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五月天假唱鑒定」登上微博熱搜。有專業音樂博主製作視頻,對五月天上海演唱會12首歌的真假唱進行鑒定,結果發現其中5首存在假唱。對此,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回應稱,會將情況記錄下來,根據情況進行判定,「如果後續涉及調查,會在官方平台進行公布」。
另據縱相新聞報道,當天,上海市文化旅遊市場質量檢測和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也表示,假唱屬於一種違法行為,因為演唱會已經結束,需要時間調查核實是否存在假唱。
對此,五月天官方並沒有承認假唱,他們先是發布了巴黎專場「全程直播」的新聞,又在12月4日晚發了一則法律聲明,聲稱樂隊絕對沒有假唱。

網友評論
外界的質疑焦點,不在於五月天有沒有唱滿全場的能力,而是在已經完成演出的上海等演唱會上,到底有沒有用假唱來糊弄粉絲?畢竟,網友爆料貼出的證據顯示,五月天有多達五首歌曲疑似假唱。既然網友或博主能作出假唱「鑒定」,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專業執法部門有責任也更有條件調查清楚,還歌迷粉絲一個真相。
歌迷粉絲首先是消費者,消費者享有知情權,這明明白白地寫進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而且,演唱會上是否假唱,不僅事關消費者權利,還涉及五月天自身的信譽形象和後續的商業演出。《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盈利性的商業演唱會,一旦出現假唱,可能將面臨罰款、禁演的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面對偶像捲入假唱風波,一些粉絲「護主心切」,替假唱辯解。說辭無外乎是,能接受偶像假唱,或者五月天已經連開了好幾場演唱會,唱不動了偶爾假唱一下情有可原。

網友評論
其實,現在過早辯解大可不必。一則權威調查未出,事實不清,有質疑並不代表五月天就已確認假唱,急於辯解反而攪亂了輿論焦點,無異於給自家偶像抹黑。二則,如果假唱屬實,這樣的辯護也站不住腳。有的粉絲願意袒護偶像,對假唱的欺騙行為寬容不咎,不代表所有粉絲都願意包容錯誤。花費高價買票去聽演唱會,要的就是現場演唱的感覺,如果是假唱,播放錄好的音頻,那消費者花錢的意義何在?
風口浪尖之下,五月天方面應該做的,不是迴避問題,而是積極回應輿情,沒有假唱就拿出證據,配合調查。而一些粉絲也應該理性看待,如果確屬假唱,也該尊重事實,尊重調查結果,而不是縱容偶像犯錯。希望後續隨著有關部門介入以及各方配合調查,能夠儘快揭開事件的原貌,同時也希望其他藝人能夠以此為鑒,以真誠的演出和負責的態度回饋廣大觀眾。
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質疑方和五月天都能認真對待,誰錯了誰擔責,才是對大眾最好的交代。
此次風波也是一個提醒,明星藝人有較大的公眾影響力,更應該帶頭遵紀守法,尊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口碑和名氣積累來之不易,為了掙錢而鋌而走險,踐踏法律法規紅線,引發的負面效應,只會將自己的名聲搞臭,將影響力消耗殆盡。
掌上春城綜合整理
來源:正觀新聞、紅星評論、網友評論
責編:李曉梅
編審:符亞麗
終審:周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