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2024年02月23日13:01:09 娛樂 9175

不到長城非好漢。新春假期,登長城、觀山河壯闊被納入了許多人的出行計劃。紀錄片《長城之歌》將於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播出,以人類文明史的大視野重新觀照長城,讓人們登長城時更懂長城,了解長城的獨特魅力,共同參與保護和傳承萬里長城。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中國古代先人通過長城與世界建立了獨有的對話模式,長城獨特的時間性與空間性,也造就了中國獨有於世界的奇蹟。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脈,也承載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家國情感。

近年來,國家大力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而《長城之歌》即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切入點,立足新時代的高度,以人類文明史的大視野,重新觀照長城。2月11日-2月16日每晚19:30,該片將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和觀眾見面。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長城之歌》創作陣容強大,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打造。創作團隊集合了央視多部精品紀錄片比如《第三極》《互聯網時代》《工業傳奇》《長征紀事》《澳門二十年》《山海經奇》等的主創或導演。陣容強大還體現在,該片有強大的顧問團隊,他們都是國內外權威的專家學者,其中許嘉璐擔任總顧問,秦漢史專家王子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趙現海,復旦大學資深文科教授葛劍雄,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天津大學教授張玉坤,天津大學副教授李哲和李嚴,學者、當代批評家、《北緯40度》作者陳福民,著名長城攝影家董旭明等擔任顧問,《望長城》的導演劉效禮擔任藝術指導等。

作為中國防禦建築文明的生動縮影,《長城之歌》將生動呈現長城自建造以來2000多年的人類奇蹟何以誕生、何以延續,深入挖掘長城在「何以中國」「何以中華文明」的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獨特貢獻,真實描繪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背景、理念和進程,以及它的壯麗前景。系統性地挖掘、梳理和探究長城的起源發展和獨特魅力,為觀眾帶來根植於血脈的歷史文化。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萬里長城擁有兩千多年歷史。作為一部以長城為主題的紀錄片,《長城之歌》通過對長城文化的梳理,以更廣的視角和更具象的表達,勾勒出跨越時空的圖景,以長城為主角書寫中華文明史、中國人的精神史詩;是一部了解長城之偉大,了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之偉大,進而了解中華民族之偉大的影像書簡。

《長城之歌》全片共採訪了國內外60餘位涉及中華文明史、長城史、民族史、社會學、歷史地理、軍事、黨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知名漢學家、歷史學家,他們使本片對長城價值的解讀具有權威性和思想性。多位享譽國際的權威專家和學者關於長城的深刻思考和新穎觀點,賦予本片國際視野和全球視角,希望能為觀眾提供更權威、更專業的精神財富。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長城之歌》每一集主題鮮明,各有側重,又相互關聯、邏輯遞進,共同構成片子的整體脈絡。該片不滿足單一從歷史維度縱向梳理,而是探索將長城作為中華文明符號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提煉成六大主題作為分集架構,以此實現多維、立體呈現長城的時空之廣闊、內涵之豐厚,以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之壯觀。

第一集《奇蹟》作為全片的開篇,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嘉峪關時的重要講話為切入點,開宗明義地凸顯中國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重大戰略決策。以「奇蹟」的主題,從空間、歷史、精神維度,生動展示長城在不同歷史時空坐標下的奇觀存在,精鍊解讀長城護佑中華的歷史使命,完成對長城的整體認知。正在建設中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則是新時代中國的新奇蹟,更是人類世界的奇蹟,代表著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貢獻。

第二集《生存》以人類文明史的視角,一方面回溯在古代中國,中國人為何持續修建長城,解析中國人對於和平與發展的亘古不變的夙願,另一方面闡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的又一高瞻遠矚、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偉大決策。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第三集《秩序》在「生存」的基礎上,將主題向縱深挺進,以「秩序」為題,通過長城自成體系的軍事防禦系統,闡明長城不僅僅是一堵牆,它更是一條「秩序帶」,維繫著古代中國的邊疆治理、平衡著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關係、守護並推動著中華文明的秩序進程。而如今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必將形成新時代中國的一種全新的跨地域發展模式,激活長城沿線的各種資源,對中國建設文化強國將產生重要而長遠的影響。

