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2023年09月16日23:40:05 娛樂 1544

同樣是現實主義題材,但題材之間其實也有受眾差別之分。同樣,題材與題材電影不能劃等號,爆火的題材同樣也會產生反響平平的電影。正因為如此,我們會發現同樣是現實主題,《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而《孤注一擲》火出圈,關於金晨的各種梗圖層出不窮。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我們先來比較題材,儘管從性質上看,兩部電影都是反映現實問題,但受眾上卻大相徑庭,這本身就決定了傳播力度的差異:

《我經過風暴》的受眾,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以女性為主要受眾取向。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女朋友帶著男朋友去看這部電影,女生是比較感性的,自然是很容易代入到角色中,因此這部電影的基本盤就是女性觀眾,這也是可以預見的。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但是,不是所有女性觀眾都能很好區分電影與現實的區別,可能有些人有時候會聽到這樣的話語「你可別像電影里的某某某」,又或者說「你看,你有時候真的很像電影里的某某某」。眾所周知,男女之間的糾紛是在所難免的,但這樣有時候略顯不理性的誅心之語,卻很容易讓另一半產生反感。基於這樣的心理,即將這部電影真的不錯,也很難會實現超出「基本盤」受眾範圍的其他受眾的口碑傳播。

而包括同樣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葯神》、《孤注一擲》在受眾範圍上明顯要多得多,幾乎涵蓋了男女老少、貧窮富貴、高矮胖瘦。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簡單說,《我不是葯神》關注的是醫療問題,特別是醫藥費問題,而是個人就會生病,難免會擔心無葯可醫、無錢可醫,自然能夠調動大家的情緒,能夠產生更多的共情。幾乎所有觀眾,都可以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找到觸動的點,能夠和身邊人分享自己對生死的看法。

再看問題本身的《孤注一擲》,關注的反詐問題,同樣是男女老少、貧窮富貴都會面臨的一種風險。無論智商有多高、多富有,多年輕、亦或者多老邁,都有可能詐騙分子眼中的「豬仔」,甚至可能成為「殺豬盤」的目標。因此,幾乎所有觀眾都可以在看到這部電影后和親朋好友提醒要小心被騙,或者和人傾訴自己被騙的經歷,這樣的受眾豈不比《我經過風暴》要多得多。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我們再來比較兩部電影對題材的演繹,更會明白《我經過風暴》的問題絕不只是營銷不如《孤注一擲》。其實,這裡可以引用杜曉傑副教授對《我經過風暴》的評價即可:

(這部電影)在敘事設計中的主次失當,使得本具爆點的故事未能爆發出應有的衝擊力,進而降格為社會新聞的膚淺挪用。

接下來,梅子用兩個電影情節來說明:

《我經過風暴》雖然闡述了家庭暴力的「暴力性」,指出了女性訴求困境,但在角色塑造上卻不太用心。比如電影中的孩子。按理說,孩子只是小,不是傻。孩子雖然可能稍微偏愛父母中的某一方,但卻有著最誠實、最質樸的是非感,能夠分清善惡。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影片中的孩子看到媽媽被打成這樣,還嚷嚷著要爸爸、要爸爸,這難道不離譜嗎?要知道,這是反映家暴的現實主義片,不是高智商犯罪的懸疑片。

另外,《我經過風暴》聚焦徐敏遭遇的家庭暴力,這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過度聚焦了。影片中對肢體暴力、語言暴力、跟蹤威脅等多種暴力場景著墨過多,卻對徐敏在擺脫家暴過程中遭遇到的各種阻力著墨太少,最終讓這部電影只能做到流於表面,沒有辦法真正觸及到核心的問題,比如社會公眾、傳統思想對夫妻關係的某些認知誤區等。

《我經過風暴》反響平平,同為現實主題,為何不如《孤注一擲》? - 天天要聞

正是因為上面這些因素,《我經過風暴》的不如人意,實際上是可以預見,且難以逆轉的。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人生就像一部大劇,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劇的演員 - 天天要聞

人生就像一部大劇,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劇的演員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部行走的劇本,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天生就是主角,享受著鮮花和掌聲;有的人則是配角,默默地在角落裡付出。但不論主角還是配角,我們都應該明白,人生的真諦不在於你扮演的角色大小,而在於你是否能本色出演,
熱鬧了!東方甄選發布闢謠聲明,石明發文解釋「山河破碎」事件 - 天天要聞

熱鬧了!東方甄選發布闢謠聲明,石明發文解釋「山河破碎」事件

最近,「東方甄選」這四個字可謂是一度衝上熱搜。這不,又來了一則聲明,那麼東方甄選為何會發布這樣一條聲明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起因是有人組織散布謠言,聲稱「東方甄選強行要求和收取坑位費、宣傳費「。東方甄選對此則表示,這種無端的指責已經觸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