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2023年09月24日00:08:04 娛樂 1140

《開戰時刻》中暗黑風格中加入了潮濕感和黃紅色調,在陰暗混沌中蘊含了力量;《黑暗騎士》中暗黑風格加入了建築外層的灰色,時代感增強,蘊含了迷惘的色彩;《黑暗騎士崛起》中暗黑風格呈現出藍黑的色調,渲染了英雄主義的悲壯色彩。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該系列中「哥譚世界」的外在風格在穩定化的沉鬱寫實風格的基礎上合理地加入新的元素與感情色彩,並呈現出自然化的階段性特質,使得「蝙蝠俠世界」的基調和諧統一且靈動變化,在維繫觀者審美慣性的同時也製造了更為豐富微妙的審美體驗。

這種穩中有變的「世界觀」風格使系列化的創作更具有張力和「持續性」,在觀者的審美接受層面構建了更為具體化的「蝙蝠俠世界」的概念。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系列化創作對角色圖像化符號的塑造一部優秀的系列電影必須圍繞作品的代表性角色進行圖像化符號塑造。

單部的電影作品如果沒有著力深入的符號化塑造,依然可以通過影片的故事性、美術風格、思想文化特質以及其他元素來實現作品傳播的成功。

但系列電影,少則上下兩部,多則類似《007詹姆斯·邦德》系列的20餘部並且仍未完結,圍繞代表性人物的圖像化塑造必不可少,直接決定了影片的生命力,圖像化符號的塑造是維繫觀者審美機制和延續性的關鍵,觀者對系列作品的追隨正是源於對符號化人物及其他元素的審美認可和心理期待。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正如蝙蝠俠之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傑森·伯恩之於《諜影重重》,傑克船長之於《加勒比海盜》等。

相比較《飢餓遊戲》中身著緊身黑衣、手持弓箭凱特尼斯以及燃燒著的「嘲笑鳥」標誌,《哈利·波特》中戴著圓框眼鏡、雙眉間留有閃電狀痕迹、手持魔法棒的魔法師哈利·波特。

《007詹姆斯·邦德》中紳士風度英俊風流的邦德和性感魅惑的邦女郎,以及邦德持槍射擊的經典逆光影像等成功的角色圖象化符號塑造,《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同樣圍繞代表性的「靈魂角色」蝙蝠俠進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圖像化符號塑造。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導演諾蘭深知,符號化的塑造是系列影片作品誕生、延續的根基,並且可以形成一定的明星「品牌效應」,假使在系列作品推出的過程中發生了主要角色的調整或演員的替換,角色符號的藝術特質也依然要進行傳承或開拓性的延續塑造。

首先,布魯斯·韋恩頭戴「蝙蝠面具」、身穿黑色修身鎧甲、身披蝙蝠翅膀狀的披風的外在形象,以及冷峻、有力的聲音成為了整個系列最為顯著的圖像化符號。

圍繞之一核心圖像化符號,影片對與之相關的元素也進行了符號化設計:炫酷的科幻風格「蝙蝠戰車」和「蝙蝠摩托」,蝙蝠俠滑翔出擊式宛若巨型蝙蝠的暗黑身影以及蝙蝠輪廓的光影標誌。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這些圍繞蝙蝠俠的圖像化符號結合其精彩的藝術化劇情成為影迷心中所追隨的審美標識。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角色圖像化符號塑造在為影片設置審美標籤的同時,兼具表象與隱喻,這樣更加深化了「符號」的審美意義。

作品中蝙蝠俠及其相關元素的「符號」表象是隱藏現實身份在體制以外、運用東方格鬥技巧和高科技打擊邪惡的「黑暗騎士」,同時隱喻著體制內執法的局限性需要個人正義行為的補充,從而實現公眾精神層面「正義支柱」的打造。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這使得蝙蝠俠這一「正義符號」具備了更深層次的現實意義,充實了蝙蝠俠符號的內涵。

並且「符號」沿著整個系列故事的時間線,其氣質與產生的氛圍也發生著漸變,進行著延續性的塑造。

《開戰時刻》中的蝙蝠俠的「符號」代表了冒險精神與熱血活力,《黑暗騎士》中則散發出在迷惘中義無反顧的情緒,體現了人性的弱點與人格的光輝;《黑暗騎士崛起》中則給人以「極限感」,充滿了古典悲劇色彩。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如此深入的個性化的角色圖像化符號塑造,使得「黑暗騎士」蝙蝠俠的「符號」與其他好萊塢系列電影中的著名圖像化符號一起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符號標籤。

系列化創作中美式文化的階段性輸入不僅是系列電影,好萊塢電影普遍被植入了美國社會文化的特質,這不但使該系列影片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帶有鮮明的美國社會意識形態特色,也有助於影片的藝術呈現更加立體豐滿。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為服務於系列化的創作模式,將美式文化的元素根據系列化的特徵,分三個階段進行有層次的輸入,使影片的文化內涵目的性地分層輸入布置,更好地契合於系列化的創作,使整個系列的藝術呈現更富有層次感,系列化的風格特徵更為顯著。

