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我就是演員》後,吳彤導演又打造了一部同類型的綜藝——《無限超越班》。
憑著吳鎮宇批評「流量鮮肉」接吻戲還要考慮粉絲的一席話,這部綜藝隨之也有了很高的熱度。
更有人說是「香港演員整頓內娛流量明星」。
可儘管表面上將自己包裝的很正能量,但扒開來看,實則又是一部依靠「製造爭議」博熱度的一般綜藝。
「摳圖」成龍、劇本痕迹明顯、「看碟下菜」,這部綜藝暴露的不止是吳彤導演的水準,還有內娛野蠻生長的四類問題。
一、綜藝低劣「劇本」盛行
在最新一期的《無限超越班》中,繼《王牌對王牌》後,吳彤導演又演繹起了「情懷殺」。
在張可頤和鄧萃雯等人重現完《金枝欲孽》中的經典戲碼後,在場年紀最小的新生愛豆劉耀文就面無表情地說:「沒有看到你們的對手戲,可以再重現一下嗎?」
對著兩位演藝圈的前輩,作為新人演員的劉耀文,提出這番要求本身就有點怪異,更別說其他人聽到後都沒有覺得不妥。
很明顯就是一位cue流程的「工具人」。
而這一句話也為幾分鐘後的「重逢」鋪墊好了路。
就在鄧萃雯和張可頤演著的時候,突然一個人推門而入,也就是佘詩曼,三人曾一起合拍過電視劇《金枝欲孽》。
兩人在看到佘詩曼後,都露出一副驚呆了的表情,張可頤更是說:「我們十八年後,竟然在這裡重逢。」
這一句話也真實地反應三人之間的關係,如果是真的好朋友,哪怕再忙也不至於十八年不見。
而如今幾人為了片酬才重聚,在舞台上表現有多麼親密,強行煽情屬實讓人尷尬。
這招「重逢賣情懷」的戲碼,吳彤導演也是屢試不爽,在《王牌對王牌》中不知道實踐過多少次了,如今在新綜藝中又試。
而《無限超越班》如此低劣的「劇本」痕迹,還不止出現了一次。
在藝人們報到的第一天,范世琦就因為遲到故意被爾冬陞、惠英紅冷落。
因為節目組通知的是早上九點鐘到現場,而范世琦到的時候表上顯示的時間已經是九點十分。
此時其他的藝人已經下樓層去開「班會」了,姍姍來遲的他儘管表明了自己道歉的態度,但還是被惠英紅一句「不接受你的道歉」回懟。
再來看看其他人又是什麼時候到的呢?
最早到的是劉耀文,節目表示他是早上八點就到了,整整提前了一個小時。
第二個到的是韓雪,八點半到的。
此時鏡頭一轉,偌大的辦公室只有這兩位「早到的鳥兒」,但牆上的鐘竟然顯示是十點零五分。
這和節目組「誇耀」的時間簡直牛頭不對馬嘴吧。
既然最早的兩位都是十點多到的,那范世琦九點十分到,怎麼會就成了最晚的那個呢?
更戲劇的是,在網友發現這一茬漏洞後,節目組竟然偷偷地將時間P了。
而如果是側面不好P的角度,就直接給鐘錶模糊化,不得不說欲蓋彌彰的意味很明顯。
時間能P,成龍也能P。
作為《無限超越班》最大的咖,在演員的點評環節,成龍每次的評價都是切近景。
好不容易有個遠景,此時正值惠英紅剛發完火回來,爾冬陞、吳鎮宇等人都十分關心地望著她。
而此時成龍大哥的眼神,卻十分專註地看著台上,表情也是一變不變,摳圖技術也很粗糙……
《無限超越班》插著香港資深演員幫助年輕藝人自我超越的「鳳頭」,內容卻是一片「雞毛」,如此明顯卻低劣的劇本,就差寫在自己臉上了。
如今綜藝有劇本已經成為一個觀眾心照不宣的「常識」,之前趙麗穎就在採訪中爆料,表示綜藝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劇本。
大張偉和楊迪也透露過。
但曾經的綜藝,例如《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等,都是帶給人們歡樂的「下飯菜」。
可如今,人們對於這些真人秀,卻是很難看下去。
為了讓節目有更好的呈現並且節約時間,有劇本沒問題。
但劇本也有「好劇本」和「爛劇本」之分,是什麼時候,綜藝節目的劇本開始朝著「博流量」、「低質」的方向發展。
在今年這季的《奔跑吧兄弟》中,白鹿就因為說了一句冰箱裡面有碗,就被一眾明星嘲笑。
沙溢更是「無知」地問道:「是頭天晚上的剩菜嗎?」
不可否認明星是一個高收入群體,他們的許多生活習慣跟「普通人」不一樣。
但沙溢也不是生來就含著「金湯匙」出生,難道家裡從小到大就沒有吃過剩菜嗎?
