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2024年04月14日12:45:05 娛樂 1747

1、《鬼子來了

評分:9.3

影片點評:貫穿全片的是關於「我是誰」的討論,主創受魯迅影響頗深,配角設置十分有趣,印象最深的是帶著空洞表層的叫賣式智慧的長者與從未被重視但最終帶給日本人實質性傷害的瘋子。兩邊的懦弱與強大,延宕與行動,集體與自我得到了不對等的呈現,視角放在馬大三這種底層農民身上,以黑色喜劇方式進行處理確實新奇,誠如戴錦華老師所講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民族反思和銘記苦難的雙重任務。總之,這是一部絕佳的反戰片子,姜文很有趣,可謂天才導演與演員。攝影功力深厚,跟停電了講鬼故事一樣。聚焦於人物面部表情。風格比老謀子有趣多了,不裝b,接地氣。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 天天要聞

2、《芙蓉鎮

評分:9.3

影片點評:本片對準的群體可能是更加特殊一些,就如同片中所說的,「都過去了」。結構上以時間分割效果還不錯,內容上還是溫和並且做了美化處理了,所以看下來覺得還是張力不足,不過結尾處的彷彿一個輪迴處理不可說不諷刺。影片基本以角色驅動,女性角色都太有力量了,而幾個男性角色的指代性還是挺明顯的,妥協,堅持,自暴自棄,渾渾噩噩和隨波逐流,直接演繹出了一個社會的大環境。運鏡還是非常喜歡的,低角度的拍攝,仰拍,變焦等都很細膩。構圖也很考究,幾處低角度的傾斜構圖也很有情緒表達。可以,這樣的力作,如今屈指可數!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 天天要聞

3、《讓子彈飛

評分:9.0

影片點評:十幾年前看的時候是輕視與不解,如今再看滿是敬意。選角很成功,無論是周韻葛優這些御用演員還是周潤發劉嘉玲這些老演員,演繹得都很到位。色彩很直觀,選用大量高飽和度色彩,增加的戲劇性色彩。台詞更不用說了,貢獻了相當多金句。故事呢,層層遞進,中間夾雜著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細節,這真的是讓人非常驚喜。另外,影片採用交叉蒙太奇敘事,將主線故事與多個支線故事相互穿插,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富和立體。同時,影片還通過一系列荒誕離奇的情節設置和台詞處理,使得整部影片充滿了黑色幽默和荒誕色彩。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 天天要聞

4、《紅高粱

評分:8.5

影片點評:這部片子是電影觀賞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一次嘗試。全片的基調是紅色,著力書寫人性的張揚,是人類生命活力的展現。視覺風格凌厲,抓住典型意象加以放大,讓空間造型參與到影片的敘事中去。片子當中有不少例如顛轎、野合、民歌民俗等民族化奇觀的展現,在野合那場戲中,攝影用逆光把紅高粱拍成黑高粱,並通過快速跟拍使高粱稈參與了表演,具有高度的戲劇感,視覺和情緒衝擊力較強,所以非常有可能是因為其中的獵奇元素迎合了西方人對落後中國的「窺視」,所以才讓這部片子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 天天要聞

5、《有話好好說

評分:8.5

影片點評:這不是張小帥安紅或劉德龍右手的故事,也不是張秋生和電腦的故事,而是悔人不倦的高知死板大叔和沒理就是理的頭鐵年輕書販痞子倆原本生活上毫無關聯的冤家的結識故事。這個劇本實在是太過出色,鏡頭裡的光影與汗水的晃動極具張力,王家衛粉絲來了都得磕著。結尾看守員葛優領著張秋生出來的一幕是驚愕好笑得讓我崩潰,而最後的車上書信那不結巴的告白全盤把故事升華了。這荒誕的瘋狂過後,他們以一種極為抽象的方式相識了,既可笑又回味!這樣的作品,真的是百看不厭!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部部都是高分好評,一部沒看太遺憾 - 天天要聞

姜文足以封神的5部經典電影,你看過哪幾部?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討論。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