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和馬魁在火車上撿了一個棄嬰,因為暫時聯繫不上孩子的爸媽,馬魁就把孩子帶回了家。
馬燕本意是不想讓這個孩子留下來的,自己白天上班、晚上複習,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帶。
而媽媽的身體又一直不好,馬燕擔心她會被累著。
但聽媽媽講了當年弟弟流產的事情,馬燕又改變了主意,趕到福利院和爸爸馬魁一起把孩子給帶回來了家。
從此,這個孩子就被養在了馬魁家,成為了馬家的一員。
看懂馬魁撿到這個孩子的時機,才懂這個孩子會成為改變馬魁命運的人。
01 小寶改變馬魁命運
先說說小寶的身世。
小寶是棄嬰是毋庸置疑的,但不是被自己親生父母丟棄的,而是被人販子給丟棄的。
而那個人販子應該和之前火車上拐走那個小男孩的是一伙人,就是李勤勤飾演的那個中年婦女。
人販子把小寶偷走帶到火車上準備轉移走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小寶身上起了很多疹子。
人販子不懂醫術,以為小寶是得了什麼大病。
但因為小寶是她拐來的,所以人販子又不敢帶小寶去醫院。一旦去醫院,醫生肯定會盤問起病情,包括會問到一些很細的問題。比如飲食問題。
到時候不管人販子怎麼回答,都是很容易露餡的。
但如果不帶小寶去醫院,人販子又害怕孩子會出現大問題。
而且小孩子不舒服就會一直哭鬧,時間一長也會引來周圍人的關注,到時候還是會暴露自己。
所以思前想後,最後就決定把小寶丟在火車上,營造出小寶被自己父母拋棄的樣子。
這樣的話,自己沒有暴露的風險,小寶也能得到救治。
人販子以為這樣做是萬無一失的,但其實這樣做卻無意中暴露了自己。
首先,小寶得的只是濕疹,大人只要帶到醫院去看一下就能查出來,而且也花不了什麼錢。
如果帶小寶的是自己父母,必然會先帶小寶去醫院看看,而不會連看都沒有看就直接嚇得把孩子給丟在了火車上。
其次,第一次火車上那個叫「濤兒」的小男孩被拐走的時候,李勤勤飾演的人販子就在現場幫同夥打掩護。
也是因為她的掩護,才讓孩子媽媽沒有注意到有其他人跟著兒子進了廁所。
這個只要找到同一趟列車的乘客,包括那個小男孩的媽媽,很容易就指認出來。
而且如果那個濤兒媽媽也和倪大紅一樣,因為孩子丟了選擇來火車上蹲守,那她很容易就會認出李勤勤。
最後的關鍵人物是倪大紅飾演的那個眼神不太好的大爺。
馬魁和汪新在車上撿到小寶的時候,倪大紅飾演的大爺也聞出來了李勤勤這個人販子身上的味道不一樣。
他甚至還追下了車,只不過因為眼睛看不太清楚,下車後給跟丟了。
再結合倪大紅一出場的時候,列車長對他的介紹,也是丟失孩子的受害人,而且也是在這趟車上。
把所有的線連起來,就會發現,小寶成為了抓住這個一直流竄在火車上的人販子團伙的最重要線索。
而收留小寶的馬魁,會成為破獲這個人販子集團的最大功臣。
馬魁大概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善意之舉,會為自己將來埋下來這麼大一個伏筆。
除了助力馬魁破獲一個大案以外,小寶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彌補馬魁心裡的愧疚。
小寶之所以能夠留在馬魁家,主要是因為馬魁妻子素芳。
但不幸的是,剛收留小寶沒多久,素芳就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根據醫生的描述,素芳的日子應該不多了。
素芳自然知道馬魁和馬燕答應收留小寶是因為她,如今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為了不連累馬魁和馬燕,多半會在臨終留下遺言讓他們把小寶送走。
但是對於馬魁來說,他本來就一直對妻子心懷愧疚。
如今素芳離開了,小寶會成為馬魁彌補愧疚的唯一缺口,所以馬魁一定會把小寶給留下來的。
只不過馬魁的工作性質,一旦留下小寶,會讓他再辜負女兒馬燕一次。
馬魁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車,好幾天才回一次家,如果小寶留下來,就會成為女兒馬燕的負擔。
馬燕如果把時間都用來照顧小寶,自然就沒有時間複習備考了。
再者,如果馬燕考上大學離開了,那家裡就只剩下馬魁和小寶兩個人了,馬燕肯定是不放心的。
所以,最後肯定是馬燕為了照顧小寶,徹底放棄了考大學。
單從這兩件事來看,只能說馬魁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警察,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
雖然馬魁當年是被人冤枉的,但說到底還是他自己太衝動了,讓別人有了可乘之機。
而家裡人也因為馬魁的遭遇,受到了很大的牽連。
02 汪新一封信解決三個問題
汪新和姚玉玲接觸的時候,又被牛大力給發現了。
於是牛大力就私下去找了汪新,讓他不要和自己搶姚玉玲。
汪新被牛大力刺激了,兩個人就扭打在了一起,兩人打得正起勁的時候,姚玉玲來了。
因為有點生牛大力的氣,所以面對姚玉玲問為什麼打架的時候,汪新就順嘴跟姚玉玲說,牛大力看上了馬燕,警告自己離馬燕遠一點。
姚玉玲一聽牛大力看上了馬燕,瞬間開心的不行,畢竟一下子少了一個情敵和不喜歡的追求者,簡直是如有神助。
所以,姚玉玲立馬就跟牛大力說,自己會幫忙撮合馬燕和牛大力的。
