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2023年03月21日23:42:13 娛樂 3086

《狂飆》有多火。

央視8套9年的視冠。

播放量80億還在不停上漲。

各大衛視循環重播。

很多人不知道演員的名字,但說起他們扮演的角色則如數家珍。

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還要追溯到《士兵突擊》。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01、全員拚命吃《狂飆》紅利

演員紅了幹什麼?

變現,撈金。

扮演大嫂的高葉被稱為「一朝大嫂天下知。」

一個月接了六個代言。

極有高端的頂級轎車。

也有看上去不那麼高級的遊戲。

總之來者不拒。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據傳她的商務價格是100萬一場商業演出,也就是出場費。

廣告400萬管2年的拍攝。

平台推廣,每個平台80萬,一次。

這個價格雖然很便宜,但架不住高葉代言多,短期內吸金能力爆棚。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而且,為了搶進度,趕時間。

她的商務談的都很痛快。

甚至連品牌考察什麼的都不用,只要價格談好了,直接就宣發。

說到底,還是想抓住這個風口。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和她一樣,高啟盛的扮演者蘇小玎也迅速接了幾個商務。

但相比高葉的廣告類型,蘇小玎的類型則顯得有些不那麼高端。

去網紅的直播間,扭捏作態的賣垃圾袋。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為了配合氣氛,跳著油膩的舞蹈。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上老年人的節目,賣保健品。

用《狂飆》里的台詞玩梗,代言遊戲做廣告。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尤其讓人意外的是,在劇中,他扮演的「高啟盛走路」出圈後。

他自己還親自下場參與模仿秀。

不僅沒有圈粉,反而顯得油膩十足。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出席活動,也總是縮著脖子衣服有些瘋批的樣子。

從戲播出到現在,他似乎都在不停的薅著《狂飆》的羊毛。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扮演唐小虎的孫岩和扮演高啟蘭的隆妮都在直播間開始帶貨了。

扮演王秘書的鄭家彬,原本就是模特。

身高188,表現力極強。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直接當起了香氛的代言人。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跟組演員武靜麗也借著《狂飆》中的小五風生水起

又是給樓盤當起了代言人,又是公益大使,又是特邀消防宣傳直播。

從群演一躍成為演員。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老默成了某平台的代言人。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還上了現在很熱的綜藝,現場表演殺魚賣魚,用的也是《狂飆》的梗。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一起參加綜藝的還有扮演唐小虎的孫岩。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扮演李響的李健,也接到了時尚資源,拍了雜誌封面。

他和林家川也是無縫進組。

機會比以前多太多了。

瘋驢子的扮演者王沛祿,每天開啟直播的時候,粉絲的打賞也不少。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最近,《狂飆》劇組又到李健任職的學校去交流。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張頌文也被聘為了榮譽教授。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狂飆》好不好,當然好。

這些演員藉此在這個階段瘋狂撈金,雖然有些急功近利,但似乎也說的過去。

畢竟娛樂圈,人才更替快。

他們能成功,和演技有關,但也和角色的加成有關。

這次紅了,能紅多久都未可知。

何況這樣掙錢又輕鬆又多。

以高葉為例,片酬翻了倍,據說已經漲到1500萬。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但拍一部戲,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2、3個月左右總是要的。

如果遇到認真的劇組,時間再長一點也有可能。

且還要認認真真每天拍戲。

但現在做做廣告,出席個活動,一個月只工作幾天,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人還舒服。

據悉,高葉從《狂飆》播完到目前,僅廣告代言的收入就超過2400萬。

這還不算其他的商業活動。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之前也有人透露過,某藝人參見《披荊斬棘的哥哥》費用是300-500萬。

