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2023年10月01日00:02:03 娛樂 1771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文|尼爾

編輯|尼爾

前言

「共同體」一詞從產生之日起,便被視為維護個人權利和個人安全的一種理想形式。

社區這一理念,不但可以給生活在社區中的個人帶來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而且可以促進群體身份的形成,提高群體的凝聚力和一致性。

想像的共同體》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關於國家實質上是一個「想像的團體」的論斷。這種「想像」並非「捏造」,它只是一種集體認識的必然結果。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所以,在電影的創造和實踐過程中,怎樣才能真正地塑造出一個民族的整體,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萬里歸途》的敘述方式也是緊跟時代潮流的,它從個人、民族、世界等多個視角,對傳統的英雄形象進行了消解。

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出一種具有人性和中國特色的民族幻想,從而對新主流影片群體敘述方式進行了革新和探討。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個體想像:反英雄主義的新時代英雄形象

在電影中,傳統的英雄形象往往服務於宏大敘事,其不僅具有超於常人的能力,還有人間大愛

在關注個人化敘述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希望能從一個更為具體的角色中,找到一個區別於一般角色的角色。

《萬里歸途》將故事的出發點從大故事轉移到了人物身上,保持了人物的人情味,在細節上體現了人物的魅力,將外交人員「卑微而偉大」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好萊塢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同,《萬里歸途》中的這位外交家並沒有表現出「偉光正」般的勇敢和憎恨,他更像是一個將自己所有的缺陷都暴露出來,在人性的軟弱中沉浮,最後做出了決定的人。

張譯扮演的是一位外交官,在「大家」與「小家」之間,他在面對新的任務時,總是選擇逃避,他要回去陪著自己的老婆。

這種基於個體角度的糾纏和衝突,在不知不覺中引發觀眾的共感與同情,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當章寧也面臨著家族的重擔,但仍能表現出一副豁達開朗的模樣時,宗達威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優雅,他給章寧帶來的只有無數的冷言冷語與嘲笑,譏笑章寧衝鋒陷陣,只為晉陞與財富,拋棄了自己的老婆。

這些指控其實都是在為自己辯解,他很清楚自己的責任,但他不可能和章寧那樣,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所以他只是用了一種比較保守的方式來應對。

電影中,他毫不掩飾地暴露了他的弱點,這樣,他的角色就會變得更加栩栩如生,也會讓觀眾明白,舍小家,為大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雄」也是活生生的,他們也會做出犧牲,這才能引起人們的同情。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從實質上看,他既是一位老練而靈活的外交家,又是一位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平凡人。

在章寧犧牲之後,為了履行自己對朋友的諾言,也為了自己的職責,他決定參與到撤離任務中,承擔起保護「大家」的任務。

當他試圖打開一條撤離的道路時,卻被邊防檢查員哈桑拒絕了,他表現出了一副低聲下氣的樣子,試圖和哈桑套近乎,爭取到通關的機會。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面對哈桑的幾次為難,他都是強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和煩躁,轉身就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展現出了極強的自制力。

在撤離途中,以宗大偉為首的團隊遭到了反對派的阻擊,並被強迫加入了「俄羅斯轉盤」。

兩次被槍口指著,他都感到了絕望和驚恐,一邊打著賭,一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但他還是堅定地向反對派表明了中國政府的態度,並發誓要維護中國人民的權益。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與普通人沒有任何不同的反應和情緒表現,這讓宗大偉的形象變得清晰和鮮活起來。在這些細微之處,人們可以從中獲取到的角色信息,這不但讓角色變得更加可信,也更容易引起共鳴,從而更加深入地去感受到劇情。

民族想像:作為認同感載體的身體媒介

《萬里歸途》通過俄羅斯轉盤、穿越沙漠的步數等細節多次將身體作為故事的關鍵情節和線索點,通過身體書寫引發觀眾共感,進而在民族層面形成共同體想像。

在《萬里歸途》這部電影中,他曾經兩次被拉進了俄羅斯人的命運之輪,被逼著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別人的生命,而他必須用一把沒有上過子彈的左輪手槍來換別人的生命。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第一次轉盤遊戲的賭注是被反叛軍以「不是中國人」的理由扣留下來的努米亞籍同行司機瓦迪爾

面對這樣的生命危機,作為海外華人的領導者,不管是從個體角度,或是從群體角度,都不能馬上做出決定,要不要參加這個「死亡賭注」。就在羅蘭遲疑的時候,瓦迪爾先其一步,朝他開了一槍,接著整個人便癱軟在地。

