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得得
編輯:得得
很少能有一部電影,觀眾看完後先不考慮成片質量如何,而是感慨一
「林超賢在內地的關係挺硬啊....」
妥妥的三級,換個其他的導演,這片在內地供應絕對地被刪減!
說起「尺度」二字,這應該是今年國產電影圈最關鍵的話題。
今年的尺度確實開放很多,許多電影重見天日。
封存5年的《堅如磐石》,殺青3年的《涉過憤怒的海》,擱置5年的《刀尖》,壓了1年的《不止不休》,被「技術原因」下架的《風再起時》....
上層的調動迎來了全新的變革,國產片創作環境不同以往,開閘放水百舸爭流。
國產片的尺度正在衝破壁壘。
而這一部,再次提高了上限——
《 爆 裂 點 》
Bursting Point
電影《爆裂點》是由香港英皇電影和內地博納電影聯合出品,林超賢執導,張家輝、陳偉霆主演的警匪犯罪動作片。
半年前,這電影還沒開始宣發,光靠一支在博納新片發布會上的預告就火遍了全網。
原因無他——
太猛了。
這是一段僅有一分鐘的正片。
悍匪劫持了警察盧惠光,張家輝飾演的隊長與其持槍對峙,怒目圓睜,要求對方放人。
但悍匪根本不在乎,將盧惠光綁在車上急速拖行,在拐彎時,由於強烈的慣性整個人都被扔在了鐵板上。
再一看,這個角色被切成了一堆肉泥。
不廢話直接干,短短的一分鐘,其尺度之大節奏之快讓人目瞪口呆。
而這個預告就以「偷拍」的形式迅速蔓延了整個電影圈,被預告驚嚇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
尺度這麼大,內地應該上不了吧?
而隨著《爆裂點》殺青進入發行階段,一個更炸裂的消息傳來——
該電影在香港被判定為「Ⅲ級」
理由是:
「有非常強烈血腥的暴力場面、有性暴力場面使用毒品的場面以及偶有粗鄙語言」
暴力、性、毒品、髒話。
好傢夥,一鍋全給燉了。
在香港都被判三級片,到內地肯定完了。
但上映前,林超賢拍著胸脯和觀眾們保證:一刀未剪!
昨天看完後,我真的被震驚到了(注意這不是震驚體,而是真的震驚),尺度太大了!
看完《爆裂點》我第一個想法竟然是:
這不會是邱禮濤拍的吧?
電影138分鐘,超過兩個小時,幾乎每5分鐘就要打一小架,每十分鐘就要干一場大仗。
當然動作場面的密集程度還只是林超賢的拿手戲,更多的體現在畫面血腥程度上——
卧底江銘(陳偉霆飾)被流彈打中大腿,警察邦sir(張家輝飾演)衝過來進行緊急治療。
他拿出長長的止血帶一拇指一拇指地塞進彈孔中,汩汩鮮血滲透了整條褲子,江銘幾乎要暈厥...
直白的鏡頭帶來的是直白的感受,看的我大腿也疼了!
接著下一場戲警方在廢棄商場埋伏悍匪,豈料反被悍匪下套,七八個警察被悍匪舉著燃燒瓶猛追,火舌吞併了整個商場。
危機時刻,一名負傷的警察選擇斷後,用血肉之軀關上了鐵門保護隊友,而自己在門外活活被燒死。
門內,是死裡逃生的警察。
門外,傳來隊友被燒死的陣陣哀嚎。
這畫面比當年的《紅蜘蛛》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當我以為這已經足夠時,下場戲我下巴直接被驚掉了——
悍匪還是衝破了最後一道防線,警察全被活活燒死了!
管你什麼正能量!
管你什麼美好結局!
都活活燒死!
除了張家輝的隊長之外,隊員無一倖免。
鏡頭直白不諱對準了在火光中亂跳的軀體,隨著熾熱的火焰爬滿全身,人們慢慢沒了活力,像是一坨燒乾的衛生紙被扔在牆角,變成一具只剩人形的黑炭。
O M G...
我只能用無語凝噎來形容眼前的景象,這感覺像是回到了小時候逛獵奇貼吧,又不忍卒視又要扒開手指瞄幾眼的緊張。
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紅酒開瓶器貫穿嘴巴、被燒到血肉模糊的人臉、墜樓後畸形的肢體,每一分鐘都在發生死亡...
電影最後,江銘被迫吸食大量毒品,身體機能紊亂進入癲狂狀態,雙眼血紅宛如殺神降臨,敵我不分舉槍亂射。
一代小鮮肉,竟然在大銀幕上被人砍掉了一隻手,自己都渾然不知...
那畫面之詭異,就像一切認知都被扔進了廁所,我想不到任何辭彙來形容。
頭皮發麻,頭皮發麻!
電影中充斥著各種令人咋舌的畫面,時不時衝過來直頂人的腦門,甚至在觀看過程中我的後腦勺竟然傳來陣陣酥麻...
