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小紅
編輯|小紅
眾所周知,王勁松是一個對待演戲十分嚴肅的人,他從不吝嗇讚揚別人,也從不畏懼權勢,阿諛奉承來迎合別人。
早在第25屆「白玉蘭電視劇大師班」論壇上,他就嚴厲地指責一些藝人「不背台詞」的行為,並高聲怒罵「你多不要臉哪?」
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儒雅又霸氣的「老戲骨」,竟然是被娛樂圈的「大佬」傅彪逼著被迫北漂。
難道二人之間有過節?
但仔細一想又覺不妥,如若得罪大佬,他又怎能有如此底氣,在娛樂圈裡順風順水呢?
一、學習演戲的坎坷經歷
其實,王勁松本人並沒有什麼豪門背景,他出生於江蘇的一個普通的家庭里。
王勁松的父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兒子能夠像大多數普通人一樣,考上大學,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結果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那個一向乖巧的兒子竟然會「離經叛道」。
只因王勁松心裡一直都有一個「文藝夢」,所以他早早就堅定了一個想法,他一定要考藝術類院校。
在高三那年,同學提議讓他考慮一下江蘇省戲劇學校。
王勁松一看是在省內,不僅離家近,而且還可以與父母常見面,於是就採納了這個建議。
考試的時候,他悄悄地跑到南京去面試。
這一面試不要緊,結果招生老師直接跑到王勁松家裡,邀請他一定要去該校入學。
老師的突然造訪,讓他的父母有些不知所措。
經過一番詢問之後王勁松的父母才恍然大悟,原來王勁松早早地就背著他們去搞「藝術」了。
等到晚上,王勁松回家之後,父親把他叫到書房問道「你想好了嗎?」
王勁松堅定地點了點頭「對,我以後一定要這條路。」
看見兒子有如此決心,父母選擇「縱容」兒子一次,於是拿出50塊錢,讓他去外面好好闖闖。
王勁松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四年後,王勁松憑藉優異的成績被老師推薦到南京話劇團工作。
這在當時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工作了,因為與他同期的人都面臨著就業即失業的問題,所以他算得上是很幸運的。
但是因為沒有背景和人脈,最開始王勁松在話劇團幹得就是裝卸工的工作。
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撂挑子,而是默默的埋頭苦幹。
王勁松的努力讓領導都看在了眼裡,熬了一段時間後,王勁松終於被允許上台演出了。
身為新人的他沒有選角的權利,演的只是一些跑龍套的角色,但是王勁松卻表演的十分認真,並沒有因此頹廢。
隨著他資歷的增長,他在南京話劇團的戲份也越來越多。
可是工作變得體面了,但是他的工資卻絲毫未漲。
他一個月的工資只有60塊錢,在單位食堂吃飯一頓飯就要花費一塊錢。
二十多歲的他,身強力壯,哪裡夠吃啊?
但是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沒有張口向父母要一分錢。
對他來說,飢餓難耐並不痛苦,最痛苦的是當時劇團的工作十分死板,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完全按照領導的指示完成,不能有絲毫改動。
經濟上的壓力和心靈上的痛苦讓王勁松走出了南京戲劇團,他開始嘗試接外面的戲來補貼家用。
可因為他並不出名,客串的也只是一些尋常的小角色,所以日子也是十分難熬。
直到另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
二、傅彪「大佬」的知遇之恩
這個人就是傅彪,也就是王勁松的大恩人。
按理說,二人並未有何交集,可冥冥之中命運自有安排。
當時家喻戶曉的傅彪,跟隨劇組來到江蘇省拍戲。
因為王勁松恰好得到了傅彪劇組的一個小角色,於是傅彪中場休息的時候,便看到王勁松在演戲,就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
所以在王勁松戲份結束的時候,他就找到王勁松交流心得。
交流一番過後,傅彪覺得王勁松待在南京話劇團有一點屈才了。
於是他告訴王勁松「你可以去北京看看,待在南京沒有發展前途。」
王勁松想了想拒絕了他,他告訴傅彪他年紀大了,拉不下臉讓那些導演去挑挑揀揀。
傅彪對著他搖了搖頭,壓低聲音問他;
「那你覺得你現在很有面子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傅彪的話讓王勁松啞口無言,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傅彪見狀直接拍板「就這樣說好了,過完年,你就來北京找我。」
