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2024年11月29日15:43:07 娛樂 1280

對於楊麗坤,許多老觀眾十分熟悉,她以其出色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她的電影作品《五朵金花》和《阿詩瑪》影響了兩代人,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和貢獻。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楊麗坤的銀幕形象「金花」和「阿詩瑪」成為了雲南女性的代名詞,極大地提升了雲南在文化領域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這兩部電影宛如兩部絕美的雲南風情畫卷,將雲南的壯麗山河、獨特民俗、絢麗服飾以及悠揚民族音樂展現在世人面前。

王家乙,則是楊麗坤的伯樂,他執導的經典影片《五朵金花》深受觀眾喜愛。在《五朵金花》中,他慧眼識珠,發掘了當時還是新人的楊麗坤,並讓她一躍成為紅遍全國的電影明星。

王家乙出生於1919年1月27日,江蘇南京人,他1935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但由於喜愛文藝,1937年跟隨哥哥王逸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1940年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實驗劇團任演員,1948年進入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當年,楊麗坤僅僅是雲南省歌舞團一個新入職的小演員,王家乙在挑選《五朵金花》的女主角時,看中了正在擦窗戶的楊麗坤,她的回眸一笑讓王家乙眼睛一亮,當即決定由她出演女主角金花。

在王家乙的執導下,楊麗坤憑藉在《五朵金花》中的出色表演,一躍成為了紅遍全國的電影明星。該片在1960年獲得了埃及第一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楊麗坤的演技得到了國際認可。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五朵金花》不僅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成為了新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該片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優美的歌舞表演和動人的愛情故事,深受觀眾喜愛。王家乙也因此獲得了第二屆亞非國際電影藝術節最佳導演銀鷹獎。

而在《達吉和她的父親》中,他又展現了其深厚的導演功底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為觀眾呈現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佳作。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王家乙的導演作品多以少數民族生活為題材,風格明麗、手法細膩,對喜劇處理流暢、明快,富於濃厚的生活情趣。他的代表作如《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金玉姬》《太陽剛剛出山》《景頗姑娘》《葡萄熟了的時候》 等。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王家乙還執導了《小字輩》《高歌猛進》《風箏》《羅小林的決心》《鬼話》《蝴蝶杯》《還魂記》《相約在鳳尾竹下》《大小夥子》等作品。

王家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將少數民族生活成功搬上銀幕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熱情謳歌了各族人民的革命鬥爭和幸福生活。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是楊麗坤的伯樂,執導經典影片《五朵金花》《達吉和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他曾擔任長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影協常務理事等職務,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8年11月27日,王家乙導演不幸去世。

王家乙的導演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作品不僅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各位親愛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娛文娛視」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感謝!)】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