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線的懸疑犯罪作品還是比較精彩的,比如和《掃黑風暴》有一拼的網劇《罰罪》,尺度之大讓觀眾看得意猶未盡。劇中設計了很多懸疑元素,並且通過預埋的伏筆一點一點引申出大案中牽扯的關鍵人物,是非常精彩的呈現。
還有《執念如影》,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就有較高的熱度,故事將視角放在了緝毒警察和毒販的身上,為了找尋一樁車禍背後的層層真相,抽絲剝繭班的破案手法令人稱奇。
還有古裝懸疑劇《唐朝詭事錄》,這部劇採用單元格的方式講述驚奇的連續故事,細分成8個模塊,每一個部分的刻畫都很細緻,讓觀眾看得非常過癮。該劇收官之後,觀眾一直等著更好的懸疑犯罪劇上線,這不,《回來的女兒》如期而至。
該劇播出到現在,劇情面臨著很大的爭議,甚至有傳言稱將會爛尾。只是,作為一部僅有12集的短劇,內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從前期的劇集中也能看到足夠的懸疑元素,現在播出8集就下定論會爛尾會不會太早了點。
目前來看,演員的演技也遭到了不少吐槽,作為主演的梅婷依舊是全力輸出比較紮實的演技,從最初的飽受好評到現在一直比較穩定,王硯輝同樣如此,演技精湛,但質疑聲最多的是青年演員張子楓,她又把這部劇拉下神壇?
01
梅婷的「三張臉」,是對實力最好的證明
《回來的女兒》講述的故事比較有吸引力,90年代的潭嶺小鎮,從孤兒院跑出來的陳佑希準備調查好友小秀失蹤的原因,出其不意的來到李承天一家成為了他們失蹤多年的「女兒」,沒想到李家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的秘密,背後的真相一點點浮出水面。
劇集播出到現在,可以看到整體的節奏還是非常快的,製造出了足夠的懸疑氛圍和轉折點,讓整體的劇情緊湊、同時又有足夠的吸引力。圍繞著劇中的懸疑元素,該劇該採用類似電影的鏡頭語言,將張弛有度的橋段升級的更加經典。
目前來看這部劇的劇情爭議比較大,有觀眾認為出現了很大的漏洞,很多細節的設計不合理,與前面劇集是對應不上的,這些暫且不議,從演員的表達來看,該劇還是可圈可點的。
作為主演的梅婷是全劇中很有吸引力的角色之一,她飾演的廖穗芳作為李家的半邊天,身上隱藏的秘密太多了。如果那盤錄像帶沒有意外流出,或許很多的真相還被隱藏,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推波助瀾的效果,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
梅婷作為劇中的實力派,在表演上有很多的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她在面對不同情境時出現的「三張臉」,給太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笑裡藏刀的「陰森臉」、當面對突然回家的「女兒」時,她絲毫沒有隱藏自己的懷疑,笑中有巨大的威懾力;比如裝模做樣的「柔弱臉」,當舊日情人王重江的幾句花言巧語就能讓自己迷惑時,她在看到李承天時的複雜和內心煎熬又是一副弱女子的假象;比如陰冷沉鬱的「邪惡臉」,當她執意把陳佑希送到精神病院時,那種決絕和毫無人情的臉上寫滿了「惡人」這兩個字。
可以看到,梅婷的演技很細膩,對細節的把控也極為精準,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鮮活的廖穗芳,似乎這真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個人物,很有代入感。
02
張子楓被質疑,演技還是很穩的
真是沒對比就沒傷害,但是對比來對比去,張子楓的演技還是有的,細節也處理的很好,斷然比不上資歷更深的前輩,這本應該是可以理解、包容的。
張子楓在劇中擔綱女一號陳佑希,這個角色從剛開始出場的時候就有一股靈動性,把一位在福利院生活、長大的孩子的性格特徵都表達了出來,對外面的社會小心翼翼,對陌生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等。
當陳佑希來到李承天一家成為他們失蹤多年的「女兒」後,她的那種小心翼翼發揮到了極致,為了不讓廖穗芳起疑心,她要應承著每件事情,還要暗中尋找小秀失蹤的線索。
從諸多的評價來看,張子楓的演技遭到不少吐槽,有觀眾表示她在表演的時候有很多鏡頭顯得非常獃滯、單一,而且在看別的東西的時候總是一副冷臉的樣子,完全沒有根據角色的心理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情緒管理確實需要加強。
不過,如果分析一下陳佑希這個人物的設定,或許就會明白張子楓為什麼會這樣表演。
首先,陳佑希得知自己失去了好友小秀,她的心情本就是非常沉痛的,在進入李家後又知道了更多的秘密,她的擔心、彷徨和無助都已經表現了出來。再者,作為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她和社會上的孩子必然是不同的,這是成長環境所影響的。
總而言之,在《回來的女兒》這部劇中,不僅有實力派梅婷和王硯輝帶來了精彩的角色,張子楓塑造出的人物同樣是值得肯定的,更不存在將整部劇拉下神壇這麼一說。你認為誰的塑造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