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更多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 聽雲靄
編輯 | 聽雲靄
談起明星人們總會想到目前當紅的楊冪、迪麗熱巴、趙麗穎、劉亦菲等等。
她們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幾乎每拍攝一部影視劇都能成為熱門,甚至影視劇的一個鏡頭都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以至於人們理所應當的覺得有顏值、有演技就能輕輕鬆鬆成為明星。
畢竟許多網紅憑藉一些熱度就開始演戲了。
事實上,那些走入觀眾粉絲們眼中的明星,其實都是為數不多的「幸運兒」。
橫店是人盡皆知的影視城,裡面有無數為了夢想而放棄尊嚴、流落街頭的群演。
這裡每天都會擠滿人,群演數量更是達到了20萬,不過他們成名的幾率十分之小。
娛樂圈「幸運兒」
橫店一度被認為是「明星夢工廠」,許多人覺得想要成為演員,來橫店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他們看著影視劇當中日入斗金的明星,便也想嘗試一下。
抱著僥倖心理想著「萬一有朝一日我也就成為了紅得發紫的明星呢?」
然而,很多明星都不是從橫店中脫穎而出的。
像楊冪、劉亦菲、楊紫等明星,她們自幼便是童星,並且家庭背景非同一般,輕而易舉就能拿下諸多影視資源資源。
就算不是童星,大多數明星也都是科班出身的。
他們從小便學著藝術相關一切,無論是戲曲還是唱歌,都默默為他們踏入娛樂圈鋪好了路。
就算再不濟,那些憑藉熱度進入娛樂圈的網紅,也都有著他人無法企及的人氣與技能。
她們極其出眾的容貌與身材,任何一種條件以及資源拿出來,都足以壓垮一個普通人。
當然,娛樂圈當中也不乏一些普通人翻身的案例,楊超越就是其中之一,她被稱為「錦鯉女孩」。
畢竟放眼整個娛樂圈都很難找到一個能像她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就走紅的明星。
楊超越生於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當中,她父母離異,也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十幾歲便在社會中謀生了。
剛出社會之時,楊超越只能做類似於服務員、奶茶店員等等十分耗費體力的工作。
日子似乎一眼望不到頭,更無法想像她有朝一日會成為明星。
楊超越的擁有姣好的長相與身材,她的瓜子臉、大眼睛、近乎完美的鼻子……無一不符合當下的審美。
2018年,楊超越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大型女團選秀《創造101》。
選秀節目中有許多唱跳高手,她們費盡心思地參加比賽,也不及不會唱跳的楊超越邊哭邊說:「我是全村的希望」更有熱度。
楊超越憑藉外界的關注拿到了人氣第三的成績,就此以「火箭少女」的成員出道。
如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流量明星之一。
成名需要運氣也需要機遇,周冬雨也是娛樂圈的「幸運兒」。
她的原生家庭十分貧困,就連解決溫飽都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並且她2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的母親一人身上。
以至於周冬雨從小就自帶一股不服輸的勁。
周冬雨和絕大多數孩子一樣按部就班地上學。
不過有一點不一樣的是,周冬雨知道自己家庭貧困。
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任何熱愛的事情,她都會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她曾經暗自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拚命賺錢贍養家人」。
周冬雨給身邊的老師同學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長得瘦瘦小小、白白凈凈的,但並不柔弱,似乎總有一股衝勁」。
她的優勢也為她的人生帶來了轉機。
2010年,周冬雨前往南京參加藝術考試。
此時,張藝謀導演正在為新作《山楂樹之戀》選角。
其他角色都確定了,唯有清純可人的女主角靜秋一直未找到合適的人選。
當時8000多個候選人都被排除掉了,張藝謀正為此頭痛不已。
恰巧,年紀輕輕的周冬雨完全符合靜秋的人設。
「瘦瘦小小、白白凈凈」正是靜秋應該有的樣子。
張藝謀見到周冬雨的第一面就被她舉止中散發的靈氣折服了。
而周冬雨,自然也就成了「謀女郎」,憑藉一部《山楂樹之戀》徹底完成了逆襲。
周冬雨能在娛樂圈長紅不衰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她的長相、身材並不算符合大眾審美,但她後續出演的作品,幾乎都成為了經典。
可見,周冬雨不是單純的「幸運兒」,反而是一位十分有天賦的演員。
僥倖心理「碰運氣」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會看到這一點,特別是許多在橫店摸爬滾打的群眾演員。
他們只覺得自己可以是下一個楊超越,可以是下一個周冬雨,從來不會去設想自己擁有什麼品質以及特長。
很多來到橫店的群演,他們有的擁有出眾的長相,有的擁有戲曲、武術等特長,等待著能夠在影視劇中大展拳腳。
