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引進人才6.3萬人……今(19)日,重慶市人力社保局2022年四季度新聞發布會舉行,從就業、社保、人才等方面曬出2022年重慶人社「成績單」,同時,描繪出2023年人社工作「路線圖」,快來看看哪些與你有關。
穩就業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
發布會上,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辛介紹,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7.8%;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控制在5.5%以內,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具體來看,動態集成全市2100餘萬勞動力就業需求及100萬餘戶企業用人需求,培育勞務經紀人、就業導師等2.6萬名,建成零工市場(驛站)74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6.9億元,扶持創業3萬餘人,帶動就業10萬人。
強保障
累計簽發電子社保卡1593萬張
數據顯示,全市城鄉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572萬人、614萬人、752萬人,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97%,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結構優化為56:44;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3590萬,累計簽發電子社保卡1593萬張。
聚人才
全年引進人才6.3萬人
過去一年,全年引進人才6.3萬人、同比增長6.8%;新招博士後1066人、同比增長5%;全市專技人才218萬人,高、中級職稱佔比達50%;全市技能人才503萬人,高技能人才佔比增至31.4%、西部領先。
同時,建設全國首家國家級數字經濟人才市場,建成北碚、巴南、永川、兩江新區4個分市場;建設全國首個「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培育數字技能人才5萬人,全市數字技能人才達到66萬人。
優服務
職稱申報評審實現網上辦
2022年,全市職稱申報評審全面實現了網上辦,過去一年,市人力社保局在優化職稱管理服務方面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謝辛表示,2022年,在全市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平台上建成了職稱申報評審系統,實現職稱申報關鍵要件跨庫協同比對驗證功能;全面推廣使用職稱電子證書,採用信息手段規範職稱證書辦理、管理。
市人力社保局還開展了急需緊缺職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編製工作,覆蓋1.5萬餘家企業,數據樣本涵蓋招聘求職人數超100萬人。據透露,當前重慶緊缺程度前三種的工種分別是車工、汽車裝調工、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川渝人社「五件大事」「十件實事」「六項舉措」和兩批便捷生活行動落地見效,40項「川渝通辦」全年互辦業務48萬件。
謀未來
確定2023年四項重點工作
發布會上同樣明確了2023年重慶人社的四項重點工作,具體怎麼干?
一是全力以赴穩就業,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就業影響評估機制,紮實推進就在山城、渝創渝新、巴渝工匠、千億躍升、渝你同行五大工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二是提質增效惠民生,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深化社保擴面提質、基金管理提升兩大專項行動,推廣「渝保渝快」品牌服務矩陣。
三是廣聚英才促發展,優化重慶英才計劃,實施重慶英才集聚專項,加快引育「滿天星」行動計劃人才,體系化打造卓越工程師隊伍和巴渝工匠,優化「近悅遠來」人才生態。
四是優化服務強保障,持續打造人社西部數據實驗室、「智慧人社」「一庫四聯盟」「就業數字大腦」等數據平台,拓展「15+5」人社便民服務圈,切實提升數智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實實在在的新感受。
上游新聞記者 譚旭
編輯:夏洪玲
責編:吳忠蘭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