而以上還只是停留在畫面張力的暴力設計,更誇張的,是藏在深處對心靈的摧殘。
前文中,我說本片像是邱禮濤拍的,是因為電影的很多情節有十足的CULT味兒。
CULT片真正恐怖的地方從來不是畫面,而是創作者絞盡腦汁設計的反人倫情節。
我印象的當中最恐怖的段落,莫過於《烏鼠機密檔案》中,肥貓的女兒被任達華飾演的殺手活活燒死的情節。
看著女兒被活活燒死,被燒成黑炭,遞交在你手中。
這種痛是要比自己被燒死還要強烈一百倍。
這是對心靈的凌遲,是對觀眾的一次暴力霸凌,以至於多少年後我都難以釋懷。
沒想到的是,這情節在20年後,又被林超賢搬上了大銀幕!
片中,主角邦sir與反派纏鬥多年,反派綁架了邦sir的兒子要挾,邦sir為了救兒子不惜放下了手裡所有的任務。
但他剛到場地就遭遇了晴天霹靂——
綁匪把兒子活活燒死了。
邦sir尋遍了每一個角落,終於在手刃反派後找到了兒子的軀體。
而此時他已經被燒成一具焦屍,任由父親如何哭喊都不會有回應了....
張家輝在這場戲中貢獻了不亞於《大追捕》的崩潰演技,而同樣作為父親的我竟也與角色同頻共振,不由得心悸了一下。
痛!太痛!
林超賢你沒有心啊!大過年的還搞我!
除了兒子,還有女兒。
一位反派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用自己的女兒威脅警察,見對方無動於衷,竟然自己親手捅了女兒一刀....
被燒焦的兒子,倒在血泊中的女兒。
《爆裂點》說是目前國產片中的「暴力」尺度天花板絕對不為過,動作場面也將《警察故事》系列、《男兒本色》《激戰》《毒戰》等等揉在在了一起,亦是港片迷的狂歡。
可美中不足的是,也只剩下這些了。
細心的讀者會觀察到,這篇文章到這裡已經寫了兩千多字,只描繪了電影中的暴力場面,卻對劇情隻字未提。
因為本片的劇情太亂了!
電影長達138分鐘,雖然已經很長,但大多時間都用在了動作場面上,可林超賢也不想在文本上鬆懈,遂大刀闊斧用了四條線並行的敘事方式,十分有魄力。
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只剩下了一鍋大亂燉。
電影以邦sir和江銘為開場,僅用了不到8分鐘就交代了背景,邦sir派遣江銘在毒販韓洋那裡做卧底。
接著就上演了長達10分鐘的槍戰,韓洋被重創,本以為劇情會順著兩派人馬對峙的傳統手法走下去,沒想到在這裡就突然炸出了三條線。
一、韓洋交易被打亂,交不出貨給日本人,遂聯繫了對家想要背刺日本人。
二、泰國原材料商人知道韓洋的處境,又派制毒師膺秀(梁洛施飾)到香港偷制毒秘方,膺秀的女兒正處於叛逆期,剛到香港就面基網友被綁架...
已經夠亂了,又來了個第三頭:
邦sir的兒子也處於叛逆期,又惹怒了某個黑幫大佬需要他去擺平...
電影以卧底戲開場,但進行了半小時後,陳偉霆的角色就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梁洛施和張家輝的親子拯救故事。
一直等到70分鐘時又突然回歸了主線,陳偉霆又開始卧底潛伏。
而這也直接暴露齣劇本的致命問題——
整個敘事節奏是斷裂的。
很顯然,林超賢想搞出一部《兩桿大煙槍》的立體敘事結構,可他的能力有限,並不能將故事線有機融合,所以只能在分配好的段落中主動忽略其他角色。
故事線多且雜,而時長都被動作場面佔了,就導致電影的節奏奇快。
沒有任何鋪墊,幾乎是用事件與事件的因果邏輯硬連接起來,主角接了電話就要行動,每個人都像是在趕場一樣奔赴下一個場景。
太亂了,我估計很多人第一遍都未必能理清所有劇情,更別提記住了。
想要面面俱到,可左支右絀,最後過猶不及。
而編劇融合故事線的方式也很粗暴,無非就是警匪片的經典手法——
綁架。
邦sir與韓洋大戰了五百回合,制毒師梁洛施剛到香港,女兒就被精神小伙綁架了,而另一頭,邦sir的兒子也被突然登場的黑幫大佬綁架劫持,邦sir兒子剛出來就又被韓洋綁架了。
一場電影三次綁架。
好傢夥,這是香港還是哥譚?
綁架是每個香港人都要學會的技能嗎?
梁洛施的故事線灑滿狗血,值得拿來單獨吐槽。
明明是個制毒師,本以為會在警匪中間搞出什麼動靜,但竟然走起了家庭感情劇路線。
女兒叛逆被綁架也就罷了,她到了香港還不忘找到當年拋棄自己的負心漢,街上發生了大型槍戰,她愣是能抽空找渣男報仇。
整個劇本的邏輯亂成一鍋粥!
林超賢拋棄了最基礎的人物塑造,先設計好動作場面,再用大量的俗套橋段連接起小情節。
單拎出來每場動作戲都有精彩之處,但湊一起就讓人看的一頭霧水,卧底的內核乾脆消失了,典型的有佳句無佳章。
但話說回來,不會講故事也是港片這幾年來的通病了。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港片迷,陳偉霆迷,亦或是只喜歡看令人血脈僨張的暴力場面,那《爆裂點》肯定是值得走進電影院的不二選擇。
爽到就是賺到。
至少能在內地的銀幕上看一部三級片,這經歷就足夠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