不過相當多的群員年紀都特別小,本該是上學的年紀,他們卻選擇了來到橫店「碰運氣」。
或許有人會覺得橫店裡的這些群演是追夢的典範,值得學習。
如果了解到他們日常生活的狀態,恐怕就會換一種看法了。
剛開始來到橫店的群演確實都有強烈的積極性。
他們都堅信能在裡面出人頭地,哪怕出演幾秒鐘的鏡頭都在所不辭。
但橫店裡面有超過20萬的群演,每天都在等待一個機會的降臨。
有戲可拍是十分少見的情況,絕大部分人守候一天都無戲可拍。
甚至十天半個月沒有戲拍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橫店專養懶人」了。
那些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在橫店裡日復一日的等候,美名其曰「追夢」。
有戲拍就在影視劇里混幾個鏡頭,無戲可拍的時候就遊手好閒。
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牌、喝酒、閑聊,如此日復一日,再多的志氣都被消磨殆盡了。
那些在橫店待的時間比較長的群演,習慣了每天遊手好閒,就算有戲拍也激不起他們的任何興趣。
反而會怨天怨地,埋怨「為什麼我只能出演小角色,憑什麼我沒能成為下一個王寶強?」
以一種渾水摸魚的方式拍戲,再多的機會都被他們擋在門外了。
所以多年以來,他們的演技不僅沒有任何長進,反而每況愈下。
使這些群演長時間待在橫店的唯一原因是抱有成名的僥倖心理。
不過橫店可不是什麼享受生活的地方,這些群演們不管風吹日晒,還是颳風下雨,都要在橫店的某個角落裡隨時待命。
有部分演員他們心懷夢想,不願意隨波逐流成為「懶人」,便發憤圖強地拍戲。
但是出演的大多數都是「屍體」、「來往的路人」等等角色。
甚至有些群人為了快速成名,甘願成為了「裸替」。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色卻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不過這種努力並沒有給他們提供更多機遇,反而每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這些群演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吃著最難吃的盒飯,每天到手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連基本的溫飽都保障不了。
工資低的時候一個月只能掙到幾百塊錢,工資高的時候能拿到三四千。
但高工資不過是極少數情況,所以大多數待在橫店的群演都要依靠家裡邊的接濟才能活下去。
有一些演員在橫店附近租著昂貴的房子,每天的工資還不夠補貼房租的零頭。
但他們依舊很滿足當下的生活,他們稱這種偶爾有戲可拍的生活為「自由」。
原生家庭相對優渥的人或許可以在這種生活當中長久堅持下去,但經濟條件不好的人就很難說了。
成名希望渺茫
橫店當中的群演之一劉宇龍就是如此,他的原生家庭並不富裕。
但為了追求演員夢想,25歲的他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橫店。
他的薪資從一開始的幾十塊漲到了上百塊。
雖然有了一點進步,但他依舊覺得每天「生不如死」。
這是因為劉宇龍覺得他的未來看不到任何希望。
橫店當中幾乎看不到什麼因努力而出人頭地的群演。
他大學畢業就來到了橫店發展,每月只能拿著上千塊的工資。
沒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如今離開橫店不知道還能去哪,繼續在橫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頭,所以十分痛苦。
橫店中大多數群演的情況和劉宇龍相差不大。
工資低倒也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許多群演都是單身狀態,幾乎遍地都是「光棍」。
這些單身男士因遊手好閒、工資低等等原因無法找到對象。
周圍的女群演多數有著姣好的容貌,她們也都不願意在橫店中隨便找個人過日子,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境況。
從群演走到主角的演員也不是沒有,只是少之又少,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趙麗穎、王寶強了。
趙麗穎成為女主角之前飾演了6年的丫鬟,甚至受到了不少欺負。
導演看到她第一面就表示:「圓臉女生是不可能成為主角的」。
當趙麗穎做一些嘟嘴的表情,身邊馬上就會有人嘲諷:
「能不能別老是嘟嘴,像個豬嘴一樣」。
甚至還有很多她是鄉下丫頭之類的言論,但都被趙麗穎一一克服了。
而王寶強在十四歲的時候就隻身來到北京闖蕩了。
為了能跟身邊的群演「搶戲」,他凌晨五點就會在劇組蹲著,這件事情他堅持了8年之久。
當初王寶強有機會拍攝《盲井》,也是因為這部作品拍攝難度太大,男二號半途而廢。
王寶強才有機會毛遂自薦,讓觀眾看到了他精湛的演技。
結語
成為演員需要的機遇與運氣堪比買彩票。
有的時候不是努力就足夠了,很多群演也有顏值、有演技,但就是沒有辦法走紅。
更何況那些在娛樂圈發展了多年的演員都有不溫不火的時候。
在橫店的群演多達20萬,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
這麼多人當中,能夠誕生幾名知名演員都算是驚喜了。
不過有些人就是願意一輩子深耕影視劇行業,哪怕無法走紅也無所謂,對此也只能表示尊重、祝福。
在閱讀此文後,煩請您關注+評論,方便您迅速獲取到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