瓦迪爾的死,給了所有人一個宣洩的機會,沉重的壓力,朋友的死亡,所有人都陷入了絕望和無措之中,這些都是宗承志這個角色的開始,也是一個讓人浮現出一個國家的共同幻想的契機。這一刻,現場的氣氛有些凝重。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第二輪抽獎,押的是他的朋友白嫿和他的老婆章寧,還有一個努米亞人的女兒,但反叛勢力認為這個女兒不是外國人,所以押在了她的身上。

白嫿母女此時此刻與宗大偉遠在中國的妻女相對,被賦予新的含義,即宗大偉對「國」和「家」的愛

保護白媽媽,不僅僅是宗承志身為一名外交人員的責任,也是他保護自己「家」的堅定意志。這兩個方面的影響,使他面對「死」,變成了一種自覺的抉擇。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大輪迴》的劇情,以肉體為載體,勾勒出了一個角色的弧光,而在宗大偉終於克服了所有困難,獲得了一個完美的結尾,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在死亡的陰影下,他們下意識地以肉體為載體,與這個群體達成了共鳴,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國家精神。

由於沒有運輸手段,前往集結地點的足跡也就成了說明撤離的艱辛之路的載體,原本預定的撤離地點早已失守。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想要找到新的集結地點,就必須從另外一條路線出發,沿途不知道會遇到多少風險,物資匱乏,體力消耗殆盡,還會遭到敵人的伏擊,就在所有人都埋頭趕路時,其中一人則在小本子上寫下自己的足跡。

當一行人穿過沙漠,穿過戰場,終於抵達達迪拉特時,之前的紀錄者一屁股坐在了聚集地的地上,大聲報出了他們的總腳步:三十三萬六千七百一十三步。

所有人都是一副筋疲力盡的模樣,臉上滿是劫後餘生的狂喜與歡呼,撤離工作的艱辛不言而喻,所有人都被這一幕所震撼。這一刻,每一步都代表著他們戰勝了一切困難,也代表著他們的凝聚力和堅強。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萬里歸途》通過對身體媒體的使用,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受眾的身份,並將身份轉化成了國家想像,從而在無形中深化了中華民族的自覺,讓這些歷史在電影中重新獲得了生命力,獲得了新的價值。

世界想像:場域中的民族意識表達

《萬里歸途》以努米亞為背景,將各國的特色與要素融入到了撤離的過程中,從各個角度展示了各國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增加了故事的層次性,增加了讀者的認同感,併產生了更多的民族聯想。

從《萬里歸途》的表層構造來看,它體現了中國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的衝撞和開放。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電影將中國的因素放置在一個陌生的背景下,與處於危險境地的外國使節和海外華僑產生了強烈的反差。破敗的努米亞街巷,與溫馨的中國街頭,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

宗達偉等人所過的努米亞地區,到處都是混亂、紛爭和廢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年輕人和高樓大廈,正在聊天。

在努米亞的街道上,所有人都被嚇得四分五裂,但在宗達威的領導下,所有的華僑都緊緊地抱成了一團。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他的出現給正在撤離的海外華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與團結,他的外交角色同時也是一個民族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是一個民族形象與意願在國外的擴展。

宗慶先和老婆陳悅打了個電話,說自己已經到了迪拜,外面的人群雖然在為他們燃放煙花迎接,但實際上卻是一場激烈的爭吵和槍擊。

這種與本地環境迥異的異國景觀所產生的新鮮感,激發了觀眾對電影的興和期望。電話將兩個空間打通並聯繫在一起,兩方完全不同的情況與處境,讓兩個空間之間的衝突與矛盾被無限地擴大。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比較之下,觀眾自然而然地會對自己的和平生活產生一種愛與珍惜,在不知不覺中,他們會對自己的國家有一種認同與對民族有一種歸屬感。

就其深層次的構造而言,《萬里歸途》以「歸」為題材,從個體到社會再到國家,建構出一種由個體再到群體的想像,從而達到族群身份的目的。

影片的主線是「撤僑」,本質上則是「回歸」。而對努米亞人來說,回國是他們心中最大的渴望,也是他們尋找身份與了解的一種方式。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對於那些流亡海外的人,他們渴望回歸自己所熟知的土地,重新得到國家的保護;海外華人團結合作,共渡難關,在回國的過程中,他們逐步實現了個人身份、民族屬性和國家意識等多元的身份認同。

對於努米亞民眾而言,瓦迪爾和哈桑都希望他們能堅持自己的原則,為國家的和平與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中國與努米亞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交鋒,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兩個國家對於國家統一的共同願望。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本片以「回歸」為題材,將中美兩國民眾的境遇放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視界中進行比較,這既有助於電影的敘述深度,也有助於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提高其在世界範圍內的接受程度。

結語

在目前的新主流電影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種自覺遵循的指導理念,而如何以高質量和高要求來實現這一目標,則是對電影市場的一次考驗和一次挑戰。

