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2022年12月22日22:41:09 娛樂 1401

說起「大衣哥」朱之文,相信大家都聽過他唱的歌。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一直是那個樸實的農民歌手,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生活條件,這原本是一個勵志的故事,然而成名後發生的一切,讓人看清了很多人性的認知。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成名之路

朱之文在爆火之前,是山東菏澤單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因為父親去世的早,母親一直靠打工維持家裡的生計,年幼的朱之文見母親辛苦,便輟學回家做農活。

一直以來,朱之文都沒有什麼夢想,在他看來,能夠吃飽穿暖已經很好了。

不過,雖然生活困難,但他平時很喜歡在農田裡唱歌。每次他一唱,整個農田都回蕩著他的歌聲,同村的鄉親們總會給他鼓掌叫好。

雖然對唱歌一直懷抱夢想,但他沒指望過通過唱歌掙錢,只把這當成個愛好。

只是,有一次朱之文的朋友知道他唱歌很好聽,就邀請他在婚禮上唱歌。

這是朱之文第一次通過唱歌拿到錢,雖然不多,但是朱之文已經非常知足,他覺得自己能利用業餘時間做喜歡的事,補貼一點家用就夠了。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2011年,42歲的朱之文外出打工,因為學歷低,他只能做著搬磚頭這種工作。

閑來無事時,工地的同事知道他平日里喜歡唱歌,經常讓他唱一首,給大家放鬆一下。

每次工友們都給他熱烈的支持,雖然都不專業,不過工友們都知道朱之文唱得很好。

當時山東衛視有一檔專門面向百姓的綜藝,非常火爆,工友們全部慫恿朱之文去參加比賽試試。

當時,大家都勸說他,反正報名不要錢,去試試唄,萬一能拿到獎金呢。

朱之文心動了,在距離報名截止時間只有兩天的時候,他火急火燎的穿了件軍大衣便坐上長途車,去了比賽現場。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他怎麼也不會料到,這個決定將改變他的一生。

登上舞台的那天,他身穿一件軍大衣,第一次在舞台上面對鏡頭的他十分緊張。

他的自我介紹都說的斷斷續續,看著他連話都說不清楚,現場的觀眾和評委對他並不抱希望,他們覺得這應該又是個來蹭電視熱度的人。

但當朱之文開口唱歌時,他卻像變了個人一樣。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直接鎮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當他唱完,現場安靜了幾秒之後,觀眾和評委為他報以熱烈掌聲。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不過他這樣的表現卻讓評委質疑他是個「假農民」,因為他唱的實在是太專業了,不像是一個從沒學過音樂的人。

甚至還有的評委懷疑他假唱,因此在詢問完他的經歷後,評委又讓他清唱了幾句《駝鈴》,他依然穩定發揮,現場再一次為他報以掌聲。

評委立即宣布,朱之文直接晉級半決賽!

成名後的煩惱

在節目中播出後,「大衣哥」朱之文的出現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大衣哥」的名字也開始登上大大小小的版面頭條。

經人介紹下,朱之文又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中,同樣是以「百姓自娛自樂」為宗旨的節目,最終獲得年度決賽的第五名。

2012年,他更是一舉登上了中央電視台龍年春節晚會的舞台,並演唱了一首《我要回家》。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從這之後,朱之文真正的被全國人民都認識了,軍大衣成了當時的潮流單品。

火了之後的朱之文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第一時間搬到城裡去住,他不捨得離開村子。

但是同村的村民卻開始飄了,在他們看來,朱之文已經是大紅人,肯定賺了不少錢。甚至有傳言,朱之文參加一次春晚就拿到了幾百萬。

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向他求證這件事兒, 他苦笑著搖頭,比出三個指頭道:「他們給了我3000塊錢,雖然也不少,不過也沒幾百萬那麼誇張。」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但鄉親們不管這些,他們只覺得你有錢了得多幫襯著一個村的人。

因此,自從朱之文紅了之後,他那兩間小平房的門檻都快被人踏破了。

來的人里有鄉親鄰居,也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所有人目標一致,開口就是借錢,朱之文對他們有求必應。

其中,有一個人找他借了五次錢,總共四五十萬,這人拿著錢蓋了房買了車,卻絕口不提還錢的事兒。

剛開始短短一年的時間,朱之文家裡收的欠條已經有滿滿一抽屜了。

當記者詢問村民,打算什麼時候還錢時。村民理直氣壯地表示:「他有那麼多錢,不差我們這三瓜兩棗的。」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態度,讓記者都覺得不可理喻,但朱之文卻表示自己早已習慣了。

其實朱之文在有錢以後,一直沒有忘了村子,他先是捐款50萬,幫村裡重新修了路。

之後又相繼拿出140萬,幫村裡建了幼兒園、健身中心等,還解決了村裡的用電和灌溉問題。

剛開始,村民們對他的行為感恩戴德,都說他有情有義,成名不忘本。

但慢慢的,眼看著朱之文越來越火,很多村民開始覺得不滿足:「他掙那麼多錢,這小恩小惠的打發誰呢,應該每家每戶都分點錢還差不多。」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原本淳樸的村民在看到朱之文爆火暴富之後,不僅慢慢忽略了他為村子做的貢獻,反而把他當成了掙錢的渠道。

當時,有些頭腦比較靈活的村民看到短視頻很火,便開始利用直播「大衣哥的日常生活」來掙錢。

有些人為了拍朱之文,甚至半夜把他家的玻璃全都砸爛,只為了能夠拍到他的隱私生活。

大衣哥的一切活動,都成了拿來吸引流量的噱頭,家裡的院子更是成了免費公園,人們想來就來,想拍就拍。

面對村民們的行為,朱之文一忍再忍,選擇視而不見,因為他並不想與村裡人起衝突。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人性的背面

大衣哥這十年的遭遇,展現了人的兩種劣根性。一是慣性認知,人會在享受到好處一段時間之後,忘記事情的原本,把恩惠當成理所當然,當後來享受不到同種好處之後,便會不滿,認為是別人的過錯。

就像村民拍朱之文的視頻、直播他的生活,剛開始朱之文也沒有太拒絕,想讓大家都能掙到錢。但當這群人開始變本加厲,朱之文開始拒絕之後,他們便認為是朱之文的過錯。

二是看不了身邊人比自己過得好,尤其是那些原本不如自己的人。嫉妒是人與人之間仇恨的根源,而這種思想,在底層社會表現的越加明顯。

許多網友不禁感嘆,像朱之文這樣的老實人,掙了錢還能回家幫助老鄉的,已經實屬不易了,還要經受這麼多充滿嫉妒的非議。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大衣哥他的願望很簡單,他不想一直當什麼明星,只是想安穩過好自己的日子,但這個世道讓他一直在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曾經爆紅的朱之文慢慢遠離了鏡頭,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處理身邊村民給他帶來的煩惱之外,就是自己下地干農活。

如今,已經五十多歲的他,身體也越來越差,前段時間有人曝出他因病住院,還表示以後會好好養病退出歌壇,回歸平淡生活。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大衣哥和村民們的故事,針對村民的批評與指責越來越多,但對大衣哥的霸凌和吸血卻從未停止。

這些年,朱之文不管經歷了什麼,他始終還是選擇了善良。但是很多人認為他不應該這樣任人宰割,善良應該是有底線有原則的,一昧妥協只會讓別人變本加厲。

對此,你怎麼看呢?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後被當成冤大頭,為村裡修路卻挨罵,為何 - 天天要聞

朱之文一家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於互聯網)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