但某藝人當初的勢頭遠沒有高葉現在火爆。

如果參加,高葉的收入可想而知。

一部戲,紅了,哪怕只有短短几個月。

只要把握住機會,就能一生衣食無憂。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能守住初心並不容易。

張小斐算是一個,憑著《你好,李煥英》走紅之後。

她幾乎沒接廣告代言,也沒有趁熱去拍戲。

而是老老實實繼續和賈玲一起演小品。

一年半才拍了一部戲。

可現在的她和之前相比,聲勢全無。

新片上映,票房慘淡,甚至連差評都沒有。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其實,她的演技氣質都不錯。

春晚表演小品穿的衣服每次都能上熱搜。

要真想帶貨代言,成績不會差。

只是,她的不浮躁現在看上去並沒有太多好處。

很多人直言她吃完了角色的紅利,之後很難再有更大的發展。

這個判斷是真是假,需要時間驗證。

可至少,她讓人們看到角色的能享受角色紅利的時間是有限的。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還有李晨,《士兵突擊》後,上綜藝,拍大片,也有過風頭無兩的時候。

可他的新片《荒原》上映後,票房甚至沒有超過千萬。

同樣曾經極有票房號召力的鄧超,也在今年的《中國乒乓》里吃了敗仗。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在這些事情面前,趁著紅,多掙點,就成了很多娛樂圈裡藝人的共識。

02、《狂飆》里唯一的另類

但偏偏《狂飆》里,出了個異類。

從頭到尾,他對《狂飆》貢獻良多。

在電視劇沒有播出的時候,很多人是沖著他才會去追劇的。

可以說他是《狂飆》走紅的基礎,是墊腳石。

有了他開始的號召力,才有了觀眾入坑後對其他演員的喜愛。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在拍攝過程中,他為很多演員設計的高光場面。

高葉與安欣見面,從樓台上緩緩走下來的鏡頭,就是他設計的。

當時,原本是高葉站在屋裡等著安欣和李響到來。

他到了現場,觀察了燈光和拍攝角度後。

建議高葉抱著手從樓上走下來,從下往上打光。

下樓,踢開高曉晨的玩具,一氣呵成。

這個片段,讓高葉大嫂的形象已出現就立了起來。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包括隨後高曉晨用玩具槍指著j察,也是他設計輔導的。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高啟強和安欣被一根警戒線分開。

正邪對抗的名場面也是他設計的。

這不僅是安欣和高啟強的名場面,也是全劇最有張力的片段之一。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還有表彰大會,在繃帶里藏著手機和李響通話的情節也是他設計的。

此類情況還有很多。

但就在《狂飆》如火如荼的時候,他沒有蹭一點熱度。

這個人就是張譯。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可這看上去反常的舉動對他而言似乎又很常見。

同期他的電影也在播出,可他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簡單宣傳之外,也完全沒有接著劇中角色薅羊毛的行為。

再往前,他演過的大熱的戲很多,但他對每部戲幾乎都秉持了一樣的態度。

不僅如此,在真人秀曾經大行其道的時候,他也是為數不多公開說出自己不是一個能娛樂大眾的人,也不會參加真人秀的人。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這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得話,張譯硬生生的堅持下來了。

張譯不是少年成名,出來演戲的時候已經 27歲了。

此前他在文工團待了10年,也跑龍套也當打雜。

在《士兵突擊》之前,他在《喬家大院》跑龍套,導演問張譯你多大了。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張譯回答27。

那位導演說,你都27了,男演員如果28歲出不來,你就洗洗睡吧。

張譯聽完一身冷汗。

28歲,他遇到《士兵突擊》。

在退伍看天安門那場戲,他哭的淋漓盡致,代入感極強。

可《士兵突擊》紅了的是王寶強、李晨、段奕宏。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他想自己28了,還沒紅,要不就放棄?

可和之前比,終歸是有了片約。

他又咬著牙,堅持了一下,等來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片子評價很高,可受眾不廣,他依舊是三線開外的演員。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也不知道他在午夜夢回的時候鼓勵了自己多少次。

直到2017年《雞毛飛上天》,他才得白玉蘭,成了主流的男演員。

這一天他40歲的他等了20年。

可紅了之後,他幹什麼了呢?

