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2023年02月07日20:59:03 娛樂 1262

今年春節檔,有一部特殊的動畫電影,《深海》。


這部電影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採用了首創的粒子水墨效果,巧妙運用了絕美的畫面,為觀眾帶來的震撼的視覺效果。


在故事題材上,不同於已經趨向於類型化的《熊出沒》,而是關注到特殊群體——兒童抑鬱症患者的心理狀態,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將其外化出來,達到共情的藝術效果。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作參宿的小女孩,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她在家中得不到重視,倍感壓抑,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墜入海中,開始了海底的探險。


電影上映十幾天來,票房目前不瘟不火,口碑評價兩極分化。


在春節檔期放映這部電影,其實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這部電影很難稱得上是合家歡,首先這是一個抑鬱症患者為主角的題材,註定了不會歡樂。


但是,票房失利並不僅僅是因為題材不合適,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電影的特效做的相當用心。製作團隊花了7年的時間,對動畫效果進行打磨,在影片中融合上百種色彩,使得海水五彩斑斕,人物肌膚的紋理可見,連毛髮都十分生動,實在是一場視覺盛宴。


但是在視覺精心設計的同時,也設計了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鏡頭與畫面,比如參宿身上被沾染了一些不明物質,看起來讓人有一些生理上的不適。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視覺美學,《深海》還需要進一步的精進。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在劇情方面的邏輯硬傷。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首先,人設單薄。


主人公參宿一出場就是一個很喪的小女孩,完全沒有孩童的天真和活潑,甚至連一點點可愛都沒有。


所以南河才會說她晦氣。


正因為如此,觀眾看的時候,很難能夠帶入到小女孩的情緒中。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在故事當中,她的主動性也很差,雖然一心想要找到媽媽,但是並沒有做出與之相匹配的行為,所以人物顯得十分單薄。


在最後40分鐘的時候,觀眾才會恍然大悟,當了解到她的真實經歷之後,也會對主人公有一些情感上代入,但是未免太晚了些。


從劇作上來講,這個包袱必須在最後抖開才會有效果。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所以,前邊還需要設計更多讓女孩個性豐滿的元素。


再說船長南河,他和小女孩互相救贖的設定很好,但是這個人物本來和女孩是萍水相逢,但是後來為什麼願意幫助參宿了呢?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故事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原因,轉折十分生硬,從而導致這個人物也很難立住。


另外,劇中雖然涉及到了一些人物,但是真正刻畫的只有參宿和船長南河,船上的船員以及遊客的形象都是模糊的。


他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是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這也導致了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很難代入到故事當中。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其次,敘事混亂。


參宿一心想要找媽媽,在海中遇到了一幫人,但是,她接下來並沒有找媽媽,而是在飯店呆了下來。


在飯店的戲份也沒有什麼核心事件的支撐,只是一味的表現飯店的口味不好,所以要改進飯菜的口味。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其實在這個階段,如果設計一些參宿找媽媽的細節以及障礙,故事會變得非常好看。


很遺憾的是,參宿只是默默的在餐館打工,並沒有真正的推動劇情往前推進。


這也導致了故事後繼乏力,看的人昏昏欲睡。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不過,這部戲也有讓人驚艷的地方。


最後的時候,影片揭開謎底,原來剛才發生的一切,都是參宿在彌留之際的潛意識,而南河,就是在關鍵時刻救了參宿的男人。


此時的細節設計的很好,現實世界和幻想世界相互映射,用幕布隔開了生死兩界。當我們看到參宿拚命的想要撕破幕布邊界找到南河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內心焦灼。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經歷過生死考驗,儘管媽媽並沒有出現,但是參宿卻從南河那裡汲取了心理營養,而這,也促使她有勇氣活下去。


導演田曉鵬說過,他一直想要做這個作品,正因為如此,他才願意蟄伏七年磨一劍。


我們從電影中,可以感受到導演的誠意,他其實完全可以不必選擇這個致郁的題材,但是,當他從選擇了這個不太討巧的題材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應該尊重他。


