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2023年03月15日20:35:06 娛樂 1318

繼《跑男》之後,鄧超又在綜藝節目《哈哈哈哈哈》中挑起了大梁。

近些年,鄧超給人的感覺就是專註於搞笑,就連上春晚都剋制不住那顆想要搞笑的心,成為全場最歡脫的表演者。

其實,鄧超的搞笑,換一種角度看,也是另一種專註和認真。

在鄧超參與錄製的節目中,他大多在團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氣氛帶動者,節奏把控者,就像團隊的團魂。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表面上看來,一群大男人嘻嘻哈哈地玩鬧著就把節目錄了,看似是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

導演可以決定遊戲環節,但無法決定每個最直觀的表現形式。

尤其是在鄧超這個位置,他需要考慮什麼樣的搞笑是觀眾喜歡看的,什麼樣的表現才能讓觀眾開懷大笑。

所以說,能把搞笑做到自然真實,也是一種功力。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同時,當搞笑的鄧超認真起來、也是非常拼的。

在最新一季的《哈哈哈哈哈》中,五哈成員一上來、就面對一場「真男人」之間的對決。

在東北的冰天雪地里,他們與退役軍人展開激烈的摔跤對抗。

很明顯,大家都是嘻嘻哈哈的當玩笑,圖個樂呵,根本沒把這當作一場競技。

要麼跑掉,要麼直接放棄掙扎被軍人摔倒。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但鄧超不一樣,即便他明知道自己贏的幾率不大,依然拼盡了全力。

面對競技,他明顯有著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雖然最後還是他輸了,但他雖敗猶榮,與他對抗的退役軍人也對他連連稱讚。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還有一場戲、是五哈成員在東北虎養殖基地進行雪地足球比賽。

因為王勉根本不會踢足球,導致鄧超一隊連連挫敗。

這種情況下,鄧超依然很認真地面對每一次進球的機會,奮力一搏。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在他身上,不到最後關卡就不放棄。

這讓大家看到了「搞笑超哥」的另一面。

或許恰恰是「那一面」、才是鄧超真實的一面。

而「搞笑」只是他選擇的工作、事業、是正兒八經「演」出來的。

我的印象中,鄧超是不適合搞笑的。

正確一點的說法是「他並不想走搞笑路線」。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但是結婚後,發現他在「搞笑」的路上越走越遠。

綜藝節目一個接一個地參加,戲反而沒演多少。

要不就自己做導演,可是他導的那兩個喜劇片都不是很理想。

感覺他是在為了老婆孩子改變自己的路線和風格,曾經的他、像是一個深沉憂鬱的內斂男子。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結婚後,他接戲似乎也很謹慎,愛情片幾乎都沒有演過,吻戲一類的更是沒有印象。

顯然,愛老婆,愛孩子,想要給他們一個正面積極的形象,給他們一個開心快樂心裡只有家人的感受。

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男人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敬佩的。

畢竟結了婚,再出來拍卿卿我我的「熱火」劇就不太好了。

雖然說那是「職業」,是「工作」,但是從人們「自私的基因」來看,沒人不在意自己的伴侶去跟別的異性親親熱熱。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這樣看來,鄧超這些年來的「搞笑」路線就有些「強行搞笑」的味道了。

希望他是真的喜歡這些更「輕鬆」更「簡單」的「工作」吧。

要不然,怎麼突然給人帶來了一點「心酸」的錯覺呢?

不過是個綜藝節目,鄧超卻如此「較真」,莫名有點「心酸」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