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2023年08月03日16:44:02 娛樂 1112

「這世上可以有勇敢,也要允許片刻不勇敢的存在……」這是豆瓣上,一位網友對電視劇《不完美受害人》的短評。

日前,周迅劉奕君林允等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劇集以一起職場性侵案展開,沒有爽文式的復仇,反而用大篇幅描寫受害人的糾結、掙扎,以至於不少聲音評價受害人趙尋是「讓人失望的」,也是不討喜的主角。

近日,編劇高璇任寶茹接受了紅星新聞專訪,詳解《不完美受害人》幕後創作故事並回應針對該劇的話題、爭議。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編劇高璇(左)和編劇任寶茹

有意「不完美」

《不完美受害人》由一起第三方匿名報警的職場性侵案展開。律師林闞(周迅 飾)接受知名上市企業大成集團董事長成功(劉奕君 飾)委託,憑藉出色的職業素養和前置調查,推翻受害人趙尋(林允 飾)的性侵指控。儘管贏下了官司,但在內心深處,林闞卻在搖擺,官司贏了,但自己真的做對了嗎?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從最初的猶豫、搖擺,到終於鼓起勇氣說「不」的趙尋,卻面臨輿論的冷嘲熱諷,成了大眾眼中貪慕虛榮的上位者。口水是可以淹死人的,在壓力之下,趙尋化上精緻的妝容,穿上自己最愛的白裙子,到海邊選擇自殺。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除了趙尋,劇中有兩位互為映照的「不完美受害人」。米芒(穎兒 飾)在打工時,老闆開出誘人的物質條件,米芒自信可以控制風險,卻沒能逃過暴力侵害;而作為全劇主角,林闞(周迅 飾)也在大學時期遭遇導師長達3年的性騷擾,即使在工作時,也難免遭遇客戶的騷擾。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正如《不完美受害人》中的內容,同為涉世未深的年輕女性,趙尋、米芒、學生時代的林闞,遭受傷害的本質是權勢地位相差懸殊的上位者利用人性弱點設下陷阱,以貴重財物、提職加薪、發表學術文章等為誘餌換取信任。這些職場、校園侵害中,受害人對「糖衣炮彈」後的危險並非全然無知,但懵懂、貪婪與怯懦正是她們步入「陷阱」的重要一環。

正是因為有貪婪和懦弱,劇中的受害者趙尋一開始就在搖擺,甚至撒謊,遭到了不少觀眾的批評,劇中也被人稱為「不完美受害人」。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趙尋的名字就是『找尋』,她是迷茫的,一直在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自己到底是拒絕還是接受?她一直在搖擺。這個戲表現的就是趙尋站在這個十字路口,認清自己要往哪個方向走。」編劇高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和搭檔任寶茹在創作趙尋這個人物時,開始就不是希望這是一個被觀眾喜愛的人物。

早在研究這一議題時,高璇和任寶茹就注意到,在類似的性侵事件中,受害人總會遭到一些道德審判和指責。在創作過程中,兩位編劇也預測到了劇集可能引發的討論,比如因為人設的原因,可能有觀眾不喜歡趙尋,也有人會認為成功無辜,「這個我們都能理解。我們也知道在輿論場上,這個戲很難獲得一個統一、一致的認可,一定是一半一半的,一半是理解共情,一半是否認、質疑。」

但有了這些前提,才能理解為什麼不說「不」,又為什麼不敢說「不」,為什麼是一個「不完美的受害人」,電視劇展示了一個內觀和自省的自我審視、自我成長過程。這樣的一個人物,肯定是不會給觀眾帶來爽感的。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受害者有人性、道德的瑕疵,就不是受害者了?