說出這樣的話除了提前安排好的,實在想不到他以何種腦迴路說出這樣的話。
而此類「劇本」除了可以挑起對立,獲得話題度,什麼積極的效益都沒有。
由此看來,綜藝劇本低劣,已經不是《無限超越班》一家的問題,綜藝的主要作用是給觀眾歡樂,不是講道理、煽情、炒話題。
如果內容質量高,給觀眾帶來歡聲笑語,何愁需要用這種方法去「搏出位」。
二、導演們的「無理」要求
在周潔瓊自我介紹完過後,張可頤便問她:「如果我挑選你演一個劇,但是我不要你化妝,可以嗎?」
周潔瓊一口答應,表示沒有問題,可接下來張可頤的另一個要求,直接讓她驚掉了下巴。
「三天不吃飯,三天不睡覺可以嗎?」
張可頤接著又補充了一句:「我要你一個狀態」。
惠英紅立刻打斷,表示自己不認同,「工作就是工作,為什麼要三天不吃飯三天不睡覺」。
對此張可頤給出的解釋是:「但是如果她演的是一個垂死的人」。
爾冬陞聽後也加入了張可頤的戰隊,說自己也讓過演員不要睡覺,這讓張可頤瞬間就有了底氣,大喊一聲:「對呀」。
演藝圈的片酬向來很高,而其中有些拿錢還不幹分內之事的明星,替身、摳圖、數數字……也破壞了演藝圈的口碑,讓人們覺得演員拿這麼多錢就該什麼苦都吃。
如果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演繹,完全沒有問題。
但像張可頤提出的「三天不吃飯三天不睡覺」,只為演出垂死人的狀態,這個要求屬實有點無理了。
如今化妝技術發展很快,畫出垂死人的神情完全不是難事。
而演員最重要的是「演」,沒有演技的演員,才需要靠外在力量逼迫自己去成為劇里的人。
張可頤如此理直氣壯的說出這番要求,看來在演藝圈裡並不是少見的事情,明明靠演技就能解決的事情,卻要通過損害身體的辦法去達到所謂的「效果」。
苗苗在演《芳華》的時候,馮小剛就為了讓她更入戲,讓其他演員孤立她。
一開始大家還會習慣性地和苗苗講話,但每次都礙於馮小剛的要求,話講一半演員們就說「不行不行,不能跟你說」,然後就走了。
馮小剛為了達到「效果」的方法,逐漸模糊了苗苗分辨戲裡和戲外的邊界,導致她的精神逐漸往消極的方向去遊走。
在苗苗自己寫的「給何小萍的一封信」中,她這樣描述道:「這是我第一次想把你抽離開我的身體……站在陽台上的我居然想要跳下去。」
如果演員需要靠經歷角色的經歷去入戲,那就不是演戲了,而是拍紀錄片。
而一個好的導演,肯定會用更好的方式去引導演員進入角色,而不是用損害演員心理身理健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拍攝電影的效果。
三、名利場中的「看碟下菜」
在選擇港圈前輩合作的環節里,面對爾冬陞、吳鎮宇、惠英紅等知名演員的時候,藝人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可當到了車保羅時,卻沒有一人站起來。
氣氛一度很尷尬,見此情況,車保羅十分真誠地站起身,說著一口標準且流利的普通話,發自肺腑地邀請各位藝人可以和自己這個「小老頭」玩。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台下的藝人卻還是不為所動,最後也只有許魏洲一個人站了起來。
藝人要和港圈前輩合作翻拍的電視劇,都是十分經典且被人熟知的電視劇,像車保羅拿的就是《鹿鼎記》。
如果是陳小春來當這個「導師」,現場還會是這樣沉默的場面嗎?
