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電影《第二十條》,感觸頗多,深受啟發,現摘錄其中的金句,提醒自己應增強法制觀念,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性。摘錄如下:
01 「所有正確的事情都有代價,但不能因為有代價就不去做」。
02 「我們辦的不是案子,是別人的人生。」
03 「法律是讓壞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
這句話是《第二十條》的題眼。
04 「法律的權威來自哪裡?來自老百姓最樸素的情感期待」
《第二十條》中,韓明曾問過一個問題。
05「我們究竟是把怎樣的一個世界交到他們手裡?」
06《第二十條》的最後,檢察官韓明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知道改變一些事情很困難,追求公平正義要付出代價,但這個代價誰來承擔?
老百姓嗎?難道讓他們用自己的命運、用整個家庭的命運、甚至是幾代人的命運,去承擔這個公平正義的代價嗎?」
一次犯罪不過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卻污染了水源。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電影集娛樂與普法相結合,對成人以及未成年的人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指導意義。
但凡學過法律的人都知道,《刑法》第二十條是關於「正當防衛」的條款。電影《第二十條》講述的正是發生在檢察官韓明身邊的三起相關案件。之間所以被廣發熱議,是因為它不是一部普法電影,而是生命和靈魂的拷問。
一起是主人公曾經辦過的案件:一公交車司機看到壞人對一女生耍流氓,出於義憤上前阻止,和壞人打鬥,用滅火器把壞人打傷,被控故意傷害,判三年。出獄後,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長期上訪,在最後一次上訪途中車禍死亡。
一起是主人公兒子的案件:目睹校園霸凌,怒不可遏,把霸凌者鼻樑打斷。霸凌者父親是學校教導主任,把主人公兒子告到警局,要求當事人親口道歉,否則將被治安拘留。
一起是主人公正在辦理的案件:當事人的妻子和女兒都是啞巴,為給女兒治病借下高利貸。債主逼債,把當事人鎖在門外,強姦其妻,揚長而去,當事人出於極大的憤怒,用剪刀連捅債主26刀,最終致死。
這三起案件,是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亦或是防衛過當?如果以上帝視角或冷眼旁觀者來看,可以定性為故意傷害或防衛過當,但如果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則必須定性為正當防衛。因為,任何一個人,如果親眼目睹自己的妻子遭受強姦,都不可能冷靜地詢問:該不該拿刀捅他?捅哪個位置?用多大力?捅多少下?
當我們看到公交車司機的女兒,在他爸爸死後,含著眼淚,用力地、一點一點地,把她替她爸爸寫的上訴狀撕得粉碎的那一刻,每個人的心都和那份訴狀一樣,徹底碎了。
當我們看到那個啞巴女人為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兒,縱身跳樓的那一刻,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滿地血跡,而是悲慘世界。
盡 管電影在最後那個聽證會上,達成了正當防衛的一致意見,還了一個法律上的公平正義。但我們仍想追問:當她被債主多次強姦的時候,正義在哪裡?當她丈夫被鎖在大樹下遭受侮辱的時候,正義在哪裡?當她女兒被綁架的時候,正義在哪裡?——遲到的正義究竟有多大意義?
為什麼正義和勇敢卻要付出極高的代價?為什麼好人總是遭受苦難?如果命運之手把我們也推向那種境地,我們應該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
也許,我們只能祈禱上蒼:別讓黎民蒼生蒙受那麼多苦難;別讓公平正義來得那麼悲壯;別讓罪惡之手那麼輕鬆抽逃。
但願,人類文明的腳步,別再踏著悲劇的節奏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