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2024年02月25日10:05:13 娛樂 1377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香港無厘頭喜劇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2》2月24日元宵節上映,影片作為港產喜劇票房冠軍《還是覺得你最好》續作,由江志強監製、陳詠燊自編自導,鄧麗欣、張繼聰、王菀之、林明禎、陳湛文領銜主演,講述恐婚男女們如何陰差陽錯地踏入婚姻的故事。

2月24日,影片導演、編劇陳詠燊,主演張繼聰來滬路演,與觀眾分享幕後創作故事。電影圍繞三段婚姻展開,觀影過程中笑聲不斷,主持人在現場派發喜糖,營造元宵節喜慶氛圍。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還是覺得你最好2》

《還是覺得你最好》2022年上映,該片不僅在香港電影史上取得港產喜劇票房冠軍的成績,在內地上映時也票房破億,並獲得11項香港金像獎提名。《還是覺得你最好》圍繞三兄弟的三個愛情故事展開,《還是覺得你最好2》故事延續前作,但黃子華飾演的大哥因去非洲缺席,主線圍繞老二和老三的兩場婚禮展開。張繼聰飾演的老二陳禮和鄧麗欣飾演的Monica都是恐婚族,兩人在決定是否步入婚姻時,需要各自克服心中的障礙。張繼聰表示,電影里兩個人都來自不太完整的家庭,這也是造成他們恐懼的來源,他們在面對和克服恐懼中讓自己變得完整。「如果要給現實中的恐婚族建議,正如電影里那樣,要先找到恐懼的源頭,才能克服恐懼。」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還是覺得你最好2》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還是覺得你最好2》上海路演

自香港春節檔上映以來,《還是覺得你最好2》獲得「笑中帶淚純正港式賀歲片」「探討愛情多樣性」等眾多好評,強勢佔據香港春節檔票房之首。陳詠燊表示,電影里的主角之間都不只是單純的愛情,在互相幫助、扶持間也產生親情,「我在寫的時候沒有特意區分愛情和親情,而是能否給我感動的情。」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還是覺得你最好2》

《還是覺得你最好2》如同一部風味獨特的港式小吃,未必那麼大眾,但對於「好這一口」的觀眾來說無疑可以收穫諸多驚喜。影片中有不少流行文化的回憶殺元素,比如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MV畫風演繹張國榮經典歌曲《Monica》,老三結婚時拜見長輩的禮服是《聖鬥士星矢》里的黃金聖衣,而飾演家族長輩的都是觀眾耳熟能詳的香港老戲骨米雪、羅蘭、胡楓、謝君豪等。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謝君豪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米雪

「我找了很多喜歡的演員幫忙建立起這個家族」,陳詠燊介紹,因為電影要寫婚宴,不同的人來赴宴時,需要一出現就讓觀眾知道他們是一家人,這是他挑選演員的標準。他透露,片中胡楓飾演的大伯在看到年輕愛豆時感到不屑,吐槽「哼,紅得過謝賢」,這是胡楓即興發揮的台詞。胡楓幽默地表示,如果現在讓他再加一句台詞,他會加上「雖然我喜歡謝霆鋒多一點」。

路演現場發喜糖,這部港產喜劇片關注都市恐婚族 - 天天要聞

《還是覺得你最好2》

電影中謝君豪飾演脾氣火爆的「魚翅大王」六叔,與張繼聰有一場情緒飽滿的吵架戲。「謝君豪是我的大師哥,和他對戲很享受,開拍前,我們就在一起背台詞」,張繼聰表示,這場戲需要吵架,但不是正劇的演法,而是需要一邊認真地吵,一邊保持喜劇的節奏,為此必須提前練好台詞,以免情緒一來就忘詞。「廣東話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有很大分別,演戲要很簡潔,三個字可以表達的,不會用四個字,多餘的盡量減掉。」

《還是覺得你最好2》有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有些台詞的梗需要懂粵語才能明白,為了讓看普通話版的觀眾也能有較好的觀影體驗,陳詠燊特地請了專門的翻譯人員,在製作時邊看邊聊,看哪些部分可以進一步改善。「兩個版本各有各的精彩,看過普通話版的觀眾可以再看一次粵語版,即便不一定明白那些梗,但演員的演出節奏、氛圍會更有笑點。」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阿里影業 圖片來源:阿里影業

來源:作者:鍾菡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