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面孔尹頌的事業發展可以用「高開低走」來形容。
高開在於他離開主持人大賽的舞台上直接站上春晚舞台,對於任何一位央視主持人來講,這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低走在於結束春晚的主持工作之後,他的事業發展並未能持續保持下去。
以至於在任魯豫、尼格買提、張韜、撒貝南等主持人所組成的晚會陣容逐步定型之後,尹頌的身影已經在央視舞台上消失不見。
當然尹頌並未被央視徹底棄用,只是在市場定位方面,他已經不再具備競爭晚會主持人的資格。
和李七月相同,尹頌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同樣來自於入職頻道。
李七月入職農業頻道逐漸淡出觀眾視線,尹頌則是被安排入職社會與法頻道,同樣因為頻道節目市佔率的緣故,尹頌在觀眾心目中的存在感也在逐步下滑。
和綜合頻道、綜藝頻道的主持人相比,尹頌的影響力顯然不具備任何優勢。
就客觀條件來看,尹頌具備主持大型晚會類型活動的條件。
奈何在該類型主持人的選擇上已經出現飽和情況,央視自然也不會將機會輕易交給年輕面孔來完成。
這就導致尹頌的工作只能在社會與法頻道展開,在新節目《劇懂人心》的鏡頭中,尹頌以主持人的身份亮相。
站在新面孔的角度,能夠收穫一檔新節目的主持工作,也算是對其發展的一種肯定。
然而對於已經參與過春晚主持工作的尹頌來講,無緣熱門節目而被安排主持這樣一檔小眾節目,恰恰證明他的市場定位並不突出。
儘管是入職新欄目組,但代表的是尹頌徹底離開一線陣容的競爭行列。
央視很難會選擇安排一檔小眾節目的主持人參與到大型活動的錄製,當任魯豫、尼格買提等人的出鏡率繼續提高之後,尹頌的競爭力無疑會進一步下滑。
對於尹頌來說,要麼等待時間來幫助自己提高工作資歷,從而再次得到央視重用。
要麼調整奮鬥目標,以頻道門面作為接下來的前行方向,至於晚會門面的標籤,短時間內恐怕和尹頌沒有任何關係。
而在尹頌的競爭力逐步下滑之後,其所代表的來自於主持人大賽的新面孔發展已經形成全新局面。
王嘉寧、張舒越、尹頌、鄒韻等年輕面孔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被重用之後,後續都未能繼續保持門面擔當的崗位安排。
這也代表著央視重用新面孔更像是一種嘗試,最終工作安排還是需要交由那些老牌主持人來完成。
當然這不是代表著王嘉寧、張舒越等新面孔已經失去競爭機會。
對於他們來講,後續就需要長時間的工作經歷以及相對應的市場口碑來提高觀眾的認可度,同時提升央視對他們的信任度。
未來還是屬於王嘉寧、張舒越、尹頌等新面孔,只是未來何時會到來目前還看不到趨勢。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