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丨火麒麟
編輯丨火麒麟
一個人能在演藝圈混成這樣也屬實不易啊!
靠著哥哥,面癱臉、結巴嘴也能演出一部部經典大作?
到底是中老年人群的好評如潮,認為楊志剛是演技的代表人,還是新生代觀眾吐槽他演技爛泥扶不上牆?
兩極分化的評價究竟哪一個才是演員楊志剛真正的模樣?
被哥哥」強捧「13年,到頭來卻得到到他銷聲匿跡,是什麼虧欠能讓著名導演郭靖宇對他如此重用?
又真是網友說的那樣「沒演技」的弟弟拖累了哥哥嗎?
被「拋棄」的郭老四?
說起楊志剛,知道他名字的人可能並不多,但是要是說他演的戲,這印象可能一下子就上來了。
《鐵梨花》中心思狡猾,有勇有謀的軍閥家奴張吉安、《打狗棍》里跟現實生活寫照的馬九斤,再加上火爆電視劇《火藍刀鋒》中油嘴滑舌的蔣小魚……
從2003年起就從事演員行業的他,到後來稀稀拉拉一年一部或在長時間一部的電視劇都有他的身影。
可以說楊志剛在演藝圈這個行業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老戲骨,但別看他在演藝圈演了這麼久,出的影視劇不說小一百也得有幾十部。
然而關於他的影評和演技依舊是戰火不斷,在評價他演技的時候總會有一個聲音出現在人群中。
「不就是靠他哥才有的流量,不然他能算什麼!」……
這種犀利的話無論對演員楊志剛本人還是他的演技都是一種雙重打擊,但這些話從楊志剛出道以來就沒有停下過,究竟是什麼回事?
在中國人才輩出的導演中,郭靖宇不僅是導演、編劇、監製,還有長信傳媒集團執行董事長和總裁的職位。
這些代號還不能將郭靖宇的成就概括完,但是這位年輕有為的導演怎麼就和楊志剛牽扯上了關係。
一個姓楊一個姓郭,怎麼也融不到一起,怎麼就被稱之為兩人是兄弟呢?
其實楊志剛是郭家的老四,在那個計劃生育的年代,楊志剛的父母看著眼前活潑好動的三個兒子心裡樂開了花。
農村裡有個能傳香火的兒子可是再好不過的了,然而在楊志剛的父母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
有句俗語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一男娃子雖然是光宗耀祖,但是以後娶妻生子當媽媽怎麼能撒手啥都不管呢?
即便街里鄉村都向他們家投向羨慕的目光,但是只有當父母的知道這壓力得有多大。
看著眼前的三個孩子,楊志剛的母親摸著肚子里的娃,多麼希望肚裡的是個女娃。
在那個年代村裡頭流產的危險性非常大,一般很少有人會冒著危險做流產,都覺得來了就是好娃,全都留著。
楊志剛的母親也是一樣,一邊盼望著肚裡懷著的老四健康長大,一邊希望肚子里的是個女孩,給家裡減輕點負擔。
但是孩子的性別從懷上那一刻就已經註定,等生下之後發現依舊是個男娃娃,楊志剛父母心裡愁壞了。
自己養不好,給不了孩子好吃好穿,只能想辦法將孩子送到別人家,好在是個男娃娃好送出去……
楊志剛的母親想到弟弟家至今沒有男孩子的音訊,一咬牙將郭老四送到了弟弟家,而原本應該跟老爹姓郭的老四,也在被送往舅舅家的那刻改姓楊。
心懷愧疚的三哥怎麼能拋下弟弟不管!