邏輯混亂,人物單薄,《深海》票房撲街不能全怪題材不合適 - 天天要聞


雖然影片的確沒有十全十美,但這一份誠意值得肯定,這一份表達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見。


「獻給走過長夜的你」,不僅僅是一份關懷,也是黑夜裡的一束光,又有誰知道,不會有人看了之後,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氣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基因共振,雜技劇《戰上海》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第七度回歸上海文化廣場,並迎來第200場紀念演出。為紀念這一重要時刻,演出結束後將設置特別活動,可歌可泣的紅色讚歌將在舞台上再次奏響。此次回歸,《戰上海》將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解放前夕的大上海,見證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而不懈奮鬥的壯麗青春。自2019年首演至今,《戰上海》...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 天天要聞

在「槍炮聲」與「吶喊聲」中穿梭,顧正紅紀念館沉浸式導覽劇首演

7月1日,《初心正紅》沉浸式導覽劇首演活動在顧正紅紀念館舉辦。該劇以「參觀導覽+劇目演繹」的融合形式,帶領市民遊客回溯紅色歷史,賡續精神血脈。作為「光榮之城」2025上海紅色文化季主題活動之一,本次沉浸式導覽劇由普陀區文旅發展管理中心聯手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舉辦,旨在深入推進館校協同育人體系融入高校...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 天天要聞

紅色經典歷久彌新,雜技劇《戰上海》7月3日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

7月3日,雜技劇《戰上海》將在文化廣場迎來第200場演出。從2019年首演至今,這台由上海雜技團、上海市馬戲學校聯合創排的紅色主題雜技劇《戰上海》以創新重塑經典,帶領觀眾重回76年前解放前夕的大上海,感受革命先輩為理想和光明的不懈奮鬥,贏得了觀眾與業界的廣泛讚譽。第200場演出結束後,劇組還將設置特別活動,讓可歌...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 天天要聞

年代劇還能怎麼拍?導演、製片人、媒體人一起出招

2025年7月2日刊 | 總第4015期6月12日下午,由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與時代同行」海上視界學術沙龍第十期——「流金歲月照進時代腳步:用當下視角呈現年代故事」,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作為此次系列學術沙龍的收官活動,上海視協特別邀請重磅嘉賓著名主持人林海、知名製片人楊曉培、文藝評論家李星文、知名導演程亮,與...
7月26日來汕尾睇黃品源巡迴音樂會!購票攻略來啦 - 天天要聞

7月26日來汕尾睇黃品源巡迴音樂會!購票攻略來啦

7月26日周六20時,2025黃品源「品味」巡迴音樂會將在汕尾體育館開唱。從情竇初開的《小薇》到情深似海的《海浪》,從《那麼愛你為什麼》新穎的對唱rap到《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的傷心落寞,無數人的青春歲月都在黃品源的音樂中緩緩流淌。「最愛你的人是我,你怎麼捨得我難過……」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們借著他的詞來表達那些...
電視劇里的認罪認罰套路,現實中竟有人正在經歷! - 天天要聞

電視劇里的認罪認罰套路,現實中竟有人正在經歷!

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以法之名》,其中關於認罪認罰制度的情節,更是如同一顆深水炸彈,引起了法律圈和大眾輿論的討論,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關乎無數人命運的法律制度。在劇中,辦案機關竟然把減輕刑期當作誘餌,誘導犯罪嫌疑人簽訂認罪認罰具結書 。
銳評丨潮汐車道引老外圍觀!我們的習以為常,他們的驚呼一嘆 - 天天要聞

銳評丨潮汐車道引老外圍觀!我們的習以為常,他們的驚呼一嘆

「現在是2025年,但是中國已經生活在2050年!」讓外國網友發出這聲感嘆的,是一名外國博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北京潮汐車道變道視頻。視頻中,兩輛作業車舉著機械手臂,逆流而上,像拉拉鏈一樣,將潮汐車道的移動隔離帶推向內側歸位。視頻雖然只有短短32秒,播放量卻已超過240萬。外國網友紛紛感慨:「中國總是領先別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