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2024年11月17日14:32:08 娛樂 1016

11月16日晚,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2024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在廈門海峽大劇院舉行。最終, 雷佳音李庚希分別摘得最佳男女主角,陳凱歌獲最佳導演,峨影共同出品電影《里斯本丸沉沒》獲最佳紀錄/科教片。

當晚,雷佳音憑藉《第二十條》韓明一角獲得最佳男主角,他感謝張藝謀導演,稱他是劇組所有人崇拜的榜樣,「我跟張藝謀導演合作了四回,連他電話都沒有,每次被導演召喚,我都覺得自己還可以。在劇組的每一天,我每天都想要成為更好的人。」同時,他也感謝劇組合作過的夥伴,「王驍跟我是多年的好朋友,今天一起得獎,還有比這更美妙的一天嗎?」

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 天天要聞

雷佳音 圖據組委會

李庚希憑藉《我們一起搖太陽》的凌敏一角獲得最佳女主角。她哽咽分享獲獎感言,說了7個非常感謝:「非常感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凌敏」。

李庚希出生於2000年4月,也是首個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00後女演員。

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 天天要聞

李庚希 圖據組委會

電影《第二十條》獲最佳故事片獎,導演張藝謀發表獲獎感言時感謝演員:「沒有好演員,不可能有這樣的電影!《第二十條》有大量的即興和不可多得的幽默,都是好演員在現場完成的。」

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 天天要聞

張藝謀 圖據組委會

陳凱歌憑藉《志願軍:雄兵出擊》獲得最佳導演,這也是他第三次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他感謝太太陳紅,帶領製片團隊扛下重擔,「這彰顯了女性力量」;他感謝跟隨劇組三年,在500多天的工作日里拍攝了近萬鏡頭的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他們默默地工作,就像七十多年前的志願軍一樣,沒有人離開。最後,他說,所有的光榮屬於志願軍。

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 天天要聞

陳凱歌 圖據組委會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製片人方勵登台領取最佳紀錄/科教片獎。他語帶哽咽,坦言特別高興也特別感動,特別高興的是這段淹沒了82年的歷史被大家看到,特別感動的是能得到金雞獎的認可。

雷佳音、李庚希分獲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 - 天天要聞

方勵 圖據組委會

劉丹憑《乘船而去》獲本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現場劉丹開懷大笑,「我從沒感覺離金雞這麼近在咫尺的距離,現在它更近。感謝父母從小就給我訂了《大眾電影》,讓我小小的年紀就找到了自己渴望的道路。」

王驍憑電影《三大隊》獲得最佳男配角。他說:「感謝讓我在鏡頭面前創作的人,特別過癮。感謝爸媽一直對我說真話,才讓我在這條路上瘋跑、成長。感謝我的父親,他是我的表演啟蒙老師,他告訴我的一切讓我受用至今」。

第3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第二十條》

評委會特別獎:《志願軍:雄兵出擊》

最佳導演獎:陳凱歌《志願軍:雄兵出擊》

最佳男主角:雷佳音(《第二十條》飾韓明)

最佳女主角:李庚希(《我們一起搖太陽》飾凌敏)

最佳女配角:劉丹(《乘船而去》飾蘇念真)

最佳男配角:王驍(《三大隊》飾馬振坤)

最佳編劇獎:韓延、李弗《我們一起搖太陽》(改編)

最佳攝影獎鍾銳錢添添《熱烈》

最佳音樂獎:彭飛《三大隊》

最佳美術獎:趙學昊飛馳人生2

最佳剪輯獎:周肖林申奧孤注一擲

最佳錄音獎:王鋼劉曉莎《飛馳人生2》

最佳外語片獎:《奧本海默

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里斯本丸沉沒》

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張裕笛倒倉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

最佳戲曲片獎:《安國夫人》

最佳美術片獎:《守龍者

最佳兒童片獎:《屋頂足球


來源:微信公眾號「封面新聞

編輯:鄧汝濛

【聲明:本號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台,屬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謝謝】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