而楊志剛在舅舅舅媽家健康茁壯的成長,還不懂事的他根本不懂為什麼有鄰里鄉親叫他郭老四。
只覺得舅舅舅媽才是他的親父母,而真正的親父母披上親戚的外套默默關注著孩子的長大。
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等楊志剛長大一些的時候,從鄰居的口中扒出自己真正的身世後,直接得了一場大病。
原本樂觀開朗的小男孩,在得知自己一直認為的父母竟然換了人,自己還是被「拋棄」的那個,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大大的創傷。
家中的人齊心協力將生病的楊志剛養好後,大病初癒後的他彷彿變了個人,曾經活潑開朗的小男孩一去不復返,更多的是沉默寡言,內向敏感的樣子。
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郭老三覺得弟弟現在這個樣子跟自己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自己在當時能出口挽留或許也不會這樣……
懂事有才的郭老三從此開始將楊志剛的學習和生活攬在自己身上,可是覺得自己是多餘的孩子,被父母拋棄後的楊志剛根本不願意在接受他人的好意。
好在郭靖宇耐心的疏導,看著楊志剛不喜歡學習,為了不讓弟弟成為以后街上的小混混,開始做起了打算。
因為當時郭靖宇已經在河北承德話劇團中任職,想到楊志剛從小很喜歡看武俠片,抓住這個法子的郭靖宇開始了漫長的勸說。
在哥哥好言相勸,連哄帶騙的帶去藝校中看到舞劍耍威風的學生們,楊志剛終於妥協。
或許也在這個時候楊志剛和家裡的人開啟了漫長的破冰之旅,經過艱難的練習後,楊志剛雖然比練舞學生開始練比年紀較大,但還是咬著牙堅持下去。
郭靖宇也在這個時候,看到楊志剛骨子裡的一種韌勁,看到弟弟身上藝術細胞的閃光點後,內心的想法蠢蠢欲動。
楊志剛的確也沒有讓人失望,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順利的掌握了一身好本領,才幾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藝校中的尖子生。
誰說演員非要長得好看
有藝術天賦的楊志剛在一次偶然之中看到了王志文的電影《過把癮》,看到後他就像觸電一般靈機一動。
在楊志剛心裡,自己和電影中的王志文氣質和顏值雖然算不上一等一,但是也能相對比較,看著王志文演的電影,楊志剛也心痒痒的狠。
立下志向後的楊志剛在考大學那年超級努力,幾年時間要將以前落下的文化課全部補上,最起碼要及格過線!
好在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靠著才藝表演獲得的高分和文化分的過線成功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
在大二的時候就已經能在《婼瑪的十七歲》中拿到不錯的角色,成功在國際上拿到不小的獎項。
或許是起點太高,又或是眼界太高,在得獎後的楊志剛在後來看到的小角色統統拒絕,就連哥哥怎麼勸說也不聽。
沒想到自己的這番任性在畢業後發現自己一事無成後慌了起來,連忙求助已經小有名氣的哥哥。
也就是在這時候,郭靖宇和楊志剛才真正的成為演藝圈的搭子,身為楊志剛的親哥哥自然知道弟弟更適合什麼角色。
親手為他塑造了幾個劇本,很明顯在楊志剛出演後大火,可也因為這些,將楊志剛的火跟他哥哥捆綁在一起。
演技的好壞到底該如何定義?
雖然說楊志剛後來出名離不開郭靖宇的幫助,但在導演郭靖宇那欄上,正是他弟弟演出的《火藍刀鋒》、《鐵梨花》等將他的名聲帶起來。
演員楊志剛面癱說話結巴並不是直在電視劇中這樣,也是因為一次拍戲失誤造成的危險,毀容都是小的,心臟驟疼的時候差點讓郭靖宇嚇得魂飛魄散。
好在弟弟從鬼門關救了過來,兩人依舊是最好的戲搭子,可受傷後的楊志剛經常性大腦斷片,毀容也導致面部神經受到些許的損傷。
可是這些都沒有阻礙楊志剛拍戲的心,即便有人覺得他的角色千篇一律,角色塑造大差不差,但在事實上敬業的他都做到角色人物該有的模樣。
而在大眾犀利的質問他的成功都是靠著郭靖宇的時候,他也直言不諱自己很感謝哥哥的幫助。
像這樣的兄弟倆,又為何要被說成負重前行呢?難道不是相互成就嗎?
楊志剛出演的戲無論怎麼說,也實實在在創新了當年的收視率榜,熱度僅次於孫儷。
一名演員的演技好不好改如何定義?是從這部劇的熱播與否還是觀眾的評價?
其實兩者都有,但是最多的還是要看這部劇能不能給大家帶來應有的快樂才是電視劇存在的意義嗎?
希望楊志剛和郭靖宇兩兄弟能繼續相互成就,帶給大家新的經典,也更希望楊志剛在演技上有所突破,給觀眾一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