第一階段:從《開戰時刻》開始輸入「以暴制暴」文化觀念。

歷史上,由於「北美大陸被歐洲殖民者開發,不同種族、民族、國家、信仰的人群匯聚於北美大陸拓荒創業,使得美國社會有著冒險、開拓的自由主義精神,同時美國也發展成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民主法制國家」。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這使得美國社會在崇尚法律與制度之外,對武力也較為熱衷(美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允許公民合法持槍的國家)。

「以暴制暴」的個人英雄主義在好萊塢電影作品中屢見不鮮,甚至成為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的標籤之一,並且對其它國家地區的電影藝術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首先在《開戰時刻》中較立體地藝術化輸入並呈現這種美國社會的特有文化觀念。

從《開戰時刻》開始,片中的「以暴制暴」與法律制度既矛盾也共存,蝙蝠俠既僭越法律與體制武力打擊各類犯罪,但始終不會過於挑戰法律的底線。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蝙蝠俠的暴力手段是東方格鬥術與高科技裝備的結合,打擊的範圍十分廣泛,從普通匪徒到黑幫分子再到各種極端主義者,在《黑暗騎士》中還將打擊範圍延伸到亞洲地區,但他始終秉承一個原則:不適用致命性的武器,盡量避免與警方的衝突。

包括美國在內的法治國家普遍禁止執法者對犯罪嫌疑人刑訊逼供,但蝙蝠俠在《開戰時刻》中懸吊腐敗警察進行訊問、在《黑暗騎士》中毆打沒有反抗之力的小丑進行逼問,在暴力訊問的過程中展現出的一種嚴酷而不殘忍之感,反而有「大塊人心」的感情傾向。

蝙蝠俠在影片中模糊法律界限且保持一定克制的「以暴制暴」被導演拿捏得非常精準,將「以暴制暴」的美式文化觀點充分地體現:為維護正義,在法律寬容度基本默許的狀態下,美式個人英雄可以使用暴力制裁犯罪行為。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第二階段:從《黑暗騎士》開始輸入美國社會的民主與法制傳統《開戰時刻》中輸入的「以暴制暴」延續到到《黑暗騎士》之後,被創新性地描述了超級英雄與民眾法制的聯繫與矛盾,從超級英雄的角度看,這很可能加大其成為悲劇性英雄的可能性,但從後者的角度來看,超級英雄與其有著現實化的關聯與矛盾,導演也從這個角度輸入了美國社會的民主與法制傳統: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通過法制約束權力保障公民的自由與權利。

「四人圓桌會議」的經典情節成為了切入點:餐廳里的偶然性的四人討論,韋恩、丹特、瑞秋與一位舞蹈演員,舞蹈演員是普通民眾的象徵,並且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純客觀地發表民眾的意見,討論的話題是「哥譚需不需要蝙蝠俠」。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首先「民眾」說,我們是民主國家,不能靠體制外的「義警」保衛社會秩序,瑞秋與其有同感,丹特表示反對並認為只要可以打擊犯罪手段可以超越法律,並舉例歷史上凱撒作為獨裁者保衛了共和制的羅馬

但瑞秋馬上反駁:凱撒不願放棄獨裁成為了暴君,丹特啞口無言,這時「民眾」說:美國需要丹特這樣的「光明騎士」,他在打擊犯罪時應受到大眾的約束,丹特於是說「如果需要,義不容辭」。

三人的發言讓韋恩意識到了蝙蝠俠行為的不合理化,馬上表態支持丹特,並為他進行「政治募捐」。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募捐」也是美國民主政治的特色之一,「小丑」對募捐晚宴的闖入也象徵了他對社會民主政治秩序的衝擊。

從《黑暗騎士》到系列結尾刻畫了「黑暗騎士」與體制從矛盾到最終形式上融合的過程。

導演諾蘭傳達了一個寓意:社會秩序或許不排斥個人英雄主義,但必須以民主和法製作為底線。

這一理念也影響了《X戰警》系列、《美國隊長》系列、《超人:鋼鐵之軀》等超級英雄電影中對超級英雄與民主、法制的關係的探討。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第三階段:在《黑暗騎士崛起》中輸入美國國家精神以往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大多突出英雄的決定性地位與作用,而在該系列的高潮部分,國家精神與力量的呈現賦予了系列影片更為雄壯的氣魄,也將美國文化特質的詮釋推向了戲劇性的高峰,在意識形態領域產生強烈的心理衝擊效應。

在《黑暗騎士崛起》的影片鏡頭中大量出現了美國國旗「星條旗」,寓意了美國的國家精神與意志。

班恩正式開始襲擊控制哥譚的前一幕,平行蒙太奇中鏡頭在浩浩蕩蕩開往地下的警察部隊和人山人海的橄欖球賽場以及班恩之間輪迴轉移。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美式橄欖球賽是美國社會最受矚目的體育賽事,激烈對抗與豐富戰術相融合的美式橄欖球最能體現美利堅冒險、開拓、勇敢的傳統品質。

