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2024年02月12日22:55:18 娛樂 1675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徐志勝曾做過一次訪談,作為曾經被的校園暴力受害者,他說「我害怕有一天我看到有人在(實施)暴力這件事,我不敢衝上去。」正如電影《第二十條》中,老師所說「被霸凌的孩子不願意承認,看見的孩子不敢站出來指認」。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作為學霸、脫口秀明星的徐志勝,看起來那麼樂觀,可 成年後再提到校園暴力,表情中依然窺見那些經歷給他帶來的回憶是酸澀和苦痛的。徐志勝鼓勵說道,這些事要慢慢走出來,希望大家看到有走出來的人,我能走出來,大家也能走出來。可見,校園暴力並不是一個平行時空的故事,它也許就在我們對面,在我們身邊。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央視曾搜集了100個校園暴力視頻做出統計,「校園欺凌行為大多在圍觀下發生,87%的施暴現場都有圍觀者,並且沒有人阻止。」令人震驚的是,這些視頻拍攝者大多是圍觀者,並伴隨嬉笑、調侃和解說。現實中,多地曾出現過受害者遭遇校園霸暴力致死事件。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青海省一名15歲的中學生唐某某,常年遭受校園暴力,在兒童節那一天選擇自殺。在留給家人的遺書中,他講述自己常年遭受同學欺凌的細節,長期以來他遭受的欺凌包括拿飯盒、打開水、洗飯盒、倒洗腳水、洗頭甚至毆打,遺書中他提到自己因受不了同學的欺凌選擇離去。

近年來,很多影視劇以「校園暴力」為題材,並通過現象級的播出效果推動了社會對校園暴力事件的關注。令人心痛的就是,這些劇情不是編劇們憑空虛構,大部分改編於現實。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首先,校園暴力中,令人痛心的是施暴者、受害者都是孩子。身為受害者的學生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解決。身為旁觀者的孩子,不敢出面制止,甚至誤入歧途加入其中。大人們也往往忽視背後的隱患,多數通過息事寧人去解決。

2023年《黑暗榮耀》是一部大爆劇,同樣體現出韓國社會對校園暴力的關注。編劇金恩淑的女兒曾經問她「我被人往死里打或者我把別人打死,哪一個更讓媽媽心痛。」金恩淑正是帶著對這個問題的追問,打開電腦,搜索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事件,創作出了這部以牙還牙的現象級爽劇。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黑暗榮耀》中施暴者妍珍、孫明悟、李莎拉是幾個遊手好閒的財閥後代,窮人出身的崔惠廷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施暴的對象,於是成為了施暴者的跟班,對東恩展開多年痛苦的折磨。成年後,東恩步步為營,對其一個個展開報復。這是一個復仇者的故事,黑暗的她身披盔甲用自己的方式審判那些傷害過她的人。

媒體採訪中,金恩淑對結局設定給出自己的答案,她希望東恩們能夠加油。現實中,自然不會存在上演東恩這樣的復仇之路,但是勇敢面對施暴者,並且對他們提出「不」,尋找解決的出口,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其次,校園暴力背後大人們的角色非常關鍵。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怪物》也插曲了一部分與校園暴力有關的故事。媽媽發現兒子行為有些怪異,來到學校與校長了解情況。校長冷漠流程化地處理來自家長的關切,沒有仔細去深究孩子在校園中到底經歷了什麼。

滑稽的是,要求本來沒有對孩子實施體罰的老師低頭認錯,只想儘快解決這些校園插曲。這位老師也在這個事件中,遭受網路壓力,生活陷入一團亂麻。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實際上,真正受害者是一個另一個男孩,因為長得像女孩子而被一些小男生嘲笑,每天遭受校園暴力,「被道歉」的孩子出於正義通過自己的方式保護同學才出現令媽媽擔心的表現。這背後大人們息事寧人、敷衍了事的態度,讓事件陷入重重誤會,生出無數本不該發生的事端。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央視調查發現,177個校園暴力施暴者的學生家庭中,孩子犯錯時,29%的父母選擇訓斥,14%選擇打罵,孩子遇到困難和煩惱時,18% 的學生不願意與父母談心。大人們在孩子成長的缺失和放任,採取不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在某中程度上成為了孩子釀成悲劇的潛在誘因。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最後,社會的正義關切必不可少。從各類影視題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國還是韓日,這樣的事件早已不是「個案」。校園暴力最大的悲劇在於,施暴者、受害者是孩子,無力的竟是大人。

《第二十條》道出被霸凌孩子的困境,烈火煉獄般的創傷誰能撫平? - 天天要聞

社會的正義關切彷彿它的「第二十條」,當受害者孩子明白受了委屈有正確的渠道可以解決,當施暴者孩子能夠感受到無數正義凝視的目光正在審判他的時候,也許悲劇就會少一些。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