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2024年04月03日16:15:19 娛樂 1938

又是一年清明時,很多人帶著思念和鮮花前往逝去親人的墓碑前祭拜,明星藝人也不例外,不過由於演出時間的衝突,很多人會選擇在前幾天祭拜。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4月3號,相聲演員劉全剛分享了一段前往墓地悼念馬季的畫面,並在留言處透露,當天除了他之外,還有師哥馮鞏、師弟賈旭明以及好幾位師哥的徒弟(曹隨風)。由於這段話語中隱藏了很多關係,所以引髮網友熱議。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據悉,劉全剛的師父是唐傑忠,而唐傑忠與馬季是老搭檔,彼此合作非常愉快,也就是在這期間,劉全剛得到了馬季的指導,名義上雖然不算師徒,但卻有師徒的名分,所以叫馮鞏師哥也並沒有錯誤。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至於賈旭明的關係則讓諸多粉絲感慨。

經常看馮鞏視頻的網友都知道,賈旭明好似始終扮演馮鞏徒弟這一身份,但從劉全剛的言語中不難讀懂,他與馮鞏是平輩(賈旭明的師父叫李立山,與馬季平輩,都屬於第六代相聲演員)。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每一年的這個時候馬季都會攜部分徒弟悼念恩師馬季,不過前幾次並沒有那麼多的網友吐槽,但這次關於細節,卻引髮網友熱議。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曝光的畫面中,已經66歲的馮鞏看起來非常瘦弱,臉部的線條也沒有以往那樣飽滿,所以使得很多網友擔心。其實這樣的狀態和體型對於馮鞏來說是最好的,古語有云:難得老來瘦,這就說明馮鞏的身體狀況很健康。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一行人來到馬季的墓碑前,見的馮鞏臉色莊重,想來是回憶起與恩師相處的時光。在這個過程中,馮鞏獻花的時候,在起獻花第二次倒下的時候,他才將其扶起,這讓有心之人抓到了把柄,認為此舉有些不妥。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其實,細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一吐槽點根本就是無中生有,起初放置的時候地面不平,所以鮮花並不能直立,待到其他鮮花放上去的時候,有了它們的依託,鮮花才能立起來。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不過有一點網友的吐槽的確在情理之中,那就是賈玲的缺席!很多人嘲諷賈玲缺席的原因是忙著撈金,也有人認為她已經忘了自己的師門。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其實,這樣的猜測完全沒有道理。作為師父,尤其是相聲們的師父,不管是馮鞏還是馬季,都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夠做出一番成績,所謂的祭拜不過是一些形式而已。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只要賈玲能夠將師門發揚光大,別說不祭拜,哪怕一生不來,相信他們都會釋懷,再者,女性清明節祭拜,在北方的部分城市來說,都是一種忌諱。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覺得,馮鞏這次祭拜屬於走形式,因為馬季墓碑前的落葉以及灰塵並沒有及時處理。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馮鞏攜徒弟祭拜恩師馬季!賈玲缺席遭質疑,不掃幕前塵被諷走過程 - 天天要聞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這不過是一種形式,再者馮鞏基本每年都會前來,掃與不掃不影響他對恩師的悼念,形式上的東西才是最害人的。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