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征程》主題曲《領航》廣為傳唱,作曲家亢竹青:藝術創作最重要是真誠

2024年11月21日22:03:03 娛樂 1236

2021年6月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辦,在演出的最高潮,殷秀梅魏松廖昌永、么紅大氣磅礴地唱響主題曲《領航》,謳歌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這首歌入選第九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在全國廣為傳唱。

《領航》的曲作者是現任北京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團長的作曲家亢竹青,回顧創作過程,她深深感慨:「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真誠,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是文藝工作者需要永遠研究的課題。」

有限時間「加急」創作

2021年6月,《偉大征程》籌備組的工作人員聯繫亢竹青,說有個創作任務很緊急,要寫兩種風格的歌曲,但時間只有三天。當時,她還不知道這個任務就是《偉大征程》的主題曲。

《偉大征程》主題曲《領航》廣為傳唱,作曲家亢竹青:藝術創作最重要是真誠 - 天天要聞

亢竹青

亢竹青答應試一試,於是,她拿到了《領航》的歌詞,那是詞作家的集體創作。在隨後的時間裡,亢竹青完成進行曲和抒情曲兩個版本的創作後,還為歌曲進行編曲、錄製小樣、處理後期,完成後直接交稿。「完成編曲的時候我跟助手說話,突然覺得自己的臉有點僵,我才反應過來,原來這麼長時間沒有說話,肌肉都有點不聽使喚了。」原來,在創作歌曲那天,從早上8點到夜裡11點,亢竹青除了上廁所,根本沒有離開過椅子。

兩個版本的歌曲交了上去,不久後她接到電話說:「抒情版通過了。」直到此時,亢竹青才知道,她創作的這首歌正是《偉大征程》的主題曲。後來,為了配合文藝演出現場表演的需要,亢竹青又在總導演陳維亞的建議下對歌曲進行了調整。

《偉大征程》主題曲《領航》廣為傳唱,作曲家亢竹青:藝術創作最重要是真誠 - 天天要聞
《偉大征程》演出現場。本報記者 方非攝

2021年6月28日當晚,這首流淌著民族旋律,融合了美聲、流行等當代音樂元素的歌曲,被歌唱家們激情唱響。歌曲唱至高潮段落,一個巨大的黨徽在鳥巢冉冉升起,成為《偉大征程》文藝演出中最激動人心的環節之一。

深厚情感注入旋律

「加急」的創作,依靠的絕不是憑空的遐思和懸浮的靈感,而是多年的積累和情感的沉澱。「把個人情感融入作品,是我職業創作生涯深深依託的方式,是我不會改變的創作習慣。」亢竹青說。

亢竹青曾在原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工作,還曾參加《西柏坡組歌》的創作,二十幾次前往西柏坡的學習採風過程中,她對黨史、對國家的發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她也曾主動請纓前往西藏海拔最高的哨所,顧不上高原反應,只想看看戰士們日常的、真實的生活,那時的她就意識到,「如果看不到戰士的生活,情感根基不夠,作品一定是飄的。」

在創作《領航》時,亢竹青的從軍經歷被喚醒,她心中凝結出一個父親的形象。「我們總是把黨和祖國比作母親,但我想起的是父親。黨的事業既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無數人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甚至犧牲生命;同時也像一個家庭的長輩,就像父親,在外面工作的疲憊是不會給家裡人說的,但他默默承擔著家庭的責任,這種承載感是深沉的,是另一種偉大。」亢竹青說,在創作中注入濃厚的個人情感,主旋律歌曲才能真切感人,才能傳唱開來。

《領航》首唱後,在多位藝術家的二度創作中,還擁有了交響版、民樂版,大型晚會的重奏版、重唱版,以及民間的自發改編版。「我的創作生涯中可以碰到這樣好的題材,讓我把之前的經歷和所見所聞相結合,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亢竹青非常激動,也更加謙虛,「是這個機遇造就了這個作品,不是我個人造就了它。而在偉大的黨走過百年征程、開創未來的節點上創作這首歌,身為中國人我覺得很驕傲。」

「為人民」背後是真誠

《領航》唱響以來,亢竹青一直在創作一線推出新的作品,作品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為北京舞蹈學院舞劇《唱支山歌給黨聽》作曲,創作《國家寶藏》第四季舞蹈《靖狼煙》的音樂《封狼居胥》,為2024央視春晚節目——中國傳統紋樣創演秀《年錦》作曲,還創作了帶有東北二人轉風格的歌曲《贏麻了》,目前,亢竹青正扎在音樂劇《刺蝟》的創作中。無論何種形式、何種題材的作品,她都會先深入了解相關背景後再著手創作。這既是對內容本身的尊重,也是創作者向聽眾發起的最真誠的對話與表達。

《偉大征程》主題曲《領航》廣為傳唱,作曲家亢竹青:藝術創作最重要是真誠 - 天天要聞
亢竹青在工作中

《唱支山歌給黨聽》是一部民族民間舞劇,描繪了藏族同胞在舊制度下慘遭壓迫的過去,呈現了他們在黨的幫助下「翻身做主人」的經歷。劇中有一段熱情洋溢的牧羊舞,音樂喜悅奔放,配合著舞者歡快的舞步,表現藏族青年沉浸在幸福里的狀態,每每上演必獲滿堂喝彩,成為全劇的華彩片段。「《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創作和《領航》相似,都從宏大的主題回到了充滿個人情感的表達,通過一個人、一家人的真實感受反映黨對每個人人生的改變。」亢竹青回顧說,這些作品的成功,在於它背後擁有真實的情感基礎,「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真誠,我們總說藝術要為人民服務,這背後其實是真誠。」

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一創作要求越來越走進文藝工作者的心裡。目前,亢竹青正在創作的音樂劇《刺蝟》剛剛完成第一期創排工作坊,這種形式可以讓觀眾參與到演員面試環節,主創們在劇目創作和選角階段就能聽取觀眾的聲音。「搞創作不能關起門來,不能一味向觀眾輸出,一定要傾聽觀眾的心聲。」亢竹青誠懇地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韓軒,方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