鏡頭中賽場中央,一位少年清唱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純凈而有力的聲音在鏡頭內迴響,球迷與球員手放胸口莊嚴齊唱,特寫鏡頭中強壯的球員雙眼充滿鬥志,與此同時聲畫對列:警察在國歌聲中走向未知的地下,充滿了悲壯之感。

「這一系列鏡頭充滿了儀式感,畫面包含了強大的美國國家精神與力量,也體現了美國社會與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堅決鬥爭,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也符合21世紀後美國與恐怖主義極端勢力不妥協的國家精神和戰鬥意志」。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班恩發動襲擊後,橄欖球場塌陷,但依然有一位球員持球達陣,懸掛的星條旗雖然被破壞卻依然沒有墜落,這都體現了國家精神的不屈不撓。

當身著禮服軍裝的警官帶領著疲憊的警察隊伍開向班恩與暴徒,同時說道「我們才是哥譚的正義」,並在蝙蝠俠的引領下前仆後繼沖向敵人,好萊塢電影經典式的衝鋒交戰鏡頭(在《勇敢的心》、《指環王》、《納尼亞傳奇》等電影中均有出現)將蝙蝠俠的英雄主義行為與國家精神、力量的呈現融為一體。

《蝙蝠俠:黑暗騎士》解析,為什麼它是無數人心中的超級英雄? - 天天要聞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分三個階段地輸入美式文化,從民間層面的「以暴制暴」到社會層面的「民主與法制」,再到國家民族層面的精神力量,一層層地疊加升高,既將系列電影的文化內容進行了特有的系列化呈現,也運用系列化的創作模式在電影的意識形態領域形成更廣泛的效應,實現了作品系列化模式的「內外兼修」。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銀幕才子非一日造:演員修養背後的藝術追求 - 天天要聞

銀幕才子非一日造:演員修養背後的藝術追求

在銀幕上,才子總是使人心魂牽動的角色。他們以書卷氣、文采飛揚贏得觀眾喝彩。然而,並非所有演員都能完美詮釋這種角色,只有少數人用其才華和修養讓人信服。曹磊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細緻的演繹讓人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才子形象。他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透露著內涵和教養。唐國強對演藝圈有自己的看法。
電影《熱搜》熱映,「酒局獵艷」被搬上大銀幕,太可氣了! - 天天要聞

電影《熱搜》熱映,「酒局獵艷」被搬上大銀幕,太可氣了!

在新媒體時代的浪潮下,電影《熱搜》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題引起了廣大觀眾的關注和討論。自11月30日上映以來,該片的口碑和票房一路飆漲。影片通過新媒體人陳妙的視角,揭示了一個關於權力、道德和人性的驚天大瓜,其中袁弘飾演的大反派岳鵬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男演員涉嫌偷拍女演員,多方發聲 - 天天要聞

男演員涉嫌偷拍女演員,多方發聲

近日,有脫口秀演員爆料,稱上海知名喜劇廠牌魔脫喜劇脫口秀演員埃克涉嫌偷拍女演員穿短褲照片,還與其他演員在群里進行評價。此事曝光後,多位脫口秀女演員以及國內多家脫口秀俱樂部發聲,表示拒絕與埃克合作。12月9日,記者注意到,在上海魔脫喜劇的演員名單中,並沒有埃克的相關信息和介紹。
父親慘遭截肢,布蘭妮想和解引發熱議 - 天天要聞

父親慘遭截肢,布蘭妮想和解引發熱議

12月2日,布蘭妮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母親和哥哥都出席了,妹妹因為在外工作沒來得及參加,總之,家人們顯得其樂融融,唯獨缺少了父親的身影。文 | 冰 姐在過去的兩年里,小甜甜布蘭妮在一眾粉絲的不懈努力下,終於成功擺脫了老爸傑米·斯皮爾斯的監護,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
劉詩詩重歸古裝劇   被粉絲圍攻 - 天天要聞

劉詩詩重歸古裝劇 被粉絲圍攻

劉詩詩被粉絲圍攻。最近熱播劇一念關山中,劉詩詩的出色演技和顏值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在這部劇中,劉詩詩與劉宇寧領銜主演,她飾演的任如意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角色。這個角色有著不同於常規古裝劇女主角的設定,她獨立、聰明、有原則,同時也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俠女。
威爾士一家最新聖誕賀卡封面!凱特摟著喬治,夏洛特成為全家團寵 - 天天要聞

威爾士一家最新聖誕賀卡封面!凱特摟著喬治,夏洛特成為全家團寵

威廉凱特從公開戀情起,就是全球媒體的焦點,生育子女後,一家人更是備受關注,這不最新全家福以聖誕賀卡的方式曬出來又上了熱搜,梅根就是想搶風頭也搶不過來,畢竟哥嫂一家身份尊貴,頭銜也在這放著呢!一,從二人世界到五口之家,凱特越來越成熟有女人味,唯一女兒成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