中國古代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效促進了「有序融合」。第四集的《融合》為觀眾呈現長城在冰冷堅硬的外殼之下又充滿了包容與溫情。一是不同族群、不同民族的融合,長城自古以來一直是多民族交融碰撞的場所,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見證;另一方面是經濟、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融合,為中華文化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豐富、夯實中華文化的基因。今天正在建設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更是帶著古代長城的融合的基因,繼續發展。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第五集《脊樑》則高度提煉、深度挖掘長城精神。長城就像一條巨龍,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兩千年來一直在豐富、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第六集《永續》基於前述五集的講述,紀實呈現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生動實踐,聚焦一批帶有示範性的成功案例,全面、系統反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理念、建設重點、建設進程等,描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壯麗畫卷,最終反映中國將如何通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保護、延續長城這項偉大的人類奇蹟、這份珍貴的世界遺產。

紀錄片《長城之歌》春節播出,訴說中華脊樑的悠久與傳承 - 天天要聞

  作者:王彥

文:王彥圖:海報、劇照編輯:宣晶責任編輯:李婷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成名後拋棄原配,與女粉絲結婚生娃的宋小寶,近況令人唏噓 - 天天要聞

成名後拋棄原配,與女粉絲結婚生娃的宋小寶,近況令人唏噓

「海燕吶,你可長點心吧!」這一句你要是沒聽過,說明你這十幾年可能真沒怎麼刷過春晚或者網路小品。宋小寶,這個名字,在很多人心裡就是東北二人轉和小品的代名詞。說實話,他的路數很簡單,角色看著有點「寒磣」,一出口就能讓人樂。可誰又能想到,他的個人
曾江,香港影壇資深戲骨,格局太小末成霸業 - 天天要聞

曾江,香港影壇資深戲骨,格局太小末成霸業

在香港演藝圈,當年曾江在媒體前憤言一句:″香港演員沒一個專業的!"這一豪言可見他有多自負!也直接把香港半個娛樂圈都得罪光了。不過,回溯曾江的演藝生涯,就會發現他的這份「狂妄」,背後確實有著雄厚資本支撐。
一個家,最好的風水:1 個字!(精闢) - 天天要聞

一個家,最好的風水:1 個字!(精闢)

有人深信,風水掌控著一個家庭的運勢走向。為此,有人不惜花費重金聘請風水大師來改動家居布局,有人對傢具的擺放方位反覆斟酌。然而,他們或許未曾意識到,一個家庭真正的風水,並不藏於外物,而是深植於人心之中。這個字,便是「和」。
早讀 | 下大雪了!今年「三伏」不一樣!兩位老戲骨去世!未滿16歲禁止直播!特朗普:立即辭職!外星不明物體造訪! - 天天要聞

早讀 | 下大雪了!今年「三伏」不一樣!兩位老戲骨去世!未滿16歲禁止直播!特朗普:立即辭職!外星不明物體造訪!

天氣:今天白天雷陣雨轉多雲,西南風1—2級轉北風1—2級,降水概率60%,夜間多雲轉陰,東北風2—3級,降水概率40%,最高溫度34℃,最低溫度25℃。環境空氣質量:三級輕度污染至四級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臭氧。限號:今明不限號。【周末悶熱持續】昨夜天津出現降雨,今天白天仍有雷陣雨天氣。降水結束後,空氣濕度較大,「桑...
演員王星:善良是每個人應該堅持的底色 - 天天要聞

演員王星:善良是每個人應該堅持的底色

今年六月,在綜藝《無限超越班》第三季的看片會現場,31歲的演員王星憑藉「李老栓」一角在《山海情》片段中的精彩表演,獲得市場導師顧浩、鄢蓓蓓、張萌的影視邀約。張萌當場宣布已簽約王星成為旗下耀客傳媒藝人。簽約時,張萌表示:「希望公眾想到王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