《萬里歸途》著眼於「人本性」,追求人物的刻畫與敘述的感人,而非驚險的場景與精彩的故事情節,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畫、身體媒介的使用、空間場域的表達以及陌生化的敘述上都有了創新與發展。

《萬里歸途》:只有看懂宗大偉的「懦弱」的人,才懂何為人民英雄 - 天天要聞

《萬里歸途》是在受眾對個人身份的召喚下,響應受眾對新時期主人公的期望,創設出一種特殊的群體敘述方式,從而呈現出一種特殊的群體審美效應。

參考文獻:

[1]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歐陽景根,譯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吳叡人,譯

[3]馬婷楊《英雄空間理論視野下當代中國的「反英雄」現象研究》

[4]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馬伊琍大女兒曬與媽媽合照,16歲身高已經超過馬伊琍,長相酷似爸爸文章 - 天天要聞

馬伊琍大女兒曬與媽媽合照,16歲身高已經超過馬伊琍,長相酷似爸爸文章

5月11日母親節,馬伊利女兒文君竹曬與媽媽馬伊利的合照,並配文「母親節快樂」。16歲的文君竹身高已經超過馬伊利。據了解,馬伊利文章婚後育有兩個女兒,2019年官宣離婚。馬伊琍,原名馬伊俐 ,1976年6月29日出生於上海市虹口區,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1994級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女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來源:江南都市報綜...
今夜,莆田這場演唱會超燃!張韶涵、蘇有朋、楊宗緯、蕭敬騰…… - 天天要聞

今夜,莆田這場演唱會超燃!張韶涵、蘇有朋、楊宗緯、蕭敬騰……

今夜「魅力山海 靈秀莆田」2025年莆田超級 LIVE 演唱會在市體育中心璀璨啟幕張韶涵、蘇有朋、楊宗緯、蕭敬騰四位華語樂壇實力唱將齊聚為莆田市民及各地歌迷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舞台之上,歌手實力演唱,舞台之下,歌迷們的熱情似火。隨著熟悉旋律響起,現場2萬歌迷的熱情瞬間被點燃,氣氛熱烈,觀眾全身心投入...
根本停不下來:不演壞人的包貝爾,讓觀眾印象不深 - 天天要聞

根本停不下來:不演壞人的包貝爾,讓觀眾印象不深

包貝爾是近幾年來,通過專門演壞人走紅的演員。也許是因為不想總演壞人。近期上映的電影《根本停不下來》中。包貝爾開始嘗試喜劇風格。但是,不演壞人的包貝爾,讓觀眾印象不深!包貝爾飾演的男主是一名汽車銷售商人。他想拿到一種外國汽車的國內代理合同。可
林志玲,發文悼念大S! - 天天要聞

林志玲,發文悼念大S!

5月10日晚,林志玲在社交平台發文曬出與大S的合照,並回憶與大S首次見面情形。全文如下:第一次見到大S,是在一個冰淇淋店。當時還沒有入行的我,第一次看到明星,心裡想著~怎麼有一個女孩子可以有這麼美麗的笑容,連眼睛都是笑著的,從來沒有忘記過那一天你所散發出來的光芒。認識你之後,才知道那雙會笑的眼睛背後,充滿...
中國台灣女演員、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正式被聘為江西省吉安市文化旅遊大使 - 天天要聞

中國台灣女演員、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正式被聘為江西省吉安市文化旅遊大使

據「吉安發布」消息,5月11日,中國台灣女演員、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正式被聘為江西省吉安市文化旅遊大使,為家鄉文旅代言。歐陽娜娜,2000年6月15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祖籍江西省吉安縣橫江鎮老屋下村 。歐陽娜娜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擔任吉安文化旅遊大使,未來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宣傳吉安的獨特魅力,讓更多...
和評理 |破冰,靠的是誠意和行動 - 天天要聞

和評理 |破冰,靠的是誠意和行動

自上台執政以來,美國新一屆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衝擊中美經貿關係,擾亂國際經貿秩序。對此,中方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捍衛全球貿易體系。 近期,美方不斷表示,希望同中方就關稅調整進行談判。當地時間10日上午,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開始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
S媽曬母親節全家福,具俊曄瘦到變樣,一家子笑容滿面狀態好 - 天天要聞

S媽曬母親節全家福,具俊曄瘦到變樣,一家子笑容滿面狀態好

5月12日母親節,最近經常深夜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想念女兒大S的S媽(徐媽媽)罕見曬出母親節全家福,引髮網友熱議。自從大S(徐熙媛)離世後,S媽多次在網路上表達對女兒的思念,而這次母親節,她終於露面,與家人一起度過這個既溫馨又帶著傷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