汪新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一時嘴巴快,說著好玩的。但事後回過頭來一想,就會發現不對勁了。
先不說牛大力會怎麼想,馬燕才是最關鍵的。
汪新肯定是知道姚玉玲對自己的想法的,也看出來了姚玉玲有意無意在和馬燕爭風吃醋。
如今聽到自己親口說牛大力看上馬燕了,按照姚玉玲的性格,不管是出於炫耀的目的,還是出於宣示主權的目的,她都有可能跑到馬燕面前去胡說一通。
一旦馬燕知道這話是從自己嘴裡傳出來的,馬燕肯定是會生氣的。
馬燕生氣還能哄一下,但如果讓師父馬魁知道了,一定會找自己算賬的。
想到這些之後,汪新就開始為自己一時的心直口快找補救辦法了。
而汪新最後想到的辦法也很奇葩,就是利用匿名寫信的方式,穩住姚玉玲和牛大力。
為什麼說寫信給姚玉玲和牛大力的是汪新呢,其實有好幾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是關於收信的時間。
姚玉玲和牛大力是同一時間收到信的,他們收信的時間,剛好是卡在汪新口不擇言說牛大力看上了馬燕之後。
而汪新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知道的只有姚玉玲和牛大力。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句話影響到的人,只有牛大力和姚玉玲。
牛大力是著急自己被姚玉玲誤會了,自己喜歡的不是馬燕,而是姚玉玲;姚玉玲是高興終於可以借著撮合牛大力,把牛大力打發去追馬燕了。
第二個細節,是關於寫信用的信紙。
牛大力和姚玉玲收到信的信紙上面都有鐵路抬頭,那說明這個人肯定是鐵路職工。
大院里能夠清楚知道牛大力和姚玉玲地址,且還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情關係的,還有文學素養的,本來也沒有幾個。
剛好,汪新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個細節,是關於信件的內容。
在給牛大力的第一封信上,寫的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句話的意思太明顯了,就是鼓勵牛大力不要放棄追求姚玉玲。
其實牛大力之前一直都是非姚玉玲不可的,但是汪新在他面前提了馬燕。
汪新害怕牛大力因為追不上姚玉玲就放棄了,改去追馬燕了。
所以,汪新才會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借用詩句鼓勵牛大力繼續追求姚玉玲,不要輕易放棄。
至於汪新同時寫信給姚玉玲,主要原因還是為了穩住姚玉玲。
姚玉玲收到信之後,肯定會覺得這信是汪新寫的,她就更加沉迷於自以為是的「表白」裡面了。
關於姚玉玲會認為信是汪新寫的,其實還有一個細節。
街坊鄰居都知道汪新他爸是院里文學水平最高的人,姚玉玲也不例外,所以姚玉玲收到信之後,很自然就會聯想到汪新身上。
這樣一來,姚玉玲自然就會覺得汪新已經是鐘意自己的了,也就沒有心思和時間去幫牛大力撮合了。
只要姚玉玲不去找馬燕,就不會打擾到馬燕的複習了,汪新也就放心了。
姚玉玲決定撮合牛大力和馬燕的主要前提有三個。
第一個,是汪新對她的追求沒有及時回應,沒給他肯定答案,這讓姚玉玲心裡很沒有底氣;
第二個,是牛大力的苦苦追求,牛大力一直在追求姚玉玲。姚玉玲好幾次都是找汪新幫忙解圍的。
雖然汪新幫忙解圍了,但也只是出於普通同事和街坊鄰居的情義,而不是男朋友。
但現在不一樣了,姚玉玲覺得自己得到了汪新的答案,兩人關係有了突破性進展;
第三個,馬燕這個情敵威脅性太大。
姚玉玲雖然有長相和住得近、再加上同事的優勢,但說到底,還是抵不過馬燕和汪新從小一起長大的情義。
馬燕和汪新的同學情義,是姚玉玲取代不了的。
而且站在女人的角度看,姚玉玲當然看出來了馬燕對汪新不僅僅是同學情義。
在汪新沒有明確表態之前,姚玉玲多少是有點心虛的。
但現在,姚玉玲覺得那封信是汪新寫給自己的,自然就有了底氣,覺得自己贏了馬燕。
汪新其實是聰明的,而且對牛大力和姚玉玲的性格都很了解,所以用一封信就輕鬆解決了三個問題。
既阻止了牛大力去認識馬燕的可能性,還安撫了姚玉玲,讓她暫時放棄了幫牛大力和馬燕牽線的想法,最重要的是,還鼓勵了牛大力繼續去追求姚玉玲。
而這封信最壞的結果,就是姚玉玲繼續展開對汪新的追求,故意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一種和汪新關係確定了的效果。
但只要汪新不鬆口、保持分寸,姚玉玲也不敢做出太過分的事情。
即便姚玉玲最後拿出那封表白信,汪新也可以直接抵賴說那信不是他寫的,是姚玉玲誤會了。
寫在最後
從已經播出的幾集來看,馬魁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警察,業務能力很強。
而且有個細節。
馬魁第一天去單位報到的時候,領導叫他名字,他條件反射地答了一句「到」。
10年的牢獄生活,給馬魁帶來了許多改變,這聲「到」是唯一一個負面的改變。
而剩下的那些改變,則都是非常正面的。比如馬魁不再變得那麼衝動,遇事學會權衡利弊,而不是悶頭往上沖。
這大概也是馬魁唯一欣慰的一點。
所以,能夠做馬魁的徒弟,汪新是真的佔了很大的便宜。
汪新其實就是年輕時的馬魁,有幹勁、責任感強,但遇事容易衝動。
有了馬魁這個師父的引導,汪新能走很多彎路,至少不會跟馬魁一樣吃那麼大的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