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安樂之所以接近太子韓燁,就是為了能夠進入朝堂,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給帝家復仇。而對於帝家被滅門之事,安樂知道的其實並不多,當初帝家被滅,她還是一個孩子。不過好在安樂有幫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洛銘西這個刑部尚書成為了她的最大助力,給了帝梓元(任安樂)一份當年害死帝家滿門的兇手名單。
而任安樂要報復的第一個對象就是忠義侯古雲年,因為古雲年當年出賣了她的父親,殺入帝家,不知道殺了多少帝家人。科考舞弊案以及江南賑災,都是沖著忠義侯古雲年去的,可以說任安樂為了復仇,用自己的智謀,利用了太子韓燁,調動可以調動的一切資源,就是為了查清楚當年的帝氏被害的真相。
然而任安樂不知道的是,洛銘西給她的「復仇名單」上並沒有任安樂的最強敵人。任安樂最強的敵人有兩位,一位是當今的皇帝嘉昌帝,另一個則是當朝太后,這兩位在新的劇情中也都各自上線了,他們其實才是任安樂最強的敵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得從很早之前說起。
當初帝家的上一任家主帝盛天可以說是武功、謀略、醫術、兵法皆冠絕於世,和韓爍的爺爺韓子安一起打下了江山,而韓太祖也有意和帝盛天一起共治天下,可帝盛天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是一公一母也不行,因為彼時的韓太祖已經有了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孫瑜君,高傲如帝盛天豈能做小妾?於是這兩人雖然互相愛慕卻無法廝守。
韓太祖韓子安病重,帝盛天出手,耗費真氣為他療傷三年,兩人廝守在一起,這令孫瑜君誤會,以為兩人要廢了自己的兒子嘉昌帝韓仲遠的儲君之位,她為了自己的兒子,找到了帝盛天,給她下跪。帝盛天不屑一笑,她不屑的是自己對於皇位從無覬覦,並非嘲笑鄙夷孫瑜君,然而孫瑜君卻以為是後者,被她引以為恥辱。在韓太祖死後,韓仲遠繼位,暗中派人截殺帝盛天。
帝盛天被追殺,墜崖之後生死不明,如此不管是孫瑜君還是韓仲遠終於都敢對帝家下手了。孫瑜君仇恨帝盛天,所以要對付帝家,她陷害帝家通敵叛國,利用從韓仲遠那裡盜取來的玉璽假傳密旨給帝梓元的父親帝永寧,讓他率領帝家軍去青南山剿滅北秦的鐵騎,又利用左相在靖安侯家中搜出他與北秦來往的所謂書信,信中寫的就是他與北秦聯合,起兵造反共抗大靖,以此誣陷帝永寧,帝永寧單純的以為自己死了就能保住八萬鐵騎,於是自盡而死。
然而失去了統帥的帝家軍很快就被太后的另一道旨意害得全軍覆沒。至於韓仲遠其實知道太后所作所為,他不僅放縱自己的母親這麼做,還暗中發出真正的密旨,從而讓帝梓元的父親深信不疑聖旨。所以才會有第一集中帝梓元說父親靖安侯帝永寧是奉旨赴青南山剿北秦鐵騎的事情,而嘉寧帝韓仲遠則稱左相在帝家搜到了帝永寧與北秦勾結的書信,使者針對帝家的一場陰謀早就是韓仲遠和孫瑜君母子兩的陰謀。
而對於帝家覆滅的真相,帝梓元(任安樂)並不知曉,但是有一人似乎有一些清楚,她就是安寧公主。這一點其實洛銘西已經有所察覺,他暗中試探安寧。然而安寧其實只是知道其中一小部分真相,她之所以在帝家覆滅之後大病一場,之後去西北戍守,成為了將軍,就是因為她知道部分真相,還有帝梓元即將離開代山,她卻託辭不肯見帝梓元,就是因為這部分真相,讓她覺得自己愧對帝梓元。
當初安寧公主很小的時候,聽到了太后和自己的心腹太監談話,知道了她利用假玉璽栽贓帝家的事情,所以她才會驚慌失措大病一場,最後離開了京城,遠赴西北。不過安寧知道這些事情早已經被自己的父親嘉昌帝察覺,他之所以任由永寧去西北,任她胡來,就是利用她,把她當成棋子,日後就算這件事敗露了,他也可以甩鍋給太后。
相比起太后的心狠手辣,其實嘉昌帝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任安樂想要對付的是這樣的兩大強敵,她能斗的過,最後還帝家清白么?期待後續的劇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