。
他們特地向成都蜀錦織綉博物館借來了一台珍貴的清代「小花樓木織機」,這可是目前全球唯一仍在使用的同類型織機。
同時,劇組還請來了專業的非遺傳承人,指導演員學習傳統的織錦技藝。演員們學習織錦、染色的過程,也被鏡頭如實記錄下來。
這種對細節的考究和還原,讓整部劇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生產生活場景。
在此背景下,《蜀錦人家》最令人稱道的,是它巧妙地將傳統文化與勵志故事結合在了一起。
四、傳統文化與勵志故事完美結合
編劇沒有簡單地停留在「非遺傳承」的主題上,而是將其融入到了人物的成長曆程中,賦予了整部劇更加鮮活立體的內涵。
故事發生在晚唐時期,那是一個動蕩而又充滿機遇的年代。隨著時局的動蕩和外敵的入侵,季英英所在的季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作為家族唯一的繼承人,季英英肩負著守護家業、傳承技藝的重任。
她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步步成長為蜀錦行業的領軍人物。這個過程,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奮鬥史,更折射出古代手工業者的艱辛與不易。
季英英身上,體現了傳統工匠對技藝精益求精的追求,對家族使命無怨無悔的擔當,也有面對外敵入侵時家國情懷的覺醒。
編劇在塑造季英英這個人物時,著力展現了一個古代女性的成長蛻變。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季英英沒有選擇逆來順受,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次次突破難關,實現自我價值。
這種不屈不撓、敢於擔當的精神,對於現代女性而言,依然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同時,劇中也沒有迴避時代的殘酷。季英英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她要面對家族成員的背叛,愛人的誤解,還有外敵的覬覦。
這些困境,無疑為劇情增添了更多的波瀾和張力。
但最終,善良和正義戰勝了欺騙與陰謀,季英英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尊重和認可。這也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只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在逆境中不放棄希望,終會迎來屬於自己的光明。
從更高的層面來看,《蜀錦人家》通過普通人的奮鬥歷程,展現了傳統手工藝在歷史長河中的傳承和發展。
對當代人而言,這部劇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腳下的這片土地,去發現和珍惜那些隱藏在時光背後的寶藏。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一個「季英英」,以自己的方式,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