從這個片段也能看出,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看碟下菜」終究還是多數人的選擇。
之前蘇翊鳴獲得冬奧會的冠軍,林更新就因為一句「我跟他還算熟」被網友罵「勢利眼」。
因為在蘇翊鳴十歲的時候,曾和林更新合拍過《智取威虎山》。
當時年紀尚小的蘇翊鳴還十分喜歡這位「哥哥」,經常在社交平台上艾特林更新。
但林更新卻從來沒有回應過,直到2022年蘇翊鳴在冬奧會上奪冠,林更新這才屁顛屁顛跑到蘇翊鳴的微博下評論一句:「送我上去,我和他還算熟」。
想巴結蹭熱度的心思直接寫臉上,這麼勢利的行為也怪不得網友對他一片評判。
而在娛樂圈,沒有名氣也意味著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2016年,沒什麼名氣的彭楚粵和組合參加一檔綜藝,挑戰吃非常辛辣的火雞面。
彭楚粵也是辣得滿頭大汗,主持人就提醒他桌子上有『牛奶』可以喝。
被辣得暈昏頭腦的他便直接拿起來喝,刺鼻怪異的氣味讓他停滯下來。
隊友肖戰來拿一聞,便發現這壓根不是牛奶,而是一瓶油漆。
嚇得彭楚粵立馬去到醫院,節目組如此踐踏人尊嚴健康的行為,讓網友都為這個沒有名氣的藝人抱不平。
但沒想到,彭楚粵卻自己替節目組澄清,表示自己是因為火雞面太辣進的醫院。
無獨有偶,憑《火星情報局》有點名氣後的大鎖,也在綜藝里爆料。
自己還不出名的時候,就因為沒有主動和某位藝人打招呼,沒有想到就惹惱這位大明星,將他帶到了一間屋子裡狠狠訓斥了他一頓。
雖然人為自己著想、自私一點、勢利一點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但趨炎附勢的同時,又欺凌比自己弱的。
以此彰顯著自己那麼一點點的名氣和權力,如此兩副面孔,的確值得被批判。
四、「戲精」泛濫
有的明星的「戲癮」不僅限於滿足於劇里,還有要加上綜藝里。
出道六年的沈月,大大小小的活動也參加過了,但如今站在《無限超越班》的舞台上做自我介紹,第一句話就一副想要哭的表情,聲音也是顫抖的。
但她卻說她平時不會這樣,在片場也不會這樣,這讓香港前輩們紛紛投來了質疑的眼光。
可下場的時候惠英紅和許紹雄還是來安慰了她,而沈月,面對兩位前輩的安慰,竟然露出了驚恐的眼光。
身體也縮在一起,這與她所說的「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好像是兩碼事吧。
雖然沈月的這一段「脆弱感」有很多粉絲說是「社恐人士」的真情流露,但對於出道六年的沈月來說,還是保持懷疑態度吧。
如今在綜藝上展現「戲精」本領的藝人不在少數。
繼張柏芝說自己連續三個月沒有睡覺後,吳宣儀就說自己小時候曾被一輛車撞飛了五六米還沒事,更語出驚人的說吃巧克力是因為自己貧血。
華晨宇在錄節目的時候批楊冪裙子太短,自己一副保守男孩的樣子,結果孩子都有了。
趙櫻子為了讓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在節目中的選花環節故意選了一盆假花,還旁敲側擊的讓導演把這段剪進去。
只能說與其用虛假誇大的方式刷存在感,還不如多提升點演技過好自己的生活吧。
《無限超越班》所映射出來的內娛四類問題,早已存在良久,這也不單單是藝人改變就能改變的。
導演們多沉下心,放棄依靠炒些爭議話題提高收視率、拋掉為了所謂的作品效果而犧牲演員健康的觀念,或者說是營銷手段,打造更好的綜藝影視劇。
才是證明自己實力,贏得觀眾青睞的更好路徑。
藝人們多提升自身素養,取下「看碟下菜」的「有色眼鏡」,潛心鑽研演技,有好的作品觀眾自然會記得你。
------------------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