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達到恐怖的9.5,僅次於《地球脈動》系列。
但跟《地球脈動》系列不同的是,《王朝》在講故事——權力的故事。
獼猴馬克是個仁慈的君主,但他犯了一個可怕的錯誤——帶領族群來到陌生領地,大戰一觸即發……它的支持者傷痕纍纍,自然,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他被挑戰、被放逐……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擠成一團,只有他獨自傷感。
然而,時間流逝,有成員開始惦記他,新王太過殘酷,馬克的機會來了……
斑鬣狗女王去世,本該由西亞公主繼承的王位落到了蘇瑪手中。
蘇瑪利用資源生下自己的寶寶,在非洲多變的環境下,斑鬣狗艱難生存。
哪怕女王的孩子,也長不到成年。蘇瑪為幼兒焦頭爛額,起起落落。
趁她疏忽,年輕的西亞籠絡到諸多盟友,她的地位一天天變得穩固……王朝更替的前奏吹響。
戴維是一群黑猩猩的領導,他跟普通的黑猩猩領導不同,喜歡獨來獨往。
儘管強大,獨來獨往讓他吃盡了苦頭,不斷有族群內部的雄性黑猩猩挑戰他,令他傷痕纍纍。
終於,有天夜裡的偷襲,讓他失去了首領地位,並接近死亡。
攝製組都以為他不行了,他卻奇蹟般站了起來,找吃的,讓自己恢復,掩藏傷勢,重回族群,奪回王位。
之後,他學到了,開始搞政治,主動為其他猩猩梳毛,把自己的盟友變得多多的,再遇到挑戰,小弟秒殺了對手,並分布到族群的各個地方,形成壓制。
戴維實現了穩固、長久的統治。
像這樣的故事有11個。
黑猩猩、帝企鵝、獅子、雜色狼、老虎、美洲獅、非洲象、獵豹、斑鬣狗、獼猴,還有一個狐獴特輯。
英文版是大衛愛登堡的聲音,配著帶感的bgm(也有中文配音版)。
片子精彩,bgm貢獻了好多力。
有緊急的鼓點,有詭異的低音,有激烈的交響,有無聲的寂靜……
當你配著畫面聽背景音時,情緒被調動,好像自己也入了畫,跟著主角在經歷廝殺。
權力爭奪,資源佔有,愛與背叛,收穫與失去,在這裡都有展現。
妥妥的「冰與火之歌」——動物界的,跟人類世界又何嘗相似,只是我們的更複雜。
作為成年人,總會帶入想很多。而孩子看的時候,比我們格局大。
比如我孩子,她說這是動物的社會學。
的確,一語點醒了我,是這麼回事。
動物也有社會組織,動物之間也有文化,這是近年來比較新興的研究方向。
許多科學家跟動物長期相處,去觀察記錄,這些學術知識我們不常看到。
而紀錄片用攝像機觀察記錄了動物,展現在我們眼前,讓知識傳播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就能收穫許多知識,也能串起許多知識。
看黑猩猩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那本鼎鼎大名的《梳毛、八卦以及語言的進化》,明白了戴維給人梳毛,克羅給戴維梳毛的意義。
還有戴維要獨霸交配權,而雌性猩猩跟更多雄性交配,都是出於對自己基因的保護。
獵豹養了一波又一波,不斷地生幼崽,在那麼艱難的環境中不辭辛勞?為什麼?
看到最後,她的後代佔了整個平原雌性獵豹的三分之二——傳遞,基因的傳遞。
有沒有想起《自私的基因》和《進化論》中的篇章?遺傳是生物的使命,只是不同物種策略不同。
忍不住進一步去思考:
動物為什麼會演化成這個樣子,在組群生活的技巧,是後天傳給小動物,還是有一些本能在?
……
天哪,生物知識點在高頻閃現,趕緊給孩子安排起來!
好的紀錄片就是會在潛移默化中增長你的知識,擴大你的格局。
你不再局限與日常瑣碎,抬頭看到了世界的廣闊,同時變得柔軟。
萬物有靈,你懂。
跟其他大衛愛登堡的紀錄片一樣,最後總有花絮,總要說到環保,提醒我們去關注其他動物,去做自己該做的。
就像大衛愛登堡說的,雖然我們佔據了這顆星球,我們也要懂得給其他生靈一些空間。
因為大家是一體的,也因為你並不比別的物種更好貴。
我希望我的孩子記住這一點——當他開始看這種紀錄片的時候,他跟別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除了上面這些,當然還有視覺享受——依舊是每一幀都能夠震撼到你。
有空的時候,坐在熒幕前沉浸式地看看,洗滌心靈的同時,收穫新知。
好了,就說到這兒,裡面太多細節了,等著你去發現呢。
看完別忘了回來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