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市一表演現場,兩名演員進行高空雜技綢吊表演時,女演員墜落,不幸身亡。
今天,潮新聞記者從浙江部分演齣劇團了解到:劇團都通過安全會議、晨會等,再次強調了表演安全。
雜技表演有哪些安全保護?高空雜技演出有哪些「規矩」?潮新聞記者今天採訪了杭州雜技總團、長興龍之夢大馬戲等專業隊伍。
龍之夢大馬戲空中飛人表演時,舞台上撐起大型防護網 圖源:龍之夢大馬戲
高空驚奇背後拽在手裡的繩
在杭雜劇場排練室,練習雜技基本功的演員正在兩米的高台上做單手倒立,一根保險繩拴在他的腰上,繩子的另一頭被安全員緊緊抓著,根據演員的動作拉緊、放鬆,再拉緊、放鬆……
杭州雜技總團排練室正在訓練的演員 記者 徐婷 攝
不同於地面表演的雜技項目,這類表演對安全的要求更高。杭州雜技總團演藝有限公司雜技隊長王金虎表示,在訓練時,距離地面2米以上的節目,必須要用保護措施。
早些年,雜技演出用到的保險繩是棉繩;如今,已經換成了更輕便也更結實的攀岩安全繩。
目前,杭州雜技總團的雜技節目中,《大跳板》四節要用到兩根保險繩,分別系在距離地面最高、次高兩位演員身上。同時,在高空表演的演員附近,有六七人隨著旋律在地面舞動,王金虎介紹,這些地面演員其實是在保護高空表演者,為了節目美觀,增加了一些簡單的動作。
作為曾榮獲摩納哥國際雜技藝術節「金k獎」、 蒙特卡羅馬戲節特別獎的經典節目《頭頂圈》的兩位演員,雖然已經默契配合了十餘年,但在平時訓練時,依然會帶著保險繩。
杭州雜技總團演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劍蘭表示,每次演出都需要適應不同的場地。在別的劇場演出時,專業人員會先期檢查場地,如果高空表演時系安全繩的吊杆承重沒有達到要求,表演團隊就會通過增加滑軌鋼絲繩的方式,增加安全保障。「我們每次都自己會做安裝檢查。老一輩傳下來的表演安全經驗是:該檢查檢查,該提醒提醒,該換就換。」
在杭州雜技總團,有一個安全組,每周他們都會爬到18米高的舞台上方,逐一檢查滑軌、保險繩等設備。
龍之夢大馬戲高空安全員演出前檢查 圖源:龍之夢大馬戲
「演出前,我們會做好相應的體能訓練、節目排練。」太湖龍之夢樂園演藝負責人楊明珠告訴潮新聞記者,在龍之夢大馬戲配備了近30名專職安全員,「演出前我們會對接安全員、演出設備組,確認設備使用正常,同時檢查醫藥箱是否在準確位置,急救物資是否齊全」。
「我們沒有在戶外表演過高空類節目,只在劇場內演出,因為戶外往往達不到安裝安全裝置的條件。」余劍蘭表示,如果場地不夠安全,則根據現場情況替換成風險相對較小的備用節目。
安全表演背後「細心」「專心」很重要
「這是前幾天才換的鋼絲繩。」在舞台旁,王金虎指著威亞機器上緊繃的繩索說道。
這根繩索直徑約5毫米,它穿過舞台上方的軌道,控制著綢帶的移動和升降,也配合著綢吊節目演員的動作,確保演員的表演安全。
從訓練到演出,從場地布置到事後復盤,安全問題一直是各大雜技演藝團隊的重中之重。
余劍蘭介紹道,演出中,所有類型的節目都需要考慮安全問題,並非高空類演出才需要。
在演出前,對道具、安全設施的排查必不可少。據悉,在全國巡演的杭產魔術諜戰劇《明家大小姐》有著三四輛大卡車的設備,每次演出前,都要一一檢查。
「桌子不平也會影響演員表演。」
雜技給觀眾帶來驚險刺激感覺的同時,如何「應急」也很重要。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都是訓練的要點。王金虎說:「我們會叮囑他們,一定要抓牢手中的器材等等,這樣有個緩衝。」
每次演出都帶著備用鋼絲繩,空中綢吊類節目會在演員手上綁死結,跟斗節目地上鋪著15-40厘米厚的海綿起跳毯……諸多雜技演出團隊都會想方設法兼顧表演的藝術性和安全性。
余劍蘭表示,大約每隔3個月劇院內的安全防護類繩子就需要全部更換一次,每次更換成本近5000元。如果某段時間使用頻繁,檢查時發現磨損、摺痕等,更換頻率則會更高。
除了設備上保障,組合類表演中演員的配合也很關鍵。
龍之夢大馬戲表演精靈腰部或者手上都綁有防護安全帶 圖源:龍之夢大馬戲
長興龍之夢大馬戲《魔境之旅》是大型實景式專業馬戲表演,演齣節目中包含數個高空雜技項目,還有不少外籍演員參演,如何保證節目流暢?楊明珠坦言,各部門都需要配合默契。
「我們會注意每個節目環節間的銜接,為外籍演員配備專業的演出設備、安全設備、保護裝置和一對一的安全員。」
為了讓高空表演的演員更專註,龍之夢的高空節目在候場時都保持安靜,便於演員集中精力,「我們對全體雜技演員和高空雜技演員每場演出前,都會進行酒精測試等安全管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