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一點是極值得我們學習的

2023年08月03日17:41:09 娛樂 1861


刀郎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一點是極值得我們學習的 - 天天要聞

請問我們十四億中國人最需要什麼品質?

我認為我們中國人別的倒也罷了,就只愛憎不清楚,恩怨不分明,歷史上習慣性的以德報怨這一點是真的拉胯,真的不敢恭維的。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就是這個叫做刀郎的歌手了。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刀郎為了這一天,還真準備了十來年?當年勾踐先生卧薪嘗膽,最後真的做到了三千越甲可吞吳。如今刀郎先生也嘗膽卧薪,憑著一首新歌就把那什麼馬戶和又鳥給他滅了。

這能不能真滅了昔日的歌壇霸凌者先不論,總之是在輿論層面,在「不蒸饅頭爭口氣」的這口氣上,刀郎如今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支持有支持,要掌聲有掌聲。

刀郎是眾多歌手中的一個另類,所以昔日被眾多歌手所不容。至於歌該怎樣唱,曲該怎樣哼才是正道,我是外行,不是太懂,不過刀郎唱過《十送紅軍》,就沖這一點,我就站在刀郎這一邊。

人生貴在活得一個清楚明白,刀郎很對得起自己的名字:人是一把刀,去你的郎情妾意!那啥英姐你過來,當年你跟一幫子小雞仔怎樣欺負我,我刀郎如今就怎樣還回去!

有的仇可以當場就報,有的仇不妨去放上幾年再說。不過不管怎樣,真正的人都該有仇的報仇,有怨報怨,快意恩仇,笑傲江湖,而絕不能像我們的歷史上老祖宗習慣的那樣,凡事都喜歡搞個什麼中庸,東郭大叔專門喜歡白眼的狼,農夫大哥專門喜歡凍僵的蛇,仁義的都跟個大傻子似的,連人最起碼的趨利避害都搞不清了,活得那叫一個累。

我們的老衚衕志就是特喜歡遇事就搞搞中庸和和稀泥的一個主兒,所以頭條也需要有那麼一個刀郎,也該有人唱出那麼一首歌兒,編出那麼一套詞兒,唱給頭條和整個輿論場上的馬戶和又鳥聽。

對了,還有反犬句和反犬著。

這些年,咱們風也過,雨也過,啥特碼的氣沒受過?啥特碼的虧沒吃過?

我倒很希望刀郎能成為新時代的陳勝吳廣,大楚興,陳勝王,大家揭竿而起,讓我們頭上的那些精神上統治者都統統見鬼去吧!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