這是兩位編劇希望通過《不完美受害者》給出的思考。高璇說,受害者到底具備什麼樣的道德標準才能得到公眾同情並且支持?那些有道德瑕疵的不完美受害者怎麼辦?「我們想還原這個過程,讓觀眾就算不共情趙尋,也能理解她沒有辦法很快地說『不』。我們想給這類受害者一種寬容,給她們一個慢慢成長的空間,讓她們站出來發聲的過程和輿論環境能好一點,反抗的勇氣更堅決一點——這就是我們寫趙尋這樣一個不完美受害人的意義,而不是把她寫成一個勇敢抗爭的女英雄。」

敢拍的背後

「敢拍」,是很多觀眾對《不完美受害人》的第一印象。職場性騷擾、性侵、精神PUA、家暴……這些關鍵詞,隨便哪一個都可能成為社交平台上引發討論的「爆題」。《不完美受害人》以多視角織並行的敘事,將案件的方方面面娓娓道來,抽絲剝繭地道出了捲入案件的各色人等複雜的人性變化。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高璇回憶,創作這個故事的念頭是「共情」。早在2017年,她和搭檔任寶茹看到國外一些性侵案件引發的大討論,作為女性的她們便開始著手對此類性侵、性騷擾案件研究學習,產生了對這個社會議題的表達欲。

根據多年的創作經驗,這是一個極度敏感卻又蘊含著巨大社會共情的題材。兩人曾讀到一篇文章,裡面的一句話特別打動人,「這句話是『權力不對等性侵的核心,不是性,是權力。』我覺得這對我們在這個議題上的認知,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任寶茹認為,這部戲是把平權話題放在一個性侵案里,這個案件所有的人,都不會預設一個美化或者是保護他們的立場,而是以客觀的態度,把人性展現給觀眾,「我相信在這樣一個比較尖銳的話題里,觀眾會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認知去代入不同的立場、角度,所以呈現出來的一定是碎片化的撕裂。但是我們堅信這樣一個議題,一定會有大量的人能夠認識到我們想要傳達的東西。」

為了更真實的創作,高璇和任寶茹從2017年就開始搜集中外各種性侵、性騷擾案件,包括身邊朋友遇到的職場騷擾、凌霸、PUA的經歷,「不管是趙尋,還是成功這樣的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是從社會現實中來,但又不是以具體一個事件和人物為原型。」任寶茹說。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對於網友猜測劇中所影射的原型事件、人物,任寶茹認為,大眾大多時候關心的是那些鬧得最厲害、最有名的案子,難免就會去對比,「這些案例其實非常有共性,有高度相似性。在我們創作過程中,還有新的類似事件、案例出現,當時還擔憂:現實把我們的劇都劇透完了。」

不過,高璇表示,直到現在她都沒有看到現實中的案例出現過戲中推演的司法過程,「我們很希望現實中有一個受害者,像趙尋這樣窮盡司法流程為自己維權,我內心希望受害者們走得更遠。她們明明有法律的武器,可以往前再走一步,但現實就是沒有一個案子像我們寫的這樣。」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拒絕偽現實

目前,《不完美受害人》已經收官,不少聲音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有生活質感的現實劇集作品,劇中對法律、司法的描寫,也獲得了不少從業人員的正面評價。

高璇回憶,前幾天一位律師朋友告訴他,客戶看了這部戲後,也要求律師像劇中林闞那樣做前置調查,搜集證據,「大部分律師都是等著客戶提供證據的,現在客戶反過來要求律師去做調查,他們就很囧。」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回憶這部劇的創作,兩位編劇當時的想法是「不能懸浮不能失真」。高璇說,在人物和主情節線有了後,就邀請了兩名律師推演整個司法程序,如果任何一個地方在司法邏輯上不成立,絕不用戲劇邏輯和生活邏輯去強推,「從大綱到劇本再到成片,兩個律師都要質檢,務必沒有司法上的疏漏。」

按照劇方的說法,《不完美受害人》是一部時代洞察話題劇,說白了,是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通過劇中的故事對當下有映照,和公眾共情。任寶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能夠對社會有一點點改變的話,就是現實題材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當下,有大量現實題材劇集,但也有不少偽現實之作,脫離生活脫離實際。任寶茹坦言,「我也看到很多更有爽感的改編,比如上來就是成功死了,晏明查案、查的過程中發現他和每一個女的都有一段前史,最後得出結論是一群女的合力把成功這個渣男給弄死了。但那是福爾摩斯的寫法,或許更好看,但不是我們的選擇。」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蘇靜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不完美受害人》收官,對話編劇:為什麼讓她們「不完美」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