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籌拍之際,挑選演員的過程可謂是費盡心思,正是這種追求卓越的態度,成就了這個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眾多演員中,飾演呂布的張光北尤為引人注目,他被譽為是從書中走出的角色。呂布的英勇與好色,在張光北的演繹下,展現得淋漓盡致。
然而,在拍攝過程中,張光北在一場呂布與貂蟬的糾纏戲中,表現得不盡如人意,甚至被女導演斥責為連耍流氓都不會。但實際上,張光北並非是不懂如何演繹,他之所以在片場中無法將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原因竟與他的令人艷羨的愛情故事有關。
張光北,出生於北京,儘管他的家庭並不富裕,但這並沒有阻擋他在藝術道路上的追求。他的母親在40多歲時生下了他,由於身體虛弱,張光北從小就沒有母乳餵養,靠著糊糊度過了幼兒時期。他的父親一人承擔起了家庭的經濟重擔。然而,命運的捉弄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母親患上癌症,不久後便離開了人世。
為了實現妻子生前的願望,父親用撫恤金和積蓄為張光北買了一台手風琴。儘管家境貧寒,但張光北的藝術天賦卻並未因此而被埋沒。他後來成為了央視廣播電台少年合唱團的一員,17歲那年,他加入了文工團,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然而,張光北的文藝兵生涯並未持續太久,就被調到了北海艦隊,成為了一名海軍。此時,他的父親已經失去了所有孩子的陪伴,其他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張光北退役後,恰好遇到學校招生,他先後考上了北影和中戲,最後選擇了中戲繼續深造。
在中戲,張光北遇見了他未來的伴侶,陳煒。當時的陳煒被譽為中戲五朵金花之一,美貌與實力兼具。張光北對陳煒一見鍾情,為了接近她,他費盡心思,尋找各種機會表現自己。儘管陳煒對他有好感,但還未到動心的地步。
直到張光北快畢業時,陳煒才真正動心。那是一場名為《殘酷遊戲》的話劇,張光北扮演的角色彷彿是陳煒心中的周潤發,讓她為之傾倒。兩人互生情愫,卻因中戲禁止學生談戀愛而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他們以朋友的身份相互陪伴,通過書信和日常交流來維繫感情。
直到1989年,他們迎來了一次合作的機會,這也成為了他們確定關係的契機。從此,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被譽為一段美好的佳話。
在那個年代,一部名為《藍衫女匪》的電影將陳煒和張光北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她在劇中飾演女土匪,而他則塑造了一個追擊土匪的探長形象。兩人的默契配合不僅打動了導演,也感染了整個劇組,大家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希望他們能成為一對。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次經歷,是在拍攝一場接吻戲時,導演要求他們真實地表現,而且沒有喊停就不能停止。就這樣,他們在鏡頭前深情地吻了長達五分鐘,直到意識到周圍已經空無一人,劇組的其他成員早已離開,導演也早已關掉了攝像機。就在那時,他們意識到,似乎已經無法阻擋彼此間的心動。巧合的是,那一年陳煒剛好畢業,他們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對戀人。
電影拍攝結束後,他們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張光北的求婚誠意十足,讓陳煒確信,他便是她此生的歸宿。然而,要籌備婚禮,他們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資金不足。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他們連續七天拍攝了兩部電影,最終賺到了8000多元。
正是這筆錢,讓他們得以籌辦婚禮。婚禮當天,陳煒身著一襲紅色旗袍,外套一件白色長毛外褂,而張光北則是一身西裝革履。這對喜氣洋洋的新人共同舉杯向賓客致意,從照片中洋溢出的幸福,讓人忍不住為他們感到高興。婚後的生活,他們過得甜蜜無比。
儘管陳煒出身富貴,卻願意與張光北一同居住在分配的單間宿舍中。張光北對妻子的疼愛無微不至,不僅包攬了所有的家務,還會在做飯時特意照顧陳煒的口味,將同一道菜做成辣與不辣兩份。而最讓陳煒感動的,莫過於張光北在婚後33年從未接過吻戲。
雖然吻戲是演員的工作需要,但張光北卻願意為了陳煒而放棄這樣的機會。在拍攝《芙蓉鎮》時,有吻戲的環節,張光北只是輕輕地對著女主劉曉慶的臉吹了一口氣,這種點到為止的表現反而更顯高超。在《三國演義》中,他飾演的呂布與貂蟬有親近的戲碼,他也只是謹慎地與陳紅對戲,氣得導演直罵他:「你個大男人,怎麼不會耍流氓?」
其實,張光北並非真的不懂,他只是擔心陳煒會誤會,會心裡難受。出差時,他總會給陳煒帶些禮物;即使是去拍攝淘金的戲,也不忘給陳煒帶幾個金戒指。雖然陳煒在節目中偶爾會吐槽張光北不夠浪漫,不知道買花,但從她的神情、動作和語氣來看,她顯然過得很幸福。
婚後的陳煒也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十指不沾陽春水,而是為了減輕張光北的工作壓力,學會了烹飪。在事業上升期,她更是選擇回歸家庭,為張光北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張光北心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在父親去世前多與他相處。
張光北的父親因病離世,他的繼母一直在身邊照顧,而張光北的兄弟姐妹們卻並不認同這位繼母。然而,張光北始終尊敬並孝順她,因為在他心中,繼母是照顧他們不在父親身邊的那個女人。從情理兩方面來看,都應該感激她的付出。然而,在父親臨終時,張光北卻未能見上最後一面。
父親的遺願是希望張光北能繼續照顧繼母,事實上,即使沒有這個請求,張光北也會這麼做。在親人離世的那一刻,內心的痛苦難以言喻,張光北與繼母相擁而泣。此後,張光北便將繼母接到家中,與妻子陳煒一同照顧她。陳煒全力支持丈夫的決定,十幾年如一日地盡孝,甚至在女兒張思樂進入青春期後,減少了自己的工作,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照顧老人和孩子身上。
這個家庭的感情格外深厚,女兒與父親關係親密。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光北逐漸減少了演戲,轉而投身製片工作。他不僅是轟動全網的年度大劇《覺醒年代》的製片人,還擔任了監製。而女兒張思樂也已長大成人,與父母成為了同行。
當初,她用自己的努力爭取到父母的支持,成為了一名演員,甚至還收到了7所院校的入學通知。然而,張思樂最後還是選擇了父母的母校——中央戲劇學院。在父親的指導下,張思樂的演技日益精湛,這想必是所有為人父母者願意看到的一幕。
結語
張光北雖然以出演配角為主,但他的演技備受認可,不僅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功,情場上也同樣得意。他的婚姻家庭也是他最為滿意的部分之一,夫妻之間的和睦恩愛,整個家庭都充滿了歡樂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