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2023年03月25日20:17:04 娛樂 1326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不是誠哥的鐵粉,但不知不覺已經連續在電影院追了他三部電影。這次的誠哥有點不一樣了。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第一次用了2.39:1的寬畫幅。

另外雖然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安插各種「新海誠聯動宇宙」的元素,諸如糸守,氣象預報,還有《言葉集》,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還有一些可能會讓觀眾自動聯動的元素。

比如鈴芽校服上的紅繩,蚓厄消除後的大雨,光腳之後穿鞋的畫面也夢回《言葉之庭》。但不一樣的是,誠哥收斂了一下足控趣味,給鈴芽的腳加了襪子。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還有一處是涉及主題的聯動,就是《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悼亡主題,甚至連表現形式都有點類似。

《追逐繁星的孩子》裡面也有一個異世界,需要通過秘密入口才能進去裡面見到死去的人。這部片子算是新海誠的長片裡面口碑相對差一點的作品。

鈴芽之旅》有點像是對《追逐繁星的孩子》的一次修復,或者不止是修復,簡直就是升級。因為他把個體悼亡變成了集體悼亡。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影片借著公路片的形式,帶觀眾回顧了日本天災史。《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對現實災難都是間接的映射。

《鈴芽之旅》中所有地名都非常明確,足以喚起大眾的集體記憶。中文片名譯作「之旅」,雖然沒有譯出原名的意思,但跟公路片情節對得上,倒也沒毛病。

這片子之前好像還有一個更接近原意的名字叫《鈴芽小姐來關門》。還有網友說乾脆叫《你的門子》,好不好聽就見仁見智了。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有一說一,這趟旅程中部分情節的銜接做得有些生硬,比如姨媽跟著一起上路,處理得比較兒戲,還有撞車後出現的單車也太過巧合。

這也是新海誠作品一直都存在的缺陷,畫面非常精緻,劇本稍顯粗糙。不過誠哥的長處就是調動你的感性,讓它蓋過你的理性。

這一段劇情設計也是有特殊用意的,因為他們要去的地方是鈴芽童年住的地方,那是她精神鬱結所在。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所以這段旅程實際上是回溯之旅。車上放的都是懷舊金曲,讓這條路變成了時空倒流的隧道。

這裡插一句,《追逐繁星的孩子》被人吐槽得最厲害的就是高仿宮崎駿。這次誠哥不裝了,直接上《魔女宅急便》的插曲,還拿來為自己的敘事服務。

單車出現的確巧合,不過也是為了讓交通工具從汽車變成單車,到最後變成鞋子,還是呼應倒退的時光。小時候是姨媽將鈴芽帶離傷心地,現在讓姨媽騎車帶她回到舊地,完成閉環。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以前我們總說新海誠不相信愛情,不知道是不是家裡刀片多到放不下了,《你的名字》給了一個算是HE的開放式結局。

這次誠哥又有點不一樣,他好像跟我們攤牌了,他對愛情已經不感興趣了。雖然依舊是一男一女的主角設置,依舊是異地戀的配方,但加入了鈴芽媽媽這個核心角色。

前半部分草太跟鈴芽互動沒多久,就變成了缺腿椅子的形象。這把椅子裝載著她對媽媽的記憶,這個設置弱化了CP線,草太變成了鈴芽回憶媽媽的橋樑。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最後鈴芽不顧一切去救草太,因為有了找媽媽這一層,就超越了愛情。而母女線又牽扯出龐大的災後集體創傷。

那些往門都設置在廢墟裡面,廢墟是被遺棄之地,也是人們迴避創傷的方法。但這只是一廂情願,死去的回憶總是會突然襲擊你。

蚓厄帶來的不止物理地震,還有精神地震,災難在現實中發生一次之後,仍會在倖存者的腦海里重複無數次,創傷也一直在重複著。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鈴芽之旅主要就是修復之旅,並且這不止是她一個人的旅程,旅途中她遇到的人,都在她身上留下一些物件,鈴芽就像集寶一樣,帶著這些人一起去進行一場集體修復。

誠哥這次不一樣的還有配樂,開頭的蒙太奇段落,BGM用的是爵士,他說本片的靈感來自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以及村上春樹的小說《神的孩子全跳舞》和《海邊的卡夫卡》。

早期的新海誠作品也經常從村上的小說中獲取靈感。不知道那段爵士是不是在致敬身為爵士迷的村上。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另一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高潮段落沒有用流行歌曲來當配樂,而是用一段聽感會讓我想起《傀儡謠》的「陰樂」。我認為這種處理是對的,它脫離了言情氣質,接住了沉重的主題。

以前會覺得新海誠的電影台詞稍嫌啰嗦,這次也有很多重複的台詞,從開頭的「什麼什麼什麼」,到最後的「草太桑草太桑草太桑」。

但因為這次的悼亡意味,每一聲都像招魂一樣,在呼喚著亡靈。當然這是比較中式的理解,並不清楚日本是否也有這種習俗。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草太念出咒語後,還附加了一段祈禱,把悼亡氣息最大限度地揮發出來,這一段恰恰是我看得最難受的一段。

這種難受跟《你的名字》不一樣,《你的名字》是看得揪心,《鈴芽之旅》則有一種窒息感,直到戰鬥結束才散去。

鈴芽最後一次鎖上往門,就像是完成了一次對媽媽的祭拜。某程度上這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掃墓片。馬上就清明節了,也不知道選這個檔期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這一次,新海誠有點不一樣了 - 天天要聞

看到草太那段想要多活一年、一天、一時的禱文時我就在想,好像在國產二次元作品中也見到過類似的台詞,但腦中搜索了很久也沒找到是哪部動畫片,當然主要是因為看得不多。

最終想到的反而是一款叫《古劍奇譚三》的國產遊戲,女主說「世間並無不朽,所有的生靈都是在與天爭命。」

這話的底色是悲觀的,但「爭」字又表現出一股積極的生命力。與《鈴芽之旅》不謀而合。儘管已經過了中二的年紀,但當創傷越來越多之後又發現,某些病好像也可以用中二病來治。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