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2024年06月21日18:53:07 娛樂 1170


雲霧繚繞山間,

這群留守兒童正在用音樂

訴說自己的心愿:

「我最想唱歌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

「我以後還想唱歌,

因為這樣我就不孤單了。」


——第10793個天天正能量獲獎故事

大巴山深處,有這樣一支特別的樂隊,剛剛結束了他們的演出。

這支樂隊由青年教師庄濟宇帶領,樂隊成員是石印村的一群留守兒童。

拿雲,是這支少年樂隊的名字。

雨後,山間雲霧準時到達,這群留守兒童的音樂會同樣如約而至。

孩子們演奏出的悠揚旋律響徹大山,又通過網路直播,傳到遙遠的山外。

手機屏幕里,在外打工的家長看到孩子們懷抱吉他、又彈又唱,眼睛裡噙滿喜悅的淚水。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拿雲樂隊的兒童節音樂會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庄濟宇今年27歲,2021年畢業後,他就來到了巫山縣三溪鄉田家小學石印村教學點。

「在現實的困獸,是不是你我?我心裡的野獸,奮力衝破這將我捆綁的枷鎖......」

一首原創歌曲《困獸猶鬥》,一段悠揚的旋律,傳出這位青年教師的呼喊,道出他心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石印村教學點在海拔1100米之上、縣城40餘公里之外。這裡有40多個學生,教學任務還算輕鬆,但庄濟宇也很少下山。

一空下來,他就會彈彈吉他,打發時間。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庄濟宇正在教孩子們彈吉他、唱歌

初中畢業後他便開始學吉他,大學期間又跟同學組建了樂隊,學會了詞曲創作。他彈唱的這首《困獸猶鬥》,正是他工作後創作的一首歌。

「除了語文數學,我也一直在思考帶給學生點什麼?」

大四那年,他和同學們在巫山鄉下實習,發現不少留守兒童有些膽怯、自卑。

自身經歷告訴庄濟宇,彈吉他會讓人變得自信、開朗。

於是,他決定,「要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培養孩子們」。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當時,石印村教學點正好缺音樂教師,於是庄濟宇主動站出來教孩子們學吉他、學唱歌。

從2022年3月開始,石印村教學點的音樂課就正式開起來了。

每堂音樂課,庄濟宇和孩子們一同待在操場,在輕快地彈唱中教會孩子們唱會了一首又一首歌。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庄濟宇和孩子們一起彈吉他唱歌

一天,庄老師的吉他放在課桌上。

學生們趁他不在,有的用手去摸,有的伸手去彈,更大膽的學生甚至當著他的面撥弄琴弦。

「我就問他們,你們也想彈吉他嗎?」

孩子們瞪著大大的眼睛,咧嘴笑著,使勁兒點頭。

看著這些真誠的笑臉,庄濟宇想:要不,就把吉他和音樂帶給他們吧。

就這樣,除了音樂課,庄濟宇選出7名學生「開小灶」,培訓他們彈吉他。

不過,學吉他得買吉他,但這些學生家裡哪捨得買六七百元一把的吉他,幾乎買的都是幾十塊錢的玩具吉他。

庄濟宇有一把木製吉他、一把電吉他。他騰出一把來供孩子們練習。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庄濟宇在琴房指導孩子們練吉他

「手都彈起泡了,鑽心地痛。」

學生陳善意見老師又彈又唱,樣子很酷,但自己真正學起來覺得又苦又累,都想放棄了。

但庄老師很會鼓舞學生,他常說,「手在痛了,說明就要學會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吉他,孩子們學了也無法練習。

漸漸地,這個吉他小班只剩下陳善意、田興龍、田信語3名學生,其他4名學生沒有堅持下來。

庄濟宇的培訓班只辦了一學期,便草草停辦了。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悠揚的吉他聲在石印教學點消失了,但庄濟宇還在堅持用吉他上音樂課。

因為,他和孩子們的吉他夢依然在。

去年3月,「青春·童行」關愛鄉村女童活動走進石印村教學點,送來了吉他、架子鼓電貝司等樂器。

於是,將樂器、麥克風和樂譜一擺,庄濟宇與孩子們的吉他培訓再次開課了。

與此同時,一支小小樂隊的培訓之旅也悄悄地開始了。

庄濟宇之前雖是吉他手,但他也會架子鼓、電貝司,因此他將自己的特長一點一點地教授給孩子們。

很快,他在學校組建起了樂隊,取名拿雲少年樂隊,意思是「少年心事當拏(拿)雲」。

他希望,大山裡的孩子也有凌雲之志,用音樂連接鄉村和外界。

這群山裡的孩子,有雲霧相伴,也一定會有夢想相伴。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拿雲少年樂隊在排練節目

獲贈21把木吉他後,為了激勵這群孩子,庄濟宇想到一個方法:「誰能完整演奏一首歌曲,吉他就獎勵誰!」

孩子們的興趣一下提了起來,六年級的王馨宇憑藉熟練演奏《我記得》,第一個獲贈吉他。

學生易琪學會了彈吉他、王祖賢學會了操作電貝司、王梓睿學會了敲打架子鼓、張雅琪擔起了主唱......

