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大結局,大娘王北和「往前看」,三個意向意味深長

2023年05月01日19:42:21 娛樂 3037

5月1日傍晚,電視劇《漫長的季節》更新出最後一集內容,正式大結局。我在4月30日的劇評文章當中已經說了,這部電視劇,「功夫總在功夫外」,所以,懸疑內容其實到了大結局部分,已經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它真正重要的,是「功夫外」的內容。而在大結局的內容當中,我認為,依舊還有三個「功夫外」值得一聊。它們分別是:大娘、王北和「往前看,別回頭」。

《漫長的季節》大結局,大娘王北和「往前看」,三個意向意味深長 - 天天要聞

先說「大娘」。

在大結局的內容當中,沈墨潛入到醫院,給患病不能說話不能動彈的大娘更換了輸液的藥液,最終造成了大娘的離開。在這場戲當中,有幾句沈墨的獨白,她質問大娘,當大爺侵害自己的時候,大娘為什麼沉默?大娘你是不是覺得只要不說話,自己就是無罪的呢?這種質問,是砸在觀眾們內心深處的。

老編我的成長經歷當中,經常面對這種自我問責。見到錯誤的事情的時候,我明哲保身,繞著走,避開去,確實是看似非常聰明的選擇。然而,面對醜惡,我的沉悶,到底是不是另一種犯罪呢?電視劇《漫長的季節》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面對犯罪,選擇沉默的人,是否有罪,這不是電視劇可以回答的。但是,大娘的結局,是被沈墨復仇。您是否同情這個大娘呢?這是留給讀者需要思考的。

我對這部電視劇寫了多篇劇評。尤其是寫殷紅那篇的時候,我說,殷紅是真正的邊緣人,卻身處逆境當中,謀害同樣身處逆境當中的人。有讀者留言給我,生活當中,要警惕身邊有殷紅這樣的人。我回這位讀者,看到殷紅,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殷紅。同樣的道理,見到大娘這個角色,我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大娘?!

《漫長的季節》大結局,大娘王北和「往前看」,三個意向意味深長 - 天天要聞

再說王北。

王響面對兒子和妻子先後離開的悲慘命運的時候,選擇了卧軌。然而,當火車開過來的那一刻,王響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繼而,他選擇了逃離車軌,繼續存活。稍後,王響找到了這個襁褓當中的孩子,並且把他撫養長大。王響,也獲得了重新生存下去的勇氣。這一幕,不知道觀眾們是否會想起劉震雲老師編劇的電影《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當中,河南大饑荒,老東家帶領一家老小逃難,可逃到最後,全家老小都死掉了,只剩下老東家一個人。在從陝西回河南的路上,老東家遇到了一個同樣死掉了父母的孩子。倆人結伴而行,成為親人。如是。《漫長的季節》在這個收尾上,是和劉震雲老師編劇的電影《一九四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這是所有才華橫溢的創作者們面對苦難的共同的對抗方式。

以嶄新生命重新存在的方式,對抗苦難。換言之,這是另一種生生不息。《漫長的季節》當中,王響撫養王北長大,孩子不僅學業有成,而且去了北京,對父親非常孝順。在王北身上,王響看到了晚年的幸福,也看到了生命的延續。而生命的延續,對於我們這群苦難當中的眾生而言,是如此重要。

《漫長的季節》大結局,大娘王北和「往前看」,三個意向意味深長 - 天天要聞

最後說「往前看,別回頭」。

劇作的最後,王響和李巧雲一起,送王北去北京。路上,王師傅下車方便,又看到了玉米地,和玉米地裡邊藏著的鐵軌和火車。王師傅在鐵軌上,看到了當年自己開的火車,甚至於看到了自己。這是現實主義創作當中的浪漫主義一瞥。這個時候,老年的王響,對中青年時代的王響說,往前看,別回頭。

大結局正式到來,配樂升起,再回首的歌曲響起,觀眾們估計是淚目了。這其實就是功夫總在功夫外。到這裡,這部電視劇哪是講什麼犯罪懸疑故事啊,它講的就是我們的人生啊。當我們遭遇磨難的時候,我們咬著牙往前邊走。當我們經歷磨難之後,再回首,想要對曾經的自己說什麼呢?不過是王響的這句話:往前看,別回頭。

《漫長的季節》當然是一出沉痛的悲劇。但同時,它也有著悲劇特有的生命力量感。看完了《漫長的季節》,我們難道不生出了對抗悲劇的能力嗎?偉大的藝術作品,總是如此。5月1日,電視劇《漫長的季節》觀眾評分再次上升,達到了9.3分。我覺得,還是給少了。這樣的作品,給它滿分又何妨。(文/馬慶雲)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