他什麼也沒做,還是和以往一樣拍戲。

不上綜藝,不接代言廣告,不參加任何商業活動。

完全沒有想趁著火「打劫」的意思。

他哪裡來的底氣?

03、作品才是最大的保證

張譯的底氣大約來源於對自己工作的認可和認真。

他說:「我始終是一名演員,我始終也要當一名好演員。」

因為認真熱愛,他不在乎能紅多久。

所以,不沾光也好,成為墊腳石也好,天都不會後悔。

但恰恰是這樣,反而讓他有了紅的長久的資本。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紅海行動》、《刀尖》、《一秒鐘》、《我和我的祖國》、《金剛川》、《懸崖之上》《狙擊手》、《萬里歸途》、《滿江紅》等一部接一部的作品,讓他霸屏。

在《重生》《重生之門》這樣的網劇里他也表現的可圈可點。

他用作品代替了喧嘩,就這麼一路紅了下來。

很少重複用演員的張藝謀,連續幾部戲啟用他當男主角。

他主演的電視也好網劇也好,收視都不錯。

就在《狂飆》的演員們都還沉浸在《狂飆》巨大的紅利中時,他早就再度啟航了。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他主演《他是誰》開播了。

同樣,他也只是例行宣傳了一次,再無其他動作。

雖然不是黃金時段,但一播出,收視立刻登頂。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四天之後依舊保持勢頭,且收視絕對數字有增無減。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進入3月10日以來,好戲扎堆。

和《他是誰》同類的《迴響》導演是馮小剛。

主演宋佳王陽人氣極高。

劇中的客串龍套都是張嘉益、黃軒、徐帆這樣的資深演員。

從演員陣容到拍攝手法,極具競爭力。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人氣小花和井柏然的《歸路》。

偶像劇《花琉璃軼聞》。

還有毛曉彤和張麗的《心想事成》。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獲得台網收視冠軍,沒有兩把刷子可不行。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在劇中,張譯依然扮演了警察

這次他一改《狂飆》中單純和隱忍。

化身說話沖、脾氣爆,脾氣耿直外形粗糙的刑警隊長衛國平。

一舉一動透著豪邁和堅定。

《他是誰》是根據白銀案和南大案改編作品。

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很多案發現場。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在堆積如山的垃圾堆里翻屍塊。

潛到下水道里摸證據。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為了讓表演更逼真,張譯一個猛子就扎進下水道渾的看不清的水裡。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整部戲個人形象全無,鬍子拉碴。

穿著磨得掉皮的皮夾克,花白頭髮,完全一副老男人的樣子。

可就是憑著這樣一個個細節真實的演繹。

憑著對一幕幕場景認真的打磨。

這部戲再度登頂。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相比年代劇與合家歡,懸疑劇的受眾相對要小得多。

即使如此,《他是誰》還是殺出了重圍。

現在,已經沒人再去說張譯在《狂飆》里的安欣了。

人們已經開始討論衛國平最後到底是怎麼破的案。

j察局裡的內鬼到底是誰?

不知不覺中,他走出了《狂飆》。

但是他沒有熱度了嗎?並不是,他又打出了一把王炸。

04、撈金是本能,堅持是選擇

擔心不紅了,怕沒機會了,利用機會撈金無可厚非。

畢竟這些成績也是演員自己扎紮實實演出來的。

但堅持做演員的初心,不迷失在眼前的名利中。

經得住掙快錢的誘惑,則是一種選擇。

這兩種做法,沒有對錯之分。

不靠《狂飆》,張譯靠著《他是誰》又成了收視第一 - 天天要聞

只是,作為藝人,在掙錢的同時,能堅持做好本職工作。

能扎紮實實用作品和角色說話。

或許比掙快錢看上去要體面的多。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