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演員中,值得敬佩的老戲骨很多,劉佳就是其中一個,扮演《你好,李煥英》中賈玲的母親,把母親對女兒那深沉而又無言的愛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她的人生中,她對父親的愛也是讓人感動。
1960年,劉佳出生在黑龍江鶴崗,父親是一位電力系統工程師,母親是醫院的護士。
父母對她的培養可謂是全方位且不遺餘力,只要是劉佳所表現出興趣的才藝領域,如京劇、朗誦、表演,父母都會竭盡全力為她創造學習的條件。
在那個西洋樂器還鮮少走進普通家庭的年代,父親就給女兒購置了一把小提琴。
而劉佳也有極高的天賦,在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眾人矚目的文藝標兵。
她在體育方面也毫不遜色,是學校的體育骨幹。1976年,初中畢業的劉佳憑藉在小提琴演奏方面的特長,成功考入了黑龍江藝校,這也標誌著她正式踏上了藝術探索的道路。
次年,她被電影《黑三角》劇組選中。
據說當時劉佳試鏡時不知道什麼原因,脫口而出一句「快點拍完,我已經受不了了!」
然而,正是這句看似有些衝動的話語,卻意外地符合了角色「於秋蘭」那種可愛單純又直率衝動的性格特點,從而被導演慧眼相中。
電影《黑三角》上映後,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成為了當時的熱門話題。
劉佳所飾演的於秋蘭,以其青春的活力和靈動的氣質,恰如其分地成為了這部緊張嚴肅的革命電影中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
甚至有觀眾認為電影一角五分的票價中,劉佳的表演就值一角四,這無疑是對她演技的高度認可和讚譽。
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是劉佳首次登上銀幕的重要里程碑,更在她的心中深深種下了對演藝事業熱愛的種子,堅定了她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的決心。
1978年,隨著高考制度的恢復,劉佳考入了北電錶演系,與張豐毅、張鐵林等一批後來在演藝圈中聲名顯赫的人物成為了同學。
在電影學院學習期間,劉佳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無論是課堂上的理論講解,還是課後與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探討,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在校期間,她還積极參与實踐,接拍了《子夜》《湖畔》《心靈的呼聲》等一系列影片。
通過這些實際的拍攝經歷,她不斷地磨鍊自己的演技,從對角色的理解和把握,到表演技巧的運用和提升,她都在一步步地成長和進步。
1982年,畢業後的劉佳被分配到了天津電視台。
在天津電視台她迎來了演藝生涯中的一個創作高峰期,主演了多部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影視作品,如《針眼兒警官》《江南書劍情》《戈壁恩仇錄》等。
這些作品涵蓋了不同的題材和風格,從反映現實生活的警察故事,到充滿武俠浪漫情懷的江湖傳奇,再到展現西部風情的恩仇故事,劉佳在其中都展現出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魅力。
然而,人生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或許是因為「出道即巔峰」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期望,劉佳在後續的作品中,儘管付出了努力,但反響卻不盡如人意。
這種事業上的起伏,讓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事業也因此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恰在此時,劉佳的生活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
1986年,她因拍攝《湖畔》這部作品,結識了丈夫李培森。
李培森有著軍人的背景,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主任,在影視行業中擁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廣泛的人脈,經手的作品數不勝數。
他作為《湖畔》這部劇的製片人,在與劉佳的合作過程中,敏銳地讀懂了劉佳的演技,看到了她在表演上的潛力和獨特魅力。
而劉佳也被李培森的才華和人格魅力所吸引,兩人之間因為對藝術的共同追求和互相欣賞,逐漸走到了一起,並最終結為夫妻。
不久之後,他們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兒子,這個新生命的誕生,為他們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和幸福,也讓劉佳的生活重心開始逐漸發生轉移。
然而,家庭的幸福並沒有立刻緩解劉佳在事業上所面臨的困境。相反,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沉重的打擊降臨到了她的家庭。
劉佳的父親患病了,而且病情日益嚴重。父親在劉佳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他不僅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更是劉佳的人生導師。
從劉佳小時候起,父親就注重對她的全面發展。
他會通過一些獨特的方式來鍛煉劉佳的身體素質,比如讓她追著自行車跑,這種看似簡單卻又充滿趣味的方式,既增進了父女之間的感情,又有效地提升了劉佳的體能。
