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豆
王楚然最近真的可以算是四面楚歌了。
因為《我的人間煙火》中許沁的不完美,讓她不僅僅被衝掉了四個商務,而且還有一些電視劇從希望她出演到抵制她出演。
粉絲們都很心疼王楚然的遭遇,認為她不該接這部劇,不該談這個戀愛。
但老實說,這部劇對於某人來說,也絕對是他演藝生涯的滑鐵盧,而且不僅僅演員被罵,導演、作者也無能倖免。
只是作為主演的兩人,被罵得比較多,而已。
演員因為出演了一個不討喜的角色,迅速丟失路人盤,而且還從罵角色遷怒到本人,冤枉嗎?
其實演員因為角色被罵是一個常見的現象。
當年《還珠格格》李明啟老師因為「容嬤嬤」這一角色, 就連小販都不願意賣菜給她;
還有《我的前半生》中的吳越扮演的凌玲,被大家罵得關閉了微博評論;
《狂飆》中的高啟強的養女黃瑤飾演者程金銘,因為黃瑤舉報了高啟強被大家狂罵「白眼狼」;
《漫長的季節》中沈墨大爺的扮演者侯岩松也被罵得狗血淋頭,只能把賬號設置了私密模式。
無可否認,把對角色的厭惡上升到演員本人的行為是有點不理智。
但退一步說,我們可以因為角色喜歡一個演員,又為什麼不能因為一個角色討厭一個演員呢 ?
而演員為什麼只能接受角色帶給自己的紅利,而無法接受角色帶來的反噬呢?
作為演員,本來就應該具備篩選劇本和角色的能力。
可能有的人說演員其實有時候接不接一劇本,其實也沒有選擇權,那麼創造出這樣一個矮化女性形象的女主,很難說演員本人是完全沒有責任的吧?
看到網友的一句話,覺得蠻中肯的:如果接爛戲還不用付出代價,資本還會肆無忌憚給觀眾喂粑粑,粉絲為愛慣著偶像,但觀眾真的沒有這個義務。
再加上這部劇目前的影響有點擴散了出去,確實也給別人造成了一些困擾。
當然,路人緣崩得那麼厲害,一方面是因為角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他的一些因素了。例如刪除網友的中肯評價,為了談戀愛不配合項目方的宣傳計劃,甚至拉黑合作對象的電話等。
當然這些瓜不知道真假,也不排斥是不是被人而已中傷,大家謹慎吃瓜。
但用楊紫採訪說過話,那就是:「如果你連那些不好的一面都無法面對的話,我覺得那些榮譽也不是值得你得的。」
其實從王楚然的這件事情來看,也可以從側面看出觀眾價值取向的某種變化——我們不再是等著創作者給我們喂什麼吃什麼,我們擁有自己的喜好、品味和獨立的思考。
陳佩斯和朱時茂在1990年的小品《主角與配角》里就有這樣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管得了我,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
所以真的不要覺得電視劇拍了什麼、或者用了什麼明星,觀眾就會愛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