到現在,已經有5位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心儀已久的吉他。

在這個小小的村莊里,不只有朗朗的讀書聲,更有樂隊演奏的歌曲傳遍山谷。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庄濟宇在音樂會開始前調試樂器

「走,去學校看孩子們樂隊演出。」

兒童節前一天,石印村教學點周邊的群眾被優美的樂曲吸引過來。

操場上,孩子們拎出樂器、擺好樂譜、鬆鬆腕骨,架勢擺開演奏了起來。

在外打工的家長們也沒有錯過,他們通過網路,看到一幕幕屬於孩子的自信昂揚。

那一刻,家長和庄濟宇都很感動,「我看到很多家長流淚了,他們看到了孩子們的才藝和自信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和媽媽視頻聊天時落淚

「媽媽,今天我在當主持人!」說完這句話,學生王祖賢對著手機里的媽媽放聲大哭。

這聲放肆哭泣,是喜悅,也是思念。

從前,孩子們因為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更不愛表現自己。

但自從學習吉他後,人變得開朗起來。在家隨時為爺爺奶奶彈唱歌曲,讓冷清的家也變得熱鬧起來。

那天,庄濟宇還將樂隊演奏的視頻發給了遠在江蘇貴州重慶主城上班的家長們,讓他們在兒童節看到了孩子們的快樂與進步。

「我最想唱歌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我以後還想唱歌,因為這樣我就不孤單了」......孩子們一一講著自己最樸素、而又最了不起的夢想。

音樂連接了這座大山和外界,更是譜寫了這群留守兒童的心聲與夢想。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聯合新重慶·重慶日報,為庄濟宇送上正能量獎及萬元獎勵金:

27歲小伙去山裡建了一支留守兒童樂隊,「一直唱歌就不孤單了」 - 天天要聞


得知獲獎後,庄濟宇表示將用這筆獎金用於給孩子們買樂器。

他覺得自己能做的很少,「或許這些孩子們不一定選擇走出大山,但我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們哪怕平凡,也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在大山的褶皺里,他以音樂為犁,耕耘希望的田野,讓山裡孩子也擁有追雲逐夢的勇氣。

琴弦下,描繪的是留守兒童彩色的夢想。

穿越山林,鏈接親情,音樂和歌聲此刻都是愛的共鳴。

他用行動證明,教育的力量足以改變命運,音樂的魔力可以撫慰心靈。

希望他能用吉他編織更多跨越山海的旋律,給孩子們歌聲插上翅膀,渡過童年的孤單,飛入親人的夢鄉。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綜合自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彭瑜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玉蘭綻放 | 紀錄片《對話東盟》預計10月播出,呼應「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倡議」 - 天天要聞

玉蘭綻放 | 紀錄片《對話東盟》預計10月播出,呼應「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倡議」

6月27日,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紀錄片中心聯合發布了正在合作的紀錄片《對話東盟》。該片為外交部和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項目,預計10月播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受外交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委託,承製大型紀錄片《對話東盟》,該項目已被列入中...
今天的電影是《電話謀殺案》 - 天天要聞

今天的電影是《電話謀殺案》

前幾天看了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次又是偵探劇,我還挺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的。不一樣的電影。女主出軌了,而且是很明顯的出軌。男主早就發現了,但是他沒有說,他想利用女主得到大額的遺產。
真帶勁!首場直播「帶崗」  吸引近30萬人進場 - 天天要聞

真帶勁!首場直播「帶崗」 吸引近30萬人進場

「郴州人社局長面對面直播帶崗」首場高新區專場直播吸引近30萬人在線觀看6月27日,「郴州人社局長面對面直播帶崗」活動進行了高新區專場直播。郴州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盧雄飛上場介紹了高新區的發展情況,湖南沃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格蘭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招聘主管來到直播間為大家介紹了...
大S嘴真毒啊,對小S母女新照片發起外貌攻擊,親妹妹都忍不了 - 天天要聞

大S嘴真毒啊,對小S母女新照片發起外貌攻擊,親妹妹都忍不了

「你看起來非常的矮,比例很差!」大S嘴毒舌功力依然爆炸。對小S發起外貌攻擊,連親妹妹的母女新照都忍不住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大S的嘴真的是毒啊。那麼在這張母女新照上,大S到底說了什麼話?為何她會對小S母女新照發表自己的看法呢?姊妹情深,大S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