這一次王勁松沒有拒絕,他下定決心拼一把,決定跳出了南京的舒適圈,來到了北京。
傅彪看到王勁松來訪,很是高興,於是開著他的豪車載著王勁松去結識自己的人脈圈。
經過傅彪的引薦,圈內的導演大都知道了王勁松這號人物。
而二人的關係也好比伯樂與千里馬,對此,王勁松十分感激傅彪的知遇之恩。
他一直想著哪一天等自己功成名就了,就好好報答傅彪。
可惜天不隨人願,沒過多久傅彪就被診斷出癌症晚期。
正在拍戲的王勁松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請了假飛到北京。
此時傅彪神智已經有些不清了,但是當他看到王勁松的時候突然笑了起來。
傅彪拉著他的手,囑咐道「你把老生演好,就有飯吃。」
而這句話,也成為傅彪留給王勁松最後的遺言。
2005年,傅彪離開了人世。
馮小剛、葛優等各路大佬神色哀傷,都來參加他的葬禮,表示哀悼。
王勁松這才知道,傅彪不只幫助了他,還幫助了很多很多和他一樣的人。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他決定用自己的一生去當下一個「傅彪」,但是他卻不知道娛樂圈裡沒有了第二個「王勁松」。
三、磨礪演技的歷程
有人替王勁松感到很可惜,演技出眾的他幾乎沒有得到過大獎。
但是他卻不以為意,認為只要認真演戲,就是最好。
王勁松不僅學習到了傅彪與人為善的品質,還學習到了他對待演藝事業積極向上的態度。
無論是背台詞,還是磨鍊演技,他都會一絲不苟地認真對待。
所以憑藉出色的表演,在之後,來找他演戲的人也越來越多,他也終於能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
其中,他嶄露頭角的角色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楊金水」。
最開始王勁松飾演的角色並不是這個「奸佞」之臣,導演讓他演的是一個比較正派的角色。
但是王勁松卻選擇挑戰這個反派角色——心狠手辣的太監「楊金水」。
要知道像太監這樣的角色,一般人都是不願意接的,因為這樣的角色不僅考驗演技,而且還容易讓觀眾對演員產生刻板印象。
但是王勁松拿到這個大奸臣的角色後,經過反覆琢磨,終於把這個角色給完全拿捏了。
差點讓人信以為真,認為他真是個「太監」。
有一場戲是要在「楊金水」的臉上要扎銀針,這是一個鏡頭特寫。
王勁松什麼也沒有說,直接讓導演來真的,他的臉上一下被扎了四十多針。
該劇一經播出便火爆全國,不少導演都找到王勁松,想請他出演「太監」一類的角色。
但是卻讓他給拒絕了,只因他不想讓自己的戲路變窄。
不久,他又成為了《琅琊榜》里的言侯爺。
「言侯爺」運籌帷幄,不懼強權,但背地裡卻在暗自謀劃弒君為好友復仇,沒有一點違和感。
似乎沒人記得,「言侯爺」曾是一位心狠手辣的「太監」。
在他出名後,不少話劇團高薪聘請他去參演話劇。
但是他婉拒了邀請,表示自己只想參加南京話劇團的演出。
四、平易近人的態度
圈內人都知道王勁松是一個內斂的人,凡是有後輩向他請教問題,他都會耐心地解答。
他這樣做,就如同當年傅彪指導他一樣。
可以說,沒有傅彪,就沒有現在的王勁松。
在拍攝現場,他不會仗著自己前輩的身份去隨意拿捏新人。
反而特別關心那些年輕的演員,如果有人狀態不好,他就會端著一杯茶走過去叮囑。
「來喝口茶,剛才戲演得非常好,但是我覺得你可以把氣口稍微調整一下。」
說起敬業的話題,王勁松一直都是處於保持沉默的態度。
當有人提及他在飾演楊金水時,遭受了很多罪,他只是微笑著擺手示意不要提了。
後來在節目中說起這個話題,他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
「這個東西如果一再被強調,就變成了矯情。」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當演藝圈出現「不背台詞」、「耍大牌」的行為時,他會如此憤慨。
除此之外,王勁松十分低調,除了拍戲,就是在家陪伴家人。
他能將生活和工作分清楚,在公眾場合里幾乎都不會談及自己的家人。
如今他已經50多歲了,成為了演藝圈裡名正言順地「老戲骨」。
他花了半輩子的時間,將「老生」演的深入人心。
結語
「老戲骨」王勁松的經歷告訴我們做人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正是因為有像他這樣勤勤懇懇、如此敬業的演員,才出現了這麼多經典的影視劇。
所以王勁松的作品、演技就是他最好的底氣,這不就是當代小鮮肉應該學習的榜樣嗎?
你們覺得呢?歡迎到評論區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