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據報道,「過境」美國的蔡英文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您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在麥卡錫好不容易當上眾議院議長之後,就宣稱要竄訪台灣,後來改成了在蔡英文「過境」美國期間見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經做出了嚴正表態,中方將密切跟蹤事態發展,堅決有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後續圍繞這次挑釁中國的行為的博弈將會呈現出來,美國國會尤其是眾議院議長已經將台灣變成了一張「王牌」,成為撈取政治利益的把手。蔡英文當局對美方這樣肆意的做法或許也感到害怕,去年佩洛西竄訪台灣,讓兩岸陷入了危機之中,如果麥卡錫緊隨其後,恐怕會讓台海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據媒體報道,蔡英文當局改變了與麥卡錫見面的地點,其實就是阻止了麥卡錫竄訪台灣,以免危機事態升級,經過佩洛西竄訪台灣引發的危機之後,美台似乎有意在管控,除了不讓麥卡錫出現在台灣之外,還有意降調,將蔡英文「過境」輕描淡寫為所謂「例行性」的行程。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聲稱,蔡英文此次的訪問是「個人的、非官方的」,強調台方以前就曾進行類似的出訪,「以前發生過,很可能再次發生」,在此之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便以「過境」描述蔡英文赴美,而非使用「訪問」一詞,普萊斯還表示:「台灣高層官員『過境』美國,跟美國長期的政策、美台之間強勁的非官方關係,是保持一貫的。」
「過境」的確不是新鮮事,但是「過境」本身就是打「擦邊球」,帶有強烈的政治意涵,而且「過境」的時長、活動安排也隨著中美博弈的態勢的變化而變化,挑釁意味明顯。如果大家關係比較好,各方存在互信,或許不會成為太大的麻煩。但蔡英文這次「過境」顯然並非如此,安排的活動具有強烈的勾連美國的意味。例如,她參加了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活動,就有赤裸裸的瓜李之嫌。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供職於哈德遜研究所的前國務卿蓬佩奧沒有跟蔡英文見面。蔡英文還將在里根圖書館發表演講,還要跟麥卡錫見面,這並非是蔡英文個人的活動,而是與美方的官方聯繫,這是中國大陸要堅決反對的。
無論美國打「台灣牌」還是蔡英文當局「倚美謀獨」,玩脫手了,就要出問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血脈相連,馬英九的尋根之旅與蔡英文的「過境」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島內民眾也會看到到底哪種未來更符合民眾的和平與福祉。
直新聞:馬英九今天開啟在上海參訪的行程,其中包括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設想的港口,您有什麼觀察?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馬英九先生的此次大陸尋根之旅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引起兩岸民眾的熱議。如同馬英九先生自己說的,這是一次遲到了的旅行,此次行程,雙方都花了很大的心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馬英九先生在清明時節回鄉祭祖,尋找家庭傳承之根,這對於一位70多歲的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同時,我們也看到,馬先生帶了台灣的青年人一同來大陸參觀和訪問,我相信這次行程也會給青年人帶來不一樣的觀感和記憶。馬英九先生的這次行程基本涵蓋了他本人、家族以及國民黨的重要歷史,因此可以說,這次尋根不僅是家族血緣之根,也是兩岸中國人在近代的民族解放、國家建設和現代化的共同歷史記憶。
馬英九先生祖籍湖南,此次大陸之行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祭拜祖先,銘記祖先的遺訓,馬英九在多個場合潸然淚下,讓在場以及看到視頻的人都為之動容,其實這就是中國人最深沉的家國情懷。馬英九家庭的經歷,何嘗不是近代中國的一個縮影呢,一個家庭的命運和國家的歷程形成了共振,這也是凝聚中國人共同歷史記憶的紐帶。
馬英九從南京一路向西到訪武漢、長沙、重慶等地,這也濃縮了一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在民族陷於危亡之際,無數國人血灑疆場,構築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長城。正是全國人民形成了抵禦外侮的大團結和大聯合,才凝聚了民心民力,捍衛了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奠定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馬英九先生踏訪當年的遺迹,追思先烈,將會更加確認兩岸人民手足兄弟、血濃於水的認識。
值得關注的是,馬英九先生的不少行程都是搭乘高鐵進行,在孫中山先生的實業計劃中包含了建設全國鐵路網路,修建世界級港口的設想,孫中山先生100年前的設想在今天基本變成了現實。馬英九參觀的洋山港也出現在孫中山的實業計劃之中。可以說,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現代化建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共同夢想和使命,這也是團結億萬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需要兩岸人民攜手同心,共擔風雨,共享機遇。
作者丨孫興傑,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蘇瑞雪,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