同時,父親也積極培養她的藝術氣質,讓她學習朗誦、京劇、小提琴等多種才藝,為她打開了藝術世界的大門。
所以,當父親生病的消息傳來時,劉佳的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擔憂。
她毫不猶豫地暫停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全心全意地照顧父親。她每天都守候在父親的病床前,細心地照料著父親的生活起居。
她會為父親準備營養豐富的飯菜,耐心地喂父親吃飯;她會在父親身體不適的時候,第一時間叫來醫生;她會在父親心情低落的時候,想盡辦法逗父親開心。
她的丈夫李培森雖然工作繁忙,但也會在工作之餘,儘可能地抽出時間來陪伴岳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支持和幫助。
儘管他們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和關愛,病魔卻依然無情地奪走了父親的生命。
1992年,劉佳的父親因癌症晚期,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對劉佳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的世界彷彿瞬間崩塌。
她無法接受父親的離去,內心充滿了悲痛和自責。
在父親離世後,她甚至將父親的骨灰放在家中長達8年之久。
在這8年里,她經常一個人在家對著父親的骨灰罐發獃,默默地與父親對話。
她沉浸在這種悲痛之中,無法自拔,丈夫李培森雖然心疼她的才華被擱置,也為她的痛苦而感到難過。
但也尊重劉佳的感受和決定,與兒子一起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邊。直到8年後,劉佳才逐漸開始放下心中的執念。
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勵下,她與家人一起將父親的骨灰撒向了廣闊無邊的大海,讓父親的靈魂回歸自然。
1998年,息影十年的劉佳憑藉電視劇《崑崙女神》重新回到了演藝圈。
這部電視劇為她的復出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她在劇中的表現再次引起了觀眾和業內人士的關注。
同年,她參演的《奔騰的海洋》讓她獲得了第23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的提名。2005年,劉佳迎來了演藝事業的又一個高峰。
她出演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任長霞》,任長霞是河南省公安系統有史以來第一位女公安局局長,是被百姓們深深喜愛和懷念的好警察。
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劉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她深入研究了任長霞的事迹,閱讀了大量關於任長霞事迹的新聞報道,試圖從這些文字中去了解任長霞的性格特點、工作作風和精神品質。
她還學習了地道的河南話,力求在語言上更加貼近角色。
此外,她還親自去拜訪了任長霞的家人,與他們進行深入地交流,從他們的口中了解任長霞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通過這些努力,劉佳成功地將任長霞的剛柔並濟、任勞任怨的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
最終,她憑藉這部作品獲得了第6屆電視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和「最佳表演藝術獎」,以及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第26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等多項獎項。
此後,劉佳繼續在演藝道路上穩步前行,不斷地挑戰自我,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
2019年,她經朋友推薦結識了賈玲,當時賈玲正在籌拍《你好,李煥英》。
劉佳溫柔慈愛的氣質與賈玲腦海中「媽媽」的形象完美契合,於是她受邀出演了李煥英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上映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劉佳也因此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劉佳與丈夫李培森結婚37年,在這漫長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始終保持著深厚的感情,婚姻生活幸福美滿且零緋聞。
李培森在事業上給予劉佳極大的支持,無論是在她選擇演藝作品時提供的專業建議,還是在她拍攝過程中給予的精神鼓勵,都讓劉佳能夠更加專註地投入到工作中。
如今,他們的兒子已長大成人,不僅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長得帥氣挺拔,而且非常孝順。
他與劉佳的關係親密如朋友,母子倆常常一起散步聊天,分享彼此的心事和夢想。這種親密無間的家庭關係,讓劉佳感受到了無盡的幸福和滿足。
劉佳從年少成名到為家庭息影,再到重新回歸演藝巔峰,她自始至終都持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
或許,恰恰是因為在風雲變幻、瞬息萬變的娛樂圈中,她依舊能夠保持「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這樣的平和心境,所以才使得她能夠當之無愧地擔得起德藝雙馨老藝術家這一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