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觀眾,誰能問鼎國產綜藝天花板,想必各有各的想法。
跑男有過「白月光」的階段,最初有歡樂有競技有老成員的凝聚力,後節目改名,核心嘉賓撂挑子,大批觀眾也隨之退場。
極挑也是同樣的遭遇。
男人幫成員大換血,導演嚴敏丟擔子,觀眾對極挑的記憶也停留在了第四季,極挑的精髓沒有了,後來厚著臉再辦也挑不起觀眾點開看的慾望。
可見「換人」對綜藝來說也是傷筋動骨的。
既然如此,能否挑選出兩部綜藝里的部分成員,融在一起拍成一部新綜藝,會是什麼效果,在綜藝里「取經」多年的黃磊倒是嗅覺敏銳,他就這麼幹了。
以總製作人的身份,鼓搗出了新綜藝《盒子里的貓》。
跑男里的陳赫、鄭凱,極挑里的黃渤、張藝興、王迅,五個人集結完畢,「鑽」進黃磊給他們量身打造的綜藝版楚門的世界,觸發劇情、即興互動、完成任務,最後拼湊出完整故事。
就這樣嘁哩喀喳拍完一期。
看節目設定,看嘉賓陣容,好奇心達到峰值。
想看黃磊如何開闢條新賽道,對標密室類、劇本殺類綜藝。
想看一身反骨的極挑老狐狸與安分守己的跑男倆兄弟碰撞出怎樣的化學反應。
想看站在上帝視角的黃磊,如何花式整蠱這些在綜藝里混出經驗的「老油條」。
能不能重現早期極挑裡面對男人幫的「搞破壞」,節目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極限拉扯效果。
期待的這些亮點,隨著《盒子里的貓》正式播出而化為泡影。
宣傳時搞得很神秘,一播才知就是把密室逃脫、劇本殺、無限流的設定縫合在一起。
完成任務後解鎖故事,燈說關就關,營造恐怖氛圍,秒切嚇人鬼臉,與密室逃脫一個套路。
不同嘉賓不同故事線,又像劇本殺。
無限流的設定還比較新穎,可惜嘉賓玩不起來,不斷重來的過程冗長且無聊。
嘉賓是有綜藝感的,可就是和節目融不到一起。
就拿黃渤來說,拋梗接梗、即興表演的能力眾目昭彰,讓他動腦解謎卻如同朽木,時常狀況外,還沒思索就急著搬出孫紅雷在極挑的不講理的那套,暴力強拆。
然,有陳赫勸著,他也就動動嘴皮功夫。
黃磊深諳男人幫的玩遊戲風格,於是用九條生命值的硬性規定壓著,黃渤也就不敢「造次」。
自由度不夠,嘉賓與節目組的對抗效果就這樣被消解,蹭著極挑的熱度,卻沒做出極挑的精髓。
黃磊的「神機妙算」,觀眾都知道,可在嘉賓探索過關時就屢屢暴露設計上的不成熟。
比如張藝興刮牆導致線索被破壞,王迅莫名其妙蓋上井蓋導致沒法返程,節目組的解決辦法是扣除生命值讓嘉賓直接過關,難度直降,更破壞探索解謎的沉浸感。
再比如進程過半,安排鄭愷、陳赫、王迅三人「原地消失」,讓觀眾跟隨黃渤、張藝興的視角尋找消失的三人,此舉又嚴重破壞了沉浸感,劇本痕迹暴露的明明白白。
哪怕安排被人抓走也不至於如此生硬,說是NPC誰是玩家,混亂成一鍋粥。
說到解謎,所有嘉賓給人的觀感都是遲鈍迷茫的,稍微清醒點的陳赫,竟成了腦力擔當。
比如前半段密碼鎖給出的提示是「手和腳」,嘉賓們也沒閑著到處搜羅。
牆壁上醒目的貼著兩張紙,一張寫著手,一張寫著腳,其他人都是「走馬觀花」,還沒思考就把這個重要的線索晾在旁側,又成無頭蒼蠅般漫無目的地翻找。
只有陳赫盯著沉思,靈光乍現,想到「毛手毛腳」,取其首字母便是密碼,就這難度。
在《密室逃脫》跟前都是幼稚園級別,看不聰明的人玩解謎,對觀眾來說真是無比折磨。
或許是把烏鎮戲劇節搞出了名堂,黃磊急不可耐的想把戲劇元素嫁接到綜藝里。
給觀眾呈現出亦綜亦劇的雙重體驗。
想法是好的,效果是一般的,首先話劇演員的信念感是值得點贊的,演技是挑不出刺的,但結尾觀眾被強按著頭靜品高雅表演藝術的滋味,是極其不好受的。
硬上價值、強行煽情,簡直興味索然。
如果能把故事的落點聚焦在「數字生命」上,或許還有嚼頭。
可惜黃磊偏在「父愛無言重如山」上面大處落墨,有些落俗套。
真要雞蛋裡挑骨頭,《盒子里的貓》可謂是槽多無口。
嘉賓復盤時沒話找話的環節大可刪掉,後期剪輯沒做到錦上添花,反而多此一舉,像是把觀眾當「傻子」,正片內容沒多少,或嘉賓或NPC「隨地大小廣告」。
合著黃磊是為了這盤「醋」,特意包的這頓餃子?
敲鑼打鼓這麼久,以為久違的良心綜藝,觀眾卻撐不了10分鐘,差評一片。
沈騰當年在綜藝里的那番話,終究是應驗了。
才明白他的點評是什麼意思:黃老師真是榜樣,他是典型的那種樣樣通樣樣松。
說白了,就是啥都不精通。
論演技好壞,演啥一個樣,論綜藝表現,常常好為人師,論廚藝深淺,至今是個謎,如今心血來潮辦綜藝,剛起步就栽了個大跟頭,後頭沒了黃渤的「添彩」,還能支棱起來嗎?
END
更多精彩八卦內容,盡在八卦小學弟,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