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可史意
編輯|不可史意
「一生能遇到這麼一個人,我覺得很幸運。」
10月27日,央視播出《面對面》節目,邀請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核彈老人」魏世傑。
很多人都是在2018年的《朗讀者》中才知道這位老先生的,他身上有著讓人動容的的故事。
魏世傑
除了魏世傑老先生外,那個他「背後的聲音」也在節目中驚艷亮相。
一直以來,人們都知道魏世傑老先生身邊有一位名叫王月玲的公派服務員,但從來都是只聽其音不見其面,這次她突然亮相,著實讓網友驚艷了一把!
魏世傑和王月玲
看完這期節目後,除了魏世傑老先生的一生讓人淚目外,他和王月玲之間的關係,也讓人印象深刻。
魏世傑,既是「核彈老人」也是「倒霉老人」
了解魏世傑的人,都會不自覺的為其豎起大拇指,這位老先生,可以說是中國核武器的先驅者。
從上世紀60年代起,畢業於山東大學物理系的魏世傑,響應國家「兩彈一星」的號召,在戈壁荒漠埋頭研究了26個年頭。
魏世傑
起初魏世傑被九院選中的時候,並不清楚自己將來究竟會做什麼,也是到了九院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身上背負著研究原子彈的重任。
當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魏世傑滿心的激動,但同時他也知道這份工作是十分危險的。
魏世傑和同事
他的很多同事都是因為研究核武器犧牲的,對於所有核武器從業者來說,能為研究犧牲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但當魏世傑親身經歷時,也受到很大衝擊。
儘管如此,他為國奉獻的決心和勇氣依舊沒有減少半分,也正是因為千千萬和魏世傑這樣的科學家,中國核武器事業才能發展這麼迅速。
魏世傑
當人們知道魏世傑的付出後,貼切地稱呼其為「核彈老人。」
然而,在魏世傑登上2018年的《朗讀者》舞台後,人們才明白,這位「核彈老人」背後竟有這麼多的心酸經歷!
「家國不能兩全」,前半生魏世傑將所有心血都投入到核武器研究中,家中的一切都要靠妻子來操持。
魏世傑《朗讀者》
26年過後,當魏世傑回到家中之後,才知道這些年家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自己的兒子是先天性心性不足,年齡再增長智商卻始終停留在6、7歲;女兒患有精神分裂症,隨著時光的流逝,甚至還出現幻聽的傾向。
魏世傑和女兒
而他的妻子,在長期面對生病的一兒一女後,精神也受到嚴重打擊,起初她的精神狀態時好時壞,時間長了後,也患上精神分裂症。
一家四口,有三個人都因為身患重病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所有的一切都要靠魏世傑獨自一人支撐。
魏世傑和兒子
為了照顧家人,魏世傑申請將工作地調回青島,後半生他獨自一人照顧著妻子和兒女。
對於魏世傑來說,下棋、旅遊、就連生病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當他在節目上風輕雲淡的講出自己的故事後,在場的所有觀眾包括主持人董卿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董卿
聽完他的前半生,網友稱其為「核彈老人」;聽完他的後半生,魏世傑也有了新的稱呼「倒霉老人。」
但魏世傑一直秉持的心態都是,「我和苦難握手言和」,生活並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苦難中尋找樂趣。
魏世傑
從他的身上,助理王月玲也學習到很多東西。
王月玲,魏世傑「背後的聲音」
王月玲與魏世傑的關係,用一句非常貼切的話概括就是:「不是父女卻勝似父女。」
魏世傑和王月玲
一個人面對三個重症患者,魏世傑哪怕再強大,也抵不過歲月的侵蝕。
作為中國的有功之臣,國家也非常關注魏世傑的生活,為了減輕重擔相關部門決定找人來幫助他,於是王月玲便以「公派服務員」的身份來到魏世傑身邊。
與王月玲而言,魏世傑一家人對她是有「救命之恩」的。
魏世傑
在還沒成為公派服務員之前,王月玲在魏世傑的身邊當編輯,這期間她生過一場大病,正是魏世傑將其送往醫院。
住院期間,魏世傑的妻子和女兒都給予她最大的關懷。
可以說,王月玲不僅是魏世傑工作上的助理,也是生活上的助理。
王月玲
在王月玲眼中,魏老是非常偉大的,不僅能「武」還能文。
除了核武器研究的貢獻外,魏世傑還出了很多本有名的書,比如《原子小演義》、《禁地青春》、《隱姓埋名的人》等。
這些文學創作中,不僅有魏世傑的功勞,王月玲也有著一定的貢獻,正是她的鼓勵和認可,才讓魏老有堅持下來的勇氣。
王月玲
也是王月玲新穎的記錄生活的想法,我們才有機會知道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樣的,才能看到魏老和兒女平時的相處方式。
以前,王月玲都是魏老視頻背後,只有聲音而不入境的人,通過《面對面》這檔節目,網友才清晰地看到她的真實面貌。
從照片中來看,王月玲的長相雖不出眾,卻非常有氣質,而且由於她一直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身上帶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感。
王月玲
王月玲現在可謂是魏家最大的工程,魏老工作和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都是她來負責,此外,她還任勞任怨地照顧魏老的一雙兒女。
她和魏老的關係就像家人一人,所以王月玲既能看到對方身上強大的一面,也能看到其脆弱的一面。
王月玲
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化身分享者,來傾訴魏老身上發生的故事。
從對話中我們能看出,王月玲對魏老一家並不是出於責任的關心,而是發自內心的關愛和關懷。
魏世傑和王月玲
原本兩個不相關的陌生人,因為某種機緣巧合,卻成為了彼此最信任的人
參考信源:大河報2024年7月20日——83歲核武老人倆孩子不能完全自理,未來誰來照看?相伴26年助理被指定為監護人之一
參考信源:北京日報2024年10月28日——為國隱姓埋名26年,核彈專